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2019年12月04日 15:03:06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王树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作为一名军旅作家,我对文艺创作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深有体会。我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实际上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持续解读和建构的历程。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要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曲折,必须具备“强大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扎根于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的沃土中,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从精神层面使中华民族保持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能够使全民族万众一心、砥砺前行的共同的理想和意志。

  近年来,我全情投入长篇纪实文学《抗日战争》(三卷本)的写作。我之所以用全景式宏大叙事的方式书写这部规模宏大的作品,初心正是要为读者描摹这样一种精神图谱: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饱受外来强权势力的侵袭,但是从来没有向任何入侵者低下头颅。大风起兮,壮士出征,英雄的鲜血浸染了田畴旷野,不死的英灵固守着江河山川。抗日战争最终以中华民族的胜利,张扬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只要这种精神和力量代代相传,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抗日战争》(三卷本)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多年来的写作实践使我体会到:民族发展所依靠的精神正能量,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主席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爱国主义精神从何而来?只能从本民族的奋斗史和英雄史中来,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革命实践中来。这一实践,不但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也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深度和厚度。

  我从事文学创作近40年,作品虽然多数是对历史的书写,但创作的动因无不源于对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探寻,源于对信仰和意志的塑造。我力图让读者在我的著述中,与他们的前辈相识相知,重温一个人、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的英雄主义气概。我在《长征》的前言中写道:“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我希望今天的读者通过我的书写,读懂中国革命战争的壮阔历程,从中懂得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懂得生命为什么历经艰险与苦难依然保有不变的信念和理想,懂得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荣光。结合我的“中国革命战争史系列”的写作,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联系起来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我创作的《解放战争》这本书,与其说在写战争,不如说在写政治,这个政治就是: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无论当年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革命战争,还是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这一真理始终被践行并证明着。我的革命战争史的写作,写的就是党和人民苦乐共担、生死与共的历史,阐明的就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学艺术不但是审美意识形态,也是社会意识形态,肩负着滋养人类心灵、托举社会道德、夯实民族文化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旅作家,我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而努力写作。

标签 - 中国革命,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精神支柱
网站编辑 - 张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