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永远的长征源头

2021年07月29日 13:28:03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记者 张科进 李怀坤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细雨如丝、青山如黛,于都河水静静流淌。

  一阵唢呐声突然响起,一声声清脆悠扬的歌声随之传来:“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于都河畔的长征第一渡口,唢呐呜咽,歌声如泣如诉。飘飞的细雨中,当地志愿者忘情地表演着,游人们肃立聆听观看。泪水,在许多人的眼眶里打转。

  这旋律,把我们的思绪拉回那个生离死别的悲壮现场——

  1934年10月,8.6万中央红军主力,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从于都的8个渡口渡过于都河,挥泪向送行的苏区父老乡亲告别。谁承想,绝大多数人此去便是永别。一起渡河的数万于都子弟,活到新中国成立的仅277人。

  因为长征,于都从此有了新的注脚:在作家魏巍的笔下,它是“地球上的红飘带”起点;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叙事里,它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开篇;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眼中,它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卷首……

  而在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心,它是永远的长征源头。

  一

  在于都县银坑镇窑前村,一个令人伤怀的故事让记者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红军烈属钟招子生养了10个儿子,其中8人参加红军。长征出发时,钟招子对儿子们说:“一定要打胜仗,娘等你们回来。”儿子们走后,钟招子每天晚上都会在老屋门前点起一盏马灯。

  时间一天天、一年年过去,钟招子青丝变成了白发,眼睛也哭瞎了,但依然每天晚上点亮马灯:“这样,儿子们回家时就能看清路了。”直到去世,钟招子也没能等到一个儿子回来。

  “与钟招子的8个儿子一样,许多红军将士在于都出发时,以为一转身就能回到熟悉的红土地。”于都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讲解员向记者介绍说,“长征途中,红军数次陷入敌人重围,多次改变原定行进计划,越走离于都越远,越走牺牲越大。”

  这让记者想起多年前本报组织重走长征路时遇到的老红军刘家珠,他说:“红军战士心里想着建立新中国,斗志坚,骨头硬,饿不死,打不垮。”老人朴实而又铿锵的话语中,蕴含着红军将士们最朴素的革命信念。

  记者采访途中偶遇一个特殊的旅游团队,几位企业家千里迢迢赶到于都,准备从第一渡口出发,重走长征路。有人坦言:商场如战场,每当生意遇挫想不开时,就会想到红军长征。当年,前路茫茫、不知归期,一路上艰难困苦、枪林弹雨、血洒征途,是什么支撑红军前赴后继走下去,直至看到胜利的曙光?

  今年4月25日,习主席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时的一番感慨,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成功的奥秘”——

  “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靠着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红军将士将一场因反“围剿”失败引发的大撤退,变为一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一段险象环生、历经苦难的艰辛历程,变成一条伟大民族的奋起之旅、新生之路。

  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形势图展陈前,有小学生朗诵毛泽东同志的词《清平乐·会昌》,令记者突然想起长征出发前的那个雨夜。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越缩越小的根据地“四面透风”,很难继续生存。红军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反“围剿”战后作战方案,两种意见争执不下:一种是待在原地分散打游击,另一种是果断实行战略大转移。

  根据地没了,大部队留下打游击极易被堵死,但有之前打下的群众基础,有望东山再起;长征转移,可以保存实力,但转移到哪里,怎么转移,前路未卜。两种意见各有利弊,如何抉择?

  不少人支持第一种观点,其中就包括毛泽东。1958年,他在为《清平乐·会昌》这首词作批注时写道:“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

  当时,毛泽东给由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写了一封信,要求带一军团和九军团的部分官兵留在苏区打游击。看完信,博古找周恩来商量,周恩来坚决不同意。第二天一早,周恩来冒着小雨找到毛泽东,两人一直谈到深夜。

  在金一南所著《为什么是中国》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个细节。虽然那个夜晚谈了什么,我们已无从知晓,但毛泽东同志服从组织决定,同意随队长征。谁也没想到,这一晚、这一次谈话、这一个决定,改变了中央红军的命运。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份份详实的史料,帮助记者从这里翻开长征这部百科全书。我们赫然发现: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正是红军在长征中渡过重重险关的“精神密码”——

  湘江之战,几万名红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江水,军团长、政委、参谋长都亲自上一线冲锋,部队即使拼光了也要保卫党中央渡江;遵义战役后,红三军团大部分部队打到缺兵少将,但没有哪支部队有出于一己之私而保存实力的念头……

  记者注意到,一位随团旅游的台湾老人在参观时连声对导游说,共产党的军队“胜则全力以赴,败则拼死相救”,难怪国民党的军队会一败涂地!

  三

  “30万于都人民保守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故事记者并不是第一次听说。置身这方红色故土,在《十送红军》的歌声中,听于都人用乡音俚语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却是第一次,感触格外不同。

  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前在江西于都集结,8万多人的大军白天休息、晚上渡河,可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敌人却毫无察觉。于都30万老百姓假如有谁走漏了消息,后果将不堪设想!

  人民是谁?在于都,亲身触摸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这个平时经常出现在记者的笔下、却很难将其具象的问题突然豁然开朗——

  人民就是把8个儿子送去当红军,最后全部牺牲的老人钟招子;人民就是把家里的门板、床板,甚至棺材板拆下来,给红军过河当桥板的苏区群众;人民就是为红军长征日夜赶制20万双草鞋的万千普通大众……

  习主席到于都考察时,曾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幅“草鞋地图”前长久驻足,深情凝望。

  那是用80双草鞋拼成的中国地图。中国共产党是穷人的党,人民军队曾是一支打赤脚的部队。8万多红军战士在于都河畔集结出发,走上了万里长征。为了不让红军赤足征战,苏区百姓家家户户打草鞋送给战士们。

  习主席郑重地叮嘱大家:“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领袖一席话,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

  于都县澄江村,火箭军机关精准扶贫对象村。得知我们一行都是军人,一位老人颤颤巍巍地拉着我们的手说:“共产党好!解放军好啊!”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单一,澄江村部分村民长期生活贫困,在火箭军机关的帮助下,公路进村,产业落地,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实现了共同富裕。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从于都河畔极目远眺,曾经烈士鲜血染红的红土地上一派生机盎然,看着正奔忙在经济建设“新战场”上的于都人,记者不由自主地吟诵起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标签 - 银坑镇,长征精神,兵少将,中央红军,部队
网站编辑 - 徐辉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