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要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贯穿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使改革过程和结果更加符合人民的期望和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何真正体现改革依靠人民、改革为了人民,改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需要从改革的推动者、改革的实践者、改革的检验者、改革的受益者四个层面来深刻理解。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者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主体、价值创造主体和历史评价主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改革是广大人民自己的事业,全面深化改革也必然由人民推动。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呈现多样性。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不懈追求的使命和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抓民心、顺民意,将民之所愿作为施政方向,坚持改革为了人民,凝集亿万群众投身改革的巨大合力。“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需要依靠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想要取得历史性成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动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开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境界。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是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改革从来都不是从上往下的单项推进,而是要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意见,“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全面深化改革走到今天,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形成长期稳定的良好局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显著成效,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改革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改革越是深入,就越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激发人民参与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积极性、尊重人民敢于尝试的主动性、鼓励人民勇于改革的创新性,让全面深化改革的种子扎根在人民之中,生根发芽并不断成长壮大,形成亿万群众满腔热忱投身改革、万众一心支持改革、齐心协力推动改革的生动局面。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检验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检验改革发展是否成功,要看人民是否共同享有改革发展成果,是否取得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做到人民关心什么、人民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从人民所需出发,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诉求强烈的问题出发,看给人民群众办成了多少实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找准改革发展的方向,找到改革发展的突破口,进而明确“改革为了谁,改革谁受益”。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得好不好、是否取得成效,最终要由人民来评判、由人民来“阅卷”、由人民来打分,要让人民成为评价改革的主体,以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具体举措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成效。以人民群众是否认可、拥护、满意来检验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自信和认同,才能让改革落到实处、解决问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受益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决定》提出的“七个聚焦”,从总体上概括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其中强调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改革真正给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新方位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大原则,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贯穿改革始终,进一步增强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功成在我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书写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基地副主任、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