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光山县坚持生态立县 荒山变青山 青山成金山

2020年12月26日 11:03:10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记者 朱佩娴

  “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现在我们都管油茶树叫‘铁杆庄稼’‘摇钱树’。”看着昔日撂荒的山地如今一片青翠,种植大户李开齐满脸笑容。

  近年来,司马光油茶园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优先聘用周边贫困群众,带动就业近2000人,精准帮扶609户1831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800元。

  油茶树四季常青,生长在荒山不与粮食争田地。河南光山县位于油茶生长北缘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光山茶油销售面临瓶颈,产业一直没做大。

  经多方联系,2019年9月光山县与电商合作,快速打开线上销路。油茶产业搭上电商快车,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光山县有55家企业及合作社种植20多万亩油茶,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增收机制,把闲置撂荒山地变成老百姓宜居宜业的生态福地,带动上万名贫困户脱贫增收。

  房前栽树,屋后挖塘。

  “叭叭叭……”随着陈老汉独特的呼叫声,远处的水面开始沸腾起来,几百只麻鸭扑棱着游过来。

  “麻鸭浑身都是宝。不仅鸭蛋卖钱,鸭子、鸭毛都能卖钱。”陈老汉大名陈华明,今年77岁,是文殊乡东岳村人,2014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光山推出“惠农易贷”,陈华明和儿子决定贷款5万元,一个养鸭,一个养鱼,如今家里都脱了贫。

  “麻鸭响叭叭,羽绒顶呱呱”,光山麻鸭以体态匀称、羽毛丰满著称。光山县顺势而为,出台一系列优惠奖补政策,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撂荒地种植茶树,在水塘里养鱼养鸭。同时,成立光山县羽绒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形成独具特色的集绒毛加工企业、羽绒辅料市场、服装定制及电子商务为一体的产业格局。

  目前,全县有15万人从事羽绒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羽绒材料市场经营商户480余家,羽绒羽毛加工企业22家,服装生产企业126家,羽绒服装电商5000多家,年产值达70亿元。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光山羽绒服装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油茶和羽绒产业,还有一项绿色产业正在光山崭露头角。

  田里,水稻挺立;水中,鱼虾游动。罗陈乡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这样的景象引人注目。

  “现在都讲究吃绿色食品,我就尝试着在稻田里养鱼养虾。”合作社创始人刘正礼说,“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共作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绿色效益高,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如今从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起来的稻虾共作已在全县推广。

  目前,全县初步形成集生态养殖、初加工、生鲜物流、饮食文化为一体的“稻虾共作”产业链。“稻虾共作”综合种养面积10.4万亩,年产小龙虾2万吨。通过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走水稻和小龙虾产业化经营平台,打造稻虾生态绿色品牌,扩大优质大米和生态龙虾产品知名度。

  今日光山,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一壶油”润泽千万家,“一群鸭”成就大产业,“一块田”走出双收路,光山的山光水色正越变越美。

标签 - 一水两用,光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荒山,麻鸭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