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书画”中的小康生活

2020年07月09日 09:52:45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王胜昔 袁于飞 丁艳 光明网记者 董大正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河南农村很“土”,大多是“泥腿子”。然而这次记者穿行在中原大地,发现河南的乡亲们已不是记忆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也不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发愁,很多地方的乡亲们不但会吟诗作画,而且凭借“琴棋书画”,过上了幸福和谐的小康生活。

  “提琴之乡”奏出中国好声音

  这个故事,是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讲述的。

  “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确山县一批农民丢下锄头到北京的提琴厂打工,从学徒干到制琴师。”王国生说,到了2015年左右,河南省确山县“欢迎闯天下的确山人回家”,规划建设了提琴产业园,吸引了一批批制琴师返乡创业。如今,确山农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造出了中国80%的手工制作中高档提琴,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好声音”,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更加幸福。

  “没想到我们生产的小提琴竟然引起了省委书记的关注,并且亲自为我们推介确山提琴。我们以后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一定要让确山提琴走得更远!”确山县昊韵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新社激动地说。

  “现在有大批客户来厂里参观,我们还从县文化馆请了拉琴的来助兴。”郭新社说,他们已经开始在当地布局、支持、推进“提琴进校园”活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确山县到处都会响起悠扬的琴声。

  为了保证质量,确山县强化对提琴制造者技艺的培训。在提琴制作培训中心,确山县竹钩镇村民周金林说:“我们来了需要先培训三个月,之后再用半年时间考验,如果考验不行,这种工作还不适合你做的话,是不会让你触摸这个东西。所有厂的每一个员工,对待琴的态度都非常认真,因为我们的琴不属于低端产品。我们平均工资5000多,在县城这边属于高工资。希望我们的琴越来越好,在世界各地销售得越来越好。”

  当前,确山籍人员创办的提琴企业有102家,年产各类提琴约40万把,产品涵盖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贝斯及配件等,年产值达6亿元人民币。在中高档提琴里,更是占据80%的份额,产品远销欧美。带动2600多人就业,其中不少是贫困户。

  乡村图书销全国

  在河南省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有一批农民把图书卖到全国各地,不仅靠图书走上了小康路,也传播着先进文化。

  7月5日上午,晴空万里,骄阳似火。在大黄村的图书市场内,一排排整齐的店铺里,各类书籍琳琅满目;一辆辆满载图书的货车排列整齐,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大黄村的图书市场是中国最大的农村图书批发市场之一。市场涵括16个图书经销区,与北京30多家图书出版公司建立实时经销合作对接关系,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日吞吐图书20万册,年销售图书占全国年图书销售量的一半以上。

  “大黄村图书销售可以追溯到2011年、2012年左右。”全国人大代表、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介绍,从那时起,赵庄镇外出从事魔术表演的人开始零星售卖图书,刚开始在县城附近售卖,收入十分可观。于是,头脑“活便”的大黄村人看准了这个行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2014年,大黄村图书批发市场成立。之后,周边零散做图书批发的商户被邀请至这里,在大黄村村委协助下成立了星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3家零散的图书批发商户都进入大黄图书批发市场,成了该公司的销售商。

  今年46岁的姚彬杰是该图书市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图书批发市场的成立,让我们有了图书批发经营许可证,抱团发展的模式,形成了市场合力。”姚彬杰说,他们购进图书的价格大幅下降,村里还引来了物流公司,每天都会上门收件,省事省钱。

  北京的图书出版社也“瞄”上了大黄这块“蛋糕”,出版商蜂拥而至,村里形成了运输“专线”,进购图书有专车,从北京直达大黄。

  目前,大黄图书批发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大黄村的发展也呈现一派新局面,不仅村民人均年收入从6000余元增长到3万余元,还辐射带动全国各地13万人就业,年创收达15.6亿元。

  如今的大黄村,标准化篮球场、农耕展览馆、孝文化广场、观景台、人工湖等一应俱全。小商品批发市场、仓储物流园区和众多的宾馆、餐饮、超市等配套设施,让大黄村的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书画搭桥奔小康

  “嗨,朱老师,交货。”

  “多少?”

  “500张。”

  “微信支付。”

  6月26日,河南省睢县土楼村76岁的蒋家会将500副手写对联送到“惠济斋”,朱永章通过微信给蒋家会转账500元。

  从河南商丘退休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朱永章是土楼村的第一个“外来户”。2018年4月,他以每年1000元的价格承租了土楼村的一处荒废小院。小院和村里的文化扶贫大院门对门,植花种草建案台,取名“惠济斋”,朱永章开始带村民习书绘画。

  “笔墨纸砚都是我的,写一副对联给一元钱,写多少收多少。”这两年,在朱永章的辅导下,蒋家会的“福”字越写越熟练。“下地回来抽空写,一个月平均也能写个2000副,随便写写挣的都花不完。”蒋家会很为自己越老越能挣钱而骄傲。

  土楼村离县城10余公里,交通不便,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2017年以前,全村354户1188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33户333人。

  土楼基础差、底子薄,群众咋脱贫?小康怎么奔?啥时候能甩掉“土”帽子?联系该村的睢县政协副主席冯新芳时常琢磨。正在他苦苦思索之际,2018年年初,一位画家朋友向他建议:村里那么多荒废的小院,稍一改造就是一个工作室。如果把书画家吸引过来,教农民写对联、画工笔画,把土楼打造成文化旅游专业村岂不是一条发展途径?

  说干就干!当年4月,村里一处闲置的两层楼就挂上了“土楼文化扶贫大院”的牌子。这时,有乡愁情结的朱永章也到了土楼村。朱永章和冯新芳越聊越合拍。“正好没有教写字的老师,我来!”朱永章修好“惠济斋”,就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

  62岁的王素英没上过学,大半辈子过去了,从来没有拿过笔。如今,“分染、罩染、统染”的专业术语张口就来。她3天就能画好一幅牡丹或花鸟工笔画,不耽误种地、做饭、喂鹅,卖画可收入四五千元。“生活美了,眼里都是景儿!”

  土楼村常年留守在家的有300多人,目前有一半以上的村民都从事与书法、绘画相关的文化产业。2019年,村里卖出春联20多万副、字画近2万幅。

  2020年春节,由于疫情期间不串门,家家户户都进入了“丰产期”。朱永章坐在“惠济斋”的书案前“掐指一算”:春联、寿联、喜联、寿星图、多鱼图等等,今年售卖不会低于30万幅,户均增收1万多元。

  没山、没水、没资源,土楼村却凭借书画逐步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路。

标签 - 黄村,罩染,小康生活,生活美,惠济斋
网站编辑 - 赵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