因红色闻名 因绿色璀璨

——革命老区延安的生态文明实践

2018年01月29日 10:31:34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记者 梁佩韵

  秃岭荒山、尘土弥漫,是过去许多人对延安的印象。但现在的延安,绿染山林、蔬果飘香,颠覆了人们对黄土高原的传统印象。这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了延安。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延安曾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近八成面积水土流失。在上世纪90年代,每年有2.58亿吨泥沙从延安冲入黄河,占到入黄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冬春季节,沙尘暴频发,数日不止。掠夺式的开发和倒山种地的生产方式,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陷入“越垦越荒、越荒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考察延安后也曾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上了点年纪的延安人,都对那段记忆刻骨铭心。生态恶化,让人们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饥饿与贫困,甚至还有生命。人们恐怕很难想象,在当时以干旱闻名的黄土高原,人们却有着对洪水的恐惧记忆。而在黄河下游地区的产粮大省河南、山东等地却经常遭受因泥沙淤积而导致河水决堤、淹没良田的困扰。

  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解决好黄土高原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退耕还林势在必行!1999年至2016年,延安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46万亩,占到国土面积的19.4%,延安因退耕还林面积大,成效显著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2000年延安植被覆盖图

  

2016年延安植被覆盖图

  国家心里有一本账,一方面,退耕还林看似减少了耕地,降低了粮食产量,实则不然,通过退耕还林,保持了水土,治理好了黄河,河南、山东等地增加的粮食产量足以抵消掉黄土高原因退耕还林而减少的粮食产量。另一方面,退耕还林扭转了延安生态环境的恶化,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气象资料显示,退耕还林后,延安的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城区“优、良”天数由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7年的313天,延河输沙量减少了58.4%,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了58.5%。2013年7月份,延安遭受百年不遇持续多轮持续降雨袭击,总降水量为往年同期降水量的5倍,但由于植被的大面积增加,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境内主要河流出现的最大洪峰流量均不到警戒流量的三分之一,“如果没有退耕还林,这次特大降水所带来的灾害是无法想象的”,志丹县副县长郭兆桦对我们说。

  农民心里也有一本账,过去靠天吃饭,羊啃秃了草,人砍光了树,山扛不了风,地保不住水,农田成了名副其实的“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常常连播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下一场山水褪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73岁的吴起县老人韩志鹏感慨道,这是那时焦渴的黄土给延安人辛劳耕作的“回报”。1999年退耕还林之后,韩志鹏一家5口,每人每年因退耕还林补偿1000多元,一家就是6000多元,儿子在外打工,也有可观的收入。“比起以前靠天吃饭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如今又住上了政府的安置房,生活奔小康了!”韩志鹏老人满足地对我们说。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远偏深。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给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前,南沟村还是全区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村集体经济薄弱,真可谓是好山好水好贫穷。

  穷则思变,南沟村根据自身毗邻延安市区,北接枣园、南连万花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村内自然植被覆盖率高等特点,确定了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致富路子。为了避免“资本下乡却代替了老乡,没有带动老乡”的情况发生,南沟村党支部动员村民以土地或者资金入股到南沟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花样迷宫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和苹果专业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分别与惠民公司共同建设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建立起了村集体、企业、群众之间的利益机制,实现了三方共赢。

  南沟村探索推进的以“三变”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土地、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极大地调动了村集体、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不到三年时间,南沟村由一个偏僻落后的拐沟村,发展建设成全市乡村旅游的示范村;由一个班子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的空壳村,发展成班子坚强有力、村集体经济每年有15万稳定收入的经济强村;由一个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元的贫困村,发展成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的富裕村,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

  

南沟村新貌

  安塞区委书记任高飞说:“确权、赋权、易权是‘三变’改革的核心,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农民吃了一个定心丸。解决好土地这个大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一代接着一代干,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梁家河村口立有一块碑,碑文是这样写的:“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知青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同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于1974年5月自费赴四川绵阳地区实地考察沼气建造技术,6月份带领村民,亲自动手设计建设沼气,于7月份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

  

由时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带领当地村民所建的陕西第一口沼气池

  众所周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出国访问,还是国内调研,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切、叮嘱讲到哪里。在梁家河建沼气池,就是习近平最初的生态文明实践。

  据当地人介绍,办沼气是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办的第一件大事,他到四川绵阳去考察学习建设沼气的技术,回来后就结合当地的气候进行研究、施工。在那个年代,建筑材料的质量、施工精度,都和现在有很大差距。新建的沼气池因为有裂缝,沼水从裂缝渗入地下,就不能和粪便这些原料产生化学反应,也就无法产生沼气。为了维修沼气池,习近平带领几个青年,把沼气池里面的水、粪便,全部挖出来,然后下到沼气池里,用水泥仔细地修补。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最终沼气池还是办成了,不仅解决了当地缺柴烧煤的问题,沼气池清理出来的肥料还可以给庄稼施肥,一举多得。

  2005年3月2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淳安县视察的时候,专门参观了当地下姜村的沼气池。他风趣地说:“我曾经是建沼气的‘专业户’。30年前我在陕北农村插队当党支部书记时,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村。当时还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一定要把建沼气这件事办好,让群众真正受益。”

  如今,梁家河乃至整个延川县已然在利用沼气,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了。

  近年来,为了创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做精做优绿色苹果品牌,延川县按照“果—沼—畜”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全方位打造了大梁家河环线万亩生态苹果园、千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园和百亩智慧灌溉示范园。2017年,农业部投资370万元,建设了 200立方沼气工程和1000亩水肥一体化工程,每年可处理梁家河流域畜禽粪污1800吨,产沼气7万立方,可发电12万度,满足梁家河流域1000亩苹果园有机肥需求。去年,梁家河环线万亩生态有机果园产量4500吨,产值3420万元,张卫庞果园里每个价值10元的苹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如今,梁家河人的“光景”恰如坠压枝头的山地苹果,处处透着沉甸甸的甘甜。

  

梁家河生态苹果园

标签 - 生态环境保护,算账,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
网站编辑 - 师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