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春,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大岸沟村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虽然身穿老百姓的衣服,但行为举止不像普通的庄稼人。有村民问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笑着说来大岸沟是为了办醋厂。在他们“办厂”的工具包里,却是一些村民们从没见过的仪器设备。
大岸沟村那群年轻人的真实身份是晋察冀军区军事工业部的技术人员,他们要办的“醋厂”其实是制造枪弹火药的化学厂。这具游标卡尺就是当年他们使用过的工具。
乔玲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研究馆员):这个卡尺是孟广贤,也是当年的军工用过的卡尺,这个卡尺它本身不是我们国内生产的,是国外进口的,质量比较高的比较好用的一个工具。
1939年4月,晋察冀军区军事工业部在河北完县(顺平县)神南镇成立,负责人刘再生接收了军区修械所的一些设备,一批来自北平、天津等地高校的知识分子也聚集到了神南镇,晋察冀军区的军工事业就这样开张了。
这是1939年冬天,军工部部分技术人员在神南镇的合影,照片里的人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张方是齐鲁大学的毕业生,来到晋察冀军区前,他刚刚被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录取,但他不愿意在敌人的屋檐下生活,毅然投笔从戎。
韩海山(唐县历史研究学者 中共唐县县委宣传部原部长):北京的、天津的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不愿意做亡国奴,都投奔了抗日前线,好些大学生、研究生甚至留学的教授都参加到冀中军工生产,形成一个五六百名规模的知识分子队伍,这一队伍就是军工生产的骨干。
军工部的工作最初是复装子弹,后来开始自主研发子弹。要造子弹,首先要生产发射火药,也就是填装子弹使用的无烟药。制造无烟药又必须从研制“化学之王”硫酸开始。
乔玲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研究馆员):因为他们在实验室生产硫酸已经试验成功,但是要到工业硫酸,当时在边区条件特别艰苦,农村制酸(条件)不具备,他们就找大缸,是一种陶瓷,像水缸那种的,把能够用的这些缸凿上孔,用铅管把它连接起来,用了缸塔的制酸法。
1940年春,经过反复试验,军工部的技术人员终于运用“缸塔法”成功制造出半瓶硫酸。掌握了制造硫酸的方法后,他们开始筹建工厂,经过一番考察,最后决定在距离神南镇二十多公里的大岸沟开办制做硫酸的化学厂。大岸沟位于唐县青虚山背后,属于太行山余脉。那里沟深林密,不仅利于隐蔽,而且有几处村落,便于找到办厂的民房和工人。
1940年7月,大岸沟化学厂正式建成,至今村里的老人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王俊龙(当地村民):这里就是工厂,做硫酸的大缸就搭建在这里。
刚刚建厂时,大约有30名职工,大部分人员都是从当地村民中招募的女工。硫酸厂的工作异常艰苦,从这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设备非常简陋,除极少数人有防毒面具,大多数人都完全暴露在具有腐蚀性的酸性环境中。
1941年,晋察冀军工部技术人员成功研发出无烟火药硝化棉,同年开始生产子弹。
他们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用水缸、瓷盆、铁锅、铁罐、切面机、压面条机等简陋工具,制成了十几种化学药品。到1944年时,平均月产浓硫酸7200公斤,浓硝酸2400公斤,无烟药360公斤,硝化甘油炸药7900公斤。同时,这些军工厂还能制造迫击炮、手榴弹、地雷等武器,有力支援了抗战前线。
因为日寇扫荡,晋察冀军区的军工企业大多需要经常迁移。在河北唐县,至今还存留着许多军工企业遗址,村里年纪大的老人甚至还能回想起当年生产的情景。
陈立元(当地村民):这里就是修枪所。机枪、步枪,这里以前就是修这些的。
1943年6月,因日寇扫荡,大岸沟化学厂迁往阜平县,后又迁至平山县,解放后迁往山西,成为新中国最早一批军工企业。
乔玲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研究馆员):他们就留下来一种兵工精神,在艰苦的岁月里不怕吃苦,严谨求实,这种作风影响到了我们后来兵工事业的发展,影响到我们的军事工业发展。后来这些人基本都是我们军工企业的骨干,为我们建国以后的军工事业、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