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 探寻榆林治沙成功秘诀

2019年04月26日 20:16:23
来源: 央视网 作者: 记者 王甲铸

  央视网消息 4月中旬,陕西榆林天高云淡。站在高处俯瞰,这片近代以来曾深受毛乌素沙地侵害的塞北之地,到处郁郁葱葱。

  由于长期的人为和气候原因,70年前,流沙曾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超过400个村庄被压埋,榆林城区三次南迁,全市林木覆盖率一度只有0.9%。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林木覆盖率大幅提高到33%,榆林境内的毛乌素沙地全部被林草所覆盖,这一成就也让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公里。

  70年沧桑巨变,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榆林治沙何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治沙史上的典范?

俯瞰榆林镇北台,70年前,这里曾几乎被沙漠淹没。(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持之以恒 矢志不渝 一张蓝图绘到底

  说是秘诀,其实并没有。4月15日,在榆阳区小纪汗林场,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谢安鸿看着眼前的百万亩樟子松示范基地,脸上写满欣慰。他说:“这片林子是2009年开始植的,狠住心,咬住牙,踏踏实实干10年就成这样了。”

  70年来,榆林的治沙工作也正是“狠住心,咬住牙,踏踏实实”干下来的。

  谢安鸿介绍,建国以来,榆林按照中央和上级部门统一决策部署进行治沙造林工作,先后经历了试验摸索、集体大规模治理、改革开放转型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四个阶段。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程,尤其是2012年以来开展的“三年植绿大行动”等效果显著。这些重点工程70年来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

  以北部神木市为例,从上世纪50年代,神木就开始实施全民绿化大会战。到上世纪70年代末,又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灭荒造林等工程。进入新世纪,神木又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党的十八大以来,神木又紧紧围绕“美丽神木”建设目标,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行动。经过几代人的攻坚努力,到2018年底,神木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3%上升到目前36.1%。

  神木市林业局副局长高峰这样总结:“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一任干,保证了治沙造林工作的连续性。”

98岁的治沙英雄郭成旺(中间)一家四代人坚持治沙(记者 王甲铸 摄)

  同时,在70年的治沙史上,榆林涌现出了李守林、石光银、牛玉琴、女子民兵治沙连、张应龙等一大批全国治沙造林英模代表,孕育形成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成为引领榆林人民砥励治沙的榜样和精神力量。98岁的治沙英雄郭成旺一家四代人坚守在沙漠里,老人90岁时还光荣入党,治沙早已成为一家人矢志不渝的事业。

  “没有什么诀窍,一个是持之以恒,另一个就是艰苦奋斗,榆林治沙的核心就是这样。”谢安鸿说。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多方力量共建绿色家园

  59岁的保安刘立升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小时候参加过植树造林的荒滩沙地会变成森林公园。“我十来岁的时候就在这里植树,那时候全是沙丘,白天一刮风,屋里就得点灯,现在刮风很少有沙子了。”4月13日,靖边县五台森林公园内,刘立升感慨万千。

  五台森林公园位于靖边县城东南5公里处,公园的建成,是靖边人民坚持造林播绿的一个缩影。早在1964年,靖边县就开始了义务植树,地点就选在如今的五台森林公园。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义务植树全面铺开,这块黄沙地逐渐被绿色所覆盖。经过多年努力,如今这一区域绿化面积达到了近2万亩,成为靖边县城的“天然氧吧”。

上世纪50年代,榆林群众治沙场景(记者 王甲铸 翻拍)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不仅仅在植树造林,更在于生态建设理念的传承。如今,在榆林全市范围内,每年都要安排一个月时间进行全民义务植树。2003年开始的“三个百树”生态系统工程在十年时间里有1500万人(次)完成造林40万亩。2011年实施的“三年植绿大行动”让全市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00万亩。团市委组为组织的“小手拉大手”家庭义务植树活动已经坚持开展了15年……

  采访中,记者接触到的榆林多个单位的党员干部以及当地的媒体人士,都曾经参与过义务植树活动,并常年坚持。

  榆林还在防沙治沙过程中,不断创新机制。比如推行合同制承包造林,对全市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实行公开招投标。其次,实行育苗造林一体化,充分发挥国有林场优势,保证造林质量。另外,还注重引导企业造林,2010年以来,全市500多家资源开采及转化企业完成造林面积10万亩。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依托多方力量植树造林,多年坚持之后,如今在榆林已经诞生了16个森林公园,还建立起了6个自然保护区,榆林这座曾被流沙逼迫三次南迁的城市也正在创建全国森林城市。

  “共建绿色家园,生态建设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森林公园的建成,就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谢安鸿说。

  科技引领 飞播技术将治沙向前推进20年

  位于榆林城区北部的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里,有两块特殊意义的土地,它们是陕西科学治沙最早的实验田。

  上个世纪,榆林在植树造林时多选择杨树和柳树,这些树种的寿命大都在30年左右,而且每年都有近半年的枯叶期。为此,上世纪50年代,榆林开始北引进寿命更长的常绿树种。1964年,研究所从东北引进樟子松,并在研究所院里栽植了1.3亩,共200多株。多年过去,这批樟子松存活了77株,并且长势良好。不仅如此,经过几十年的生长,樟子松脚下的沙地已得到逐渐改良。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里的樟子松林(记者 王甲铸 摄)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史社强介绍说,这1.3亩地试种成功,结束了榆林沙区没有常绿乔木的历史,这项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西部地区治沙实践中。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榆林开始大面积推广樟子松,目前面积已经达到150万亩,并且还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增加,樟子松也因此成为榆林治沙的功勋树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研究所林地里,樟子松已经自然落种长出了幼苗。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另外一片长满茂密低矮林草的沙地,则是最早的飞播治沙试验地。

  “飞播造林,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哪些种子容易发芽,在什么时候播等都要掌握好,200米高空播种,面临很多挑战。”史社强说,研究所从1974年开始试验,到1978年基本掌握技术,1981年才正式作为一个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其中经历诸多艰辛。“飞播治沙始于榆林,也始于中国,目前已经发展到整个宁夏、内蒙古、甘肃等地,这项技术还得过1978年的科学大会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前身)。

  得益于飞播治沙技术,如今,榆林有600万亩远沙和大沙通过飞播得到治理。

  其技术贡献被谢安鸿一语道破:“榆林的飞播治沙全国最早,它把榆林的治沙向前推进了20年,20年就是一代人,这项技术节省了一代人为之奋斗的治沙过程。”

标签 - 飞播治沙,森林公园,榆林镇北台,天然氧吧,人进沙退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