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记忆》:以真实纪录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2018年08月01日 16:56:29
来源: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作者: 潘娜

  中央电视台重点创新节目《国家记忆》是中国第一档国史电视节目, 自2016年10月3日在中文国际频道每周一至周五晚间8点黄金档播出以来, 激发了全国观众强烈的国家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在导向引领、澄清谬误、凝心聚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收视效果来看, 第一季的60集收官后, 该节目不仅荣登全国专题类节目第一名, 更打破了综艺娱乐类节目占据晚间黄金档的局面, 创造了严肃题材纪录类节目的收视高峰。2017年4月至12月, 《国家记忆》自第二季开始常态化播出, 更进一步筑牢了风清气正的主流电视媒体宣教阵地, 同时在互联网上形成了求真求实、知史爱国的舆论场域。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错综复杂的考验与挑战的形势下, 《国家记忆》节目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以真实影像纪录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独特优势和责任担当。该节目对各类媒体如何坚持党性原则树立阵地意识、如何端正创作态度勇出精品, 作出了积极示范。

  一、充分发挥电视媒体优势, 筑牢国史传播话语权

  当前,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暗流涌动, 其主要表现是利用党史国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大做文章, 篡改历史实事, 抹黑党史人物;其主要策略是抢夺媒体宣传阵地、抢占大众舆论先机;其核心意旨是否定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 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 (1) 电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主办的重要宣传阵地, 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发挥媒体优势, 牢牢把握国史传播话语权。《国家记忆》节目的推出可以说恰逢其时, 它通过全方位展现党史国史军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详述重大历史决策形成的来龙去脉、还原真实历史细节与历史现场, 正面反驳了历史虚无主义颠倒黑白、蛊惑人心的煽动性言论, 践行了主流电视媒体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职责使命。

  1. 正面引领:讲好国史“必修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讲好国史“必修课”。电视作为当代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主流传播媒介, 无疑成为普及国史知识、形塑正确史观的最佳平台。当前, 全方位、系统性、常态化展现新中国历史的电视节目还十分欠缺, 可以说《国家记忆》弥补了这一空白。《国家记忆》将“为国家留史, 为民族留记, 为人物立传”作为节目宗旨, 以时间为主轴、专题为枝干、人物为灵魂, 聚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辉煌成就。与其他同类节目相比, 在节目内容上, 它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知识性等鲜明表征, 并首次公开了多个从未在电视平台上展现过的领域和细节, 如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的完整建制、活动方式、规律准则等;在选题编排上, 注重新闻性, 紧密跟踪当下舆论热点, 注意播出的时间节点。例如, 在恰当的时间回应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慰安妇”等问题;在播出时间上, 通过常态化的日播形式和晚间黄金档的时段选取, 着力培养观众收视习惯, 稳定受众群体, 形成长效机制, 最终达到吸引更多电视观众关注国史、热爱国史的传播效果。

  2. 权威把关:以专业性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的荒谬性

  历史类节目可以说是专业难度最大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 专注于中国当代史的节目更是难上加难。作为一档全景式展现国史的电视节目, 涉及领域十分庞阔,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国防等方方面面, 而能否做到求真求实、准确无误地还原各领域、各历史分期的国史真相, 能否以专业性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的荒谬性, 将最终决定节目的质量和成败。在这一问题上, 《国家记忆》节目组邀请了权威智库外援——中国顶级国史研究机构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提供学术支持。此外, 节目组还邀请了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党史研究室、国防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部委对不同主题系列的节目内容进行把关, 确保历史事实不出差错。更为重要的是, 学术智库的支持有效提升了该节目在历史叙事话语体系上的专业性。“话语体系表面上似乎只是一个‘说什么、怎么说’的技巧问题, 实际上它涉及价值表达、思想影响和文化传播等重大问题。” (2) 也就是说, 话语体系实际上蕴含着节目在国史话语权上的主体意识和权力意识, 并最终决定节目表现出什么样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关于节目的立意与目标, 制片人贺亚莉明确表示:“在当下的社会中, 存在一些虚无主义的历史观, 部分人质疑真实的历史事件, 希望通过《国家记忆》这个栏目引领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价值观, 展现家国情怀、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凝心聚力。” (3) 可以说, 权威研究机构的学术支撑, 保障了《国家记忆》节目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增强国史话语权的专业性与有效性。

  3. 真实还原:以档案、历史影像和亲历者口述回击敌对势力的造谣抹黑

  “灭人之国, 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之所以危害甚大, 是因为它并非简单的学术争鸣, 而是敌对势力通过歪曲国史、颠倒黑白全面否定党的领导, 以达到颠覆政权、全盘西化的目的。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困难重重, 在于其手段和伎俩十分复杂恶劣, 不仅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蛊惑人心, 更无底线地以“独立学者”“社会公知”等貌似高级知识分子的面目伪造历史证据, 或冒充历史亲历者揭秘历史“真相”, 不从事专业历史研究的普通群众很难辨别真伪。为了还原真实国史, 《国家记忆》节目组秉持着严肃、严谨的创作态度, 工作人员为了在节目中呈现信实史料, 跑遍了中央和地方档案馆, 还与新华社中国图片社、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集团) 等机构合作, 挖掘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历史视频。除此之外, 节目组到全国各地寻找真正的历史亲历者。例如, 2017年9月中旬播出的“大三线”系列, 历时两年多才拍摄制作完成, 其间节目组走访了6省区20个城市, 采访了近百家机构、500余位亲历者。又如, 为了正面回击互联网上肆意调侃、诋毁、抹黑英雄先烈的恶意言论, 2017年清明节期间, 《国家记忆》播出了“为了新中国”系列, 通过采访军史专家和英雄先烈的战友, 捍卫他们的名誉和荣誉。邱少云所在班班长锁德成、董存瑞生前战友程抟久等, 用朴实的言语回顾了年轻的“钢铁”战士们壮烈牺牲时的情景, 激起了社会公众缅怀英烈、致敬英雄的敬畏之情, 有效引导了网络舆论回归正义与理性。

  二、创新纪录节目艺术表现方式, 增强收视吸引力

  在泛娱乐化的电视节目生态下, 严肃题材纪录类节目的收视表现往往并不理想, 甚至可以说十分边缘化。而《国家记忆》凭借高水准的节目品质, 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形成了稳定且持续增长的收视群体, 实现了思想导向与艺术趣味的有机统一, 在内容结构、视听感受、节目模式等多个维度上形成了独特的创新亮点。

  1. 故事性:以悬念结构打破历史纪录片沉闷单一的叙事逻辑

  “寓教于趣”可以说是电视节目的吸引力法则, 纪录类节目也不能忽视这一点, 否则失去受众的观看期待, 所谓的宣传阵地也只能是空谈。《国家记忆》借鉴了故事情节类电视节目的表现方式, 以问题式的叙事逻辑和环环相扣的悬念结构, 打破了传统纪录片沉闷单一的基调, 使30分钟的节目充满节奏感和代入感。同时, 注重挖掘历史事件中的小事和趣事, 使节目气氛既端正又轻松。例如, 在2017年12月7日播出的“高考1977”系列的第四集《走上考场》节目中, 受访者山东省教育厅工作人员马庆水讲述了当年高考试卷印制过程中的一件小趣事:莱芜法院的某工作人员因溜进高考试卷印刷的绝密车间看到了试卷命题, 无奈成为误入高考车间的“义工”, 直到高考结束后才恢复了自由身。为了表扬他工作努力, 教育部门还为他出具了工作鉴定。实际上, 节目通过这样一个小插曲, 以小细节见大历史, 充分展现了决定一代人命运的“高考1977”, 是在怎样一种绝密的环境下守护了公平。

  2. 科技感:虚拟技术还原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历史现场与历史细节

  具有科技感的虚拟历史现场是《国家记忆》节目的另一个突出艺术亮点。历史纪录类节目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如何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换为生动的视听语言。除了能够找到的珍贵历史视频之外, 许多重要的历史现场或历史细节并没有可利用的视听素材。一般来说, 大多数节目的处理方式是以主持人解说的方式一带而过, 无疑削弱了节目的表现力和冲击力。《国家记忆》一方面尽最大努力寻找原始视频史料;另一方面, 充分运用虚拟技术、三维动画, 为观众营造出一种穿越到历史现场的震撼感。例如, 在2016年10月6日播出的“新中国1949”系列的第五集《揭秘开国大典》, 充分利用虚拟技术展示了具有蓝色科技感的悬浮式中国地图和三维立体的西苑机场、天安门广场地形图, 使开国大典阅兵式到底在哪儿举行更合适这一问题得到更直观的展现。另外, 在节目的关键节点进行场景转换, 讲述人推开历史的书架, 穿越到开国大典仪式现场, 引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典历史时刻。这样的处理方式, 充分利用多元化的视听元素调动起观众的振奋情绪, 避免了平铺直叙所造成的审美倦怠。2018年, 《国家记忆》还将引入电影拍摄手法, 进一步提升节目的视觉品质。

  3. 亲切感:展现有温度的国史

  《国家记忆》并没有因国史题材的宏大叙事特征而与观众产生疏离感, 反而尤为注重拉近与传播对象的心理距离。每集节目都设置一位历史讲述人, 将一段段国史故事娓娓道来, 形成具有交流感的节目氛围。并且, 这些讲述人的选取可谓别具匠心, 主要为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其中, 包括被观众所熟知和喜爱的领袖人物扮演者, 如周恩来的扮演者刘劲、邓小平的扮演者马少骅等。他们着装朴素、神情温和, 特别在语言表达方式和口音上注重靠近历史原型, 让人产生一种历史的逼真性和亲切感。按照节目组的初衷, 这些考究的细节, 无一不是为了给观众呈现出真实的、有温度的国史。

  三、全媒体互动传播模式形塑风清气正的国史舆论场

  随着传统媒体与视听新媒体融合的逐渐加深, 全媒体布局的互动传播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电视节目扩大覆盖面与影响力的主流方式。《国家记忆》节目的传播结构完善, 层次清晰:夯实电视平台主阵地、拓展碎片化非线性的延伸空间、打造网上即时互动与反馈的舆论场域。

  1. 主阵地:创造纪录类电视节目晚间黄金档收视高峰

  《国家记忆》自2016年秋季开播以来, 收视表现节节攀升, 大幅提高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收视水平。据统计, 《国家记忆》第一季播出后, 该播出时段的收视表现对中文国际频道收视水平提升的贡献率近60%。该时段在CSM52城的收视监测排名中跃居到第3位, 在全国上星频道的收视排名更是跃升了7个位次, 排名第6位。从2017年4月开始, 新节目播出三季后, 更是在中央电视台节目综合评价排名体系中进入前十名, 一跃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年轻的品牌节目, 纳入了“观众必看”节目单。据统计, 2017年《国家记忆》的观众规模超过6亿人, 单集观看人数超过3500万人。在各大电视台晚间黄金档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国家记忆》独树一帜地创造了纪录类电视节目的收视高峰, 筑牢了国史大众传播的主流宣传阵地。

  2. 延伸场域:萃取精彩短视频拓展碎片化收视空间

  除了在主流电视平台取得了卓越的收视效果之外, 节目组还颇为意外地发现《国家记忆》在“B站”走红, 吸引了大量青年网络用户群体的追看, 不仅点击量蔚为可观, 并且评价积极正面。可见, 只要制作精良, 严肃题材的纪录类节目同样可以获得市场与口碑的双赢。在良好的网络反馈激励下, 节目组进一步精粹了3~5分钟易于在碎片时间观看的精彩节目片段和珍贵视频史料, 在其央视官方网站、“两微”公众号等平台上实时更新。从新浪微博公众号“央视国家记忆”发布的视频片段来看, 其最低点击量都在万次以上。其中, “第四代战斗机歼-20成功研制”“中国第一枚潜地导弹诞生”“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等历史视频的播放次数短时间内达到70余万次, “周恩来总理宴请尼克松夫妇”经典历史时刻的影像史料更是达到400多万次的播放量。2018年, 随着《国家记忆》节目品质的再升级, 其网络传播效能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3. 互动平台:通过“两微”公众号直接汲取网络舆论反馈

  《国家记忆》不仅在节目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公众号上实时更新节目动态, 更重视汲取评论区网友对节目的评价意见, 特别是积极回应网友指出的错误和问题, 表现出了严谨、诚恳的创作态度。例如, 2017年12月12日, “央视国家记忆”官方公众号发布的一条微博, 误将“抗战14年”表述为“抗战八年”, 节目组快速更正, 并就这一错误和疏漏向网友道歉, 赢得了网友的谅解和好评。网络互动平台拉近了节目组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相比于收视率与点击量数据对节目收视效果的总体判断, 与受众直接沟通显然更有针对性, 两种方式结合对于节目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总体而言, 《国家记忆》开创了国史大众传播的新起点、新高度、新品格, 为电视媒体如何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鲜活范本、积累了有益经验。《国家记忆》的成功表明, 尽管媒介终端日益多元, 视频节目形态花样翻新, 但主流电视媒体在核心价值建构方面的独特优势仍然不可替代。广大电视从业者应坚守工匠精神、扎实创作, 以精品节目筑牢电视宣传阵地。

  注释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 《人民日报》2013年7月2日。

  2 欧阳雪梅:《推进国史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8日。

  3 张艳玲:《中国首档国史节目〈国家记忆〉10月3日开播》, 中国网, http://news.china.com.cn/2016-09/30/content_39406683_3.htm

标签 - 历史原型,历史虚无主义,国家记忆,历史现场,国家观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