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按照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确定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积极稳步地发展国民经济,始终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在经济发展中,要十分重视发挥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作用。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我们才能有力量抵御任何自然的和社会的风浪,顶住任何外来的威胁和压力,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1989年6月24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549页
我国近代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就会受制于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发展。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困难。所以,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6页
在整个九十年代,抓住国内和国际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个指导思想要坚定不移,要深入贯彻到各方面工作中去。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发展的机遇不是很多的。能不能抓住时机,做好深化改革的文章,促进国民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是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考验,也是对全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检验。
《在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1993年3月7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20页
发展是硬道理,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也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和促进发展,二者是统一的。只有经济大大发展了,全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更硬,我们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支持我们的朋友才会更多。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
《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93年7月5日),《论党的建设》第83页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没有适当的发展速度,就会丧失机遇,这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发展速度低了不行,那样经济就上不去,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受制于人。经济落后的国家,不仅国内政局难以稳定,而且在国际事务中也难以发挥作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只有经济实力强大,才可能处于主动地位,否则就会被动挨打。我们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在中南、西南十省区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3年9月29日)
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是在旧中国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地上,经过新民主主义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和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如果生产力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会丧失最根本的经济源泉。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动摇和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12月18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682页
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现在世界经济发展加快,各国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新世纪之初,我们能不能搞得快一点,国内外都很关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处在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时期,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都需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从经济基础、市场潜力和体制环境等方面看,我们也完全有条件实现较快发展。一定要有主动精神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加快发展壮大自己。
《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10月8日)
“十五”期间,我们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我们在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重要方针。
《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2000年10月11日)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对这个问题,不仅要从经济上看,而且要从政治上看。二十多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不断提高,都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密切相关。继续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提高我们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靠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要靠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履行我们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国际责任,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也要靠发展。还是那句话,财大才能气粗。现在,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形势逼人,我们不加快发展,就会落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对我们都很紧要。综合分析国际国内条件,我们完全有条件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努力使我国经济保持实实在在、没有水分、可持续的发展,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发展。
《发展要有新思路》(2000年10月11日),《论“三个代表”》第64—65页
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回顾中国的历史,在十五世纪以前,出现过汉唐盛世,中国的经济技术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十五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技术所以逐渐落后了,很重要的原因是丧失了一些重要的机遇,没有做好发展的文章。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是对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这个重要思想,我们始终要坚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我们都很紧要。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与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中央在考虑新世纪初我国发展的战略时,突出强调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就是立足于这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全国上下一定要只争朝夕,加倍努力,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地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2001年1月10日),《论“三个代表”》第123页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一个十二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党和全国上下要抓住机遇,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坚定不移地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人民日报》2002年6月1日
(二)走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高素质的发展路子
当前,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能搞快一些的就快一些,只要是质量高、效益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就应当鼓励发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搞好综合平衡,不要一讲加快发展,就一哄而起,走到过去那种忽视效益,片面追求产值,争相攀比,盲目上新项目,一味扩大基建规模的老路上去。要真抓实干,大胆而又细致地工作,齐心协力办好几件大事,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7页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形势越好,越要保持清醒,兢兢业业地工作,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出现损失特别是大的损失。中央提醒防止过热,是积极的,是为了把经济工作做得更好。同时,中央还提倡,为了搞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我们要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必须满腔热情,千方百计,最大限度地把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重要的是,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总之,是要求大家在经济工作中更好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要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又要注意不要做那些条件不具备、一时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做那些超过市场需求的、盲目重复建设的事情,不要做那些今天勉强上去了,明天又坚持不下来的事情。经济发展速度总会有波动,但是要防止大的波折。必须把我们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一步,这是经济建设上新台阶的基本要求。
《在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1993年3月7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22—123页
发展经济不能只靠增加投资、扩大规模、铺摊子、上项目等外延方式发展新的生产能力。我们现在的财力有限,利用外资也要有国内资金配套,也是有限度的。靠发钞票搞发展,势必会带来通货膨胀,到头来,就要“急刹车”、治理整顿。建国以来已经几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更要注意和警惕的是不能把资金用来搞“泡沫经济”,这在国外是有教训的、吃过苦头的。发展经济一定要着眼于已有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开发新产品,加强科学管理,降低物耗,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创造的财富增多,人民收入增加,市场扩大,才能扎扎实实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在华北、东北八省区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1993年8月27日)
中央作出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决策,既要求积极扩大经济的数量和规模,更在于显著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质量、讲求效益的增长速度,才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速度,也才是过硬的和有后劲的速度。这两年,各方面表现出的加快发展的强烈意识和巨大热情是十分可贵的,应当充分加以肯定。问题是,现在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盲目铺新摊子、片面追求产值速度的倾向;违背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小而全”、“大而全”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建设资金使用过于分散,在加工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都有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许多企业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资金周转慢,相互拖欠严重,损失浪费惊人。在经济高速增长中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没有得到相应提高。有些反映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而且还低于我国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水平。不坚决改变这种状况,就难以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现代化水平,也难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做好明年经济工作》(1994年11月28日)
中央提出,国民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健康”这两个字很重要。它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说,它要求质量要高,成本要低,技术要优良,产品性能要好,等等。“持续、快速、健康”这六个字,我们要一直坚持下去,这是积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确立起来的我国经济顺利运行的唯一正确的路子。这个路子来之不易啊!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毫不动摇地照此去做。这六个字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健康”是“持续、快速”的保证,如果不“健康”,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问题,“持续、快速”就会被迫打断。坚持这六个字,目的是为了避免和减少经济工作的曲折,尽快把我国经济搞上去,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天津考察工作时的讲话》(1994年12月9日—14日)
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在于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多年来的经验表明,我们讲发展,难就难在把速度和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问题往往出在偏重数量扩张,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效益不理想,整体素质不高。这是我们今后经济工作中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年9月28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462页
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一思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明确提出,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效果还不明显。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因此,全党要提高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大意义的认识,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同时,从法制建设、政策实施、规划制定等多方面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年9月28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462—1463页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走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高素质的发展路子。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多、经济效益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质量和效益上去了,国民经济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才有后劲。质量效益上不去,即使速度一时上去了,最终也会掉下来。要坚持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不能像亚洲有些国家那样,搞泡沫经济,债台高筑,在表面繁荣的背后蕴藏着极大的风险,结果一遇风浪,损失惨重。这些事情虽然发生在国外,但我们也应该注意从中获取有益的镜鉴。
《关于一九九九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1998年12月7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657—658页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并抓紧解决好粮食安全、水资源和油气资源问题。这是直接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这个问题,我讲过多次了,今天再强调一下。我国是一个有十二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十二亿多人吃饭,只有依靠自己,靠谁都靠不住。决不能轻言农业过关了。一定要把农业的基础打牢。发展农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今年严重旱灾造成粮食减产,说明我国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要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积极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利用,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对北方地区的缺水矛盾,要采取多种方式加以缓解,在搞好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我国石油后备资源不足,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不相适应,必须未雨绸缪,做到有备无患。从目前世界石油市场急剧变化的情况看,这个问题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挖掘东部老油田潜力,加强西部和海上勘探,增加油气资源储备;从战略安全考虑,要“走出去”,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发利用国外资源,实施进口多元化;合理调整能源结构,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研究开发替代石油的能源,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节约石油。
《发展要有新思路》(2000年10月11日),《论“三个代表”》第69—70页
(三)发展要有新思路,核心就是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领导经济工作,一定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积多年的经验,有些基本环节上不去,整个经济就上不去,经济结构不协调,速度也快不了。我们要善于抓重点,抓薄弱环节。
《在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1993年3月7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21页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必然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也不例外。处理好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一、二、三产业都有很大发展。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今后必须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995年9月28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464—1465页
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调整和优化结构的重要方面和必然选择。这里所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指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加快发展那些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多、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和产品。要正确处理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关系,在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支柱产业的发展和振兴,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使它们逐步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成长链。现在不着手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整个经济发展就会缺乏后劲。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6年11月21日)
调整和优化结构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下大气力认真解决好“大而全、小而全”,盲目投资和分散重复建设的问题。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是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的一种顽症。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6年11月21日)
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从历史上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难以完全避免。但在整个经济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水平,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再搞“大而全、小而全”,继续盲目铺新摊子、上项目,必然造成资源的更大浪费,经济素质和效益也难以提高。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思想认识和经济体制的问题。思想上,受长期封建的自然经济的小生产思想影响,总是希望万事不求人,追求自给自足;同时,在观念上习惯于外延扩张,靠扩大建设规模求得经济发展。体制上,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市场封闭,价格扭曲,以及投资行为缺乏风险约束机制,为“大而全、小而全”和分散重复建设提供了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以致这个问题长期解决不了,越来越严重。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6年11月21日)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摆脱狭隘的自然经济和小生产意识的羁绊,摆脱传统的单纯靠外延扩张发展经济的思想观念。必须认识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搞“大而全、小而全”,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不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对全国和地区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6年11月21日)
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解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应该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加工能力过剩的长线行业,一定不要再上新项目。对那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质量低劣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坚决压缩和淘汰。大力推进技术进步,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引进,提高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的技术投入,增强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大装备工业的开发力度,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结构调整这件事,我们年年强调,但实际工作的进展不很理想。现在看来,这项工作必须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抓紧落实。
《关于一九九九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1998年12月7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658页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经济结构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带动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目前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根本的是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缓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必须对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不把这件事抓好,就难以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难以在二十一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要站在这样的高度认识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在我们面临着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从国内看,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物资相对充裕,为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国际上看,世界范围内的结构重组和产业升级,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在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促进发展。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1999年11月15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070—1071页
当前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不是暂时性、局部性的调整,而是战略性的调整。第一,这种调整,不仅要对低水平的、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落后生产能力坚决进行压缩,又要加快发展短缺的、技术含量高的和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能力,特别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二,不仅要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还要对地区和城乡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第三,不仅要解决当前的市场供求问题,更要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着眼长远发展。这件事情做好了,就可以使整个国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社会生产力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使我们向着现代化的目标再迈出一大步。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1999年11月15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071页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我们的战略是: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00年8月21日),《论科学技术》第222页
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进入新世纪,面临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核心就是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当然不全是结构问题,但最突出的矛盾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现在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正在发生很大变化。如果我们不抓紧调整,尽快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就难以在二十一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要下决心用五至十年的时间,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10月8日)
发展要有新思路。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是新世纪之初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这些问题如不加紧解决,就难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难以增强我国发展的后劲。从国际范围看,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结构性调整。美国自八十年代以来进行的以信息化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九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亚洲金融危机迫使有关国家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克服经济结构性缺陷,亚洲一些国家的结构调整已经取得进展。印度经过多年努力,航天、信息特别是软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果断地抓紧进行结构调整,否则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对经济结构的问题,认识早、调整快,就主动;见事迟、调整慢,就被动。我们必须抓紧做好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全党同志必须统一思想,下决心干好结构调整这件事,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争取在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明显的进展。
《发展要有新思路》(2000年10月11日),《论“三个代表”》第65—66页
结构调整必须紧紧依靠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结构调整实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关键在于企业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灵敏反应,形成自主优化配置资源的机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企业改革和管理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到位,攻坚破难的任务仍很艰巨。要努力扩大改革和脱困成果,坚韧不拔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要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实行优胜劣汰、有进有退的调整,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抓大要强,放小要活。
《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000年11月28日),《论“三个代表”》第85页
结构调整要立足于基本国情。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结构调整必须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是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产业量大面广,是我国经济实力的基本依托,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必须抓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要促进装备制造业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二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在努力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这有利于带动新的投资和消费,扩大就业。三是东部、中部发展与西部开发的关系。东、中、西部地区都要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子,实现优势互补。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十五”期间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局。要做好规划,落实政策,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000年11月28日),《论“三个代表”》第86—87页
目前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工业的主体,但许多企业装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是增强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改善供给能力的重要举措。技术改造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扩大出口。要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一批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有重点地推进重大装备立足国内制造,促进国内装备工业的发展。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这为我们进行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提供了难得的好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把自己的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在我们具备比较优势的加工工业中,加快形成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具备国际竞争力、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大规模制造能力。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年11月27日)
(四)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基础上
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大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以内需为主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由温饱向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各方面的需求潜力十分巨大,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我们有必要也有条件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带根本性的方针。坚持这个方针,也是主动适应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加深,世界经济处在调整时期,立足国内,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努力开拓国内市场,有利于扩展我们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的回旋余地。
《关于一九九九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1998年12月7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658—659页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约束。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如果消费需求上不去,投资也难以发挥效益。要把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大措施,使投资和消费双向启动。要千方百计地开拓城乡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增加市场购买力。做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消费需求的调查研究,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
《关于一九九九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1998年12月7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659页
我国经济保持了二十年的快速增长,过去那种商品短缺状况已经基本改变,出现了市场消费需求不足,一些产品剩余的现象。应当说,这种需求不足,是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出现的,不同于发达国家。某些产品和生产能力的过剩是一种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现象。我们不少产品的质量和效益还处在水平比较低的阶段,缺乏市场竞争力,而质量好、技术含量高和竞争性强的产品还大量缺乏。由于市场流通等方面的原因,有的产品在一些地方饱和了,在另外一些地方却供应不足。我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关系我国未来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闭幕会上的讲话》(1999年9月22日)
发展是解决我们面临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质,就是坚持发展。必须看到,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没有一定的实实在在的增长速度,企业会更困难,就业压力会更大,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会更多。这就需要我们抓住和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来带动全局。还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生活消费水平还比较低,加快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国的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当然应该是有效益的、没有水分的速度。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有一个十二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完全有可能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比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无论是克服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还是着眼下世纪的长远发展,我们都必须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发展方针,实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政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11月15日)
坚持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以国内需求为主促进经济发展,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内市场广阔,这是我国最大的优势。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世界经济的复杂变化,立足国内需求,可以使我国经济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增强抗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质上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主题。近年来,我们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有效遏制了通货紧缩趋势,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
《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000年11月28日),《论“三个代表”》第79-80页
(五)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广大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要有明显提高。衣食住行尤其是居住条件,应有较多改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体育、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在我们这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里,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同时应当指出,我国底子薄,目前处在实现现代化的创业阶段,需要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一定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提倡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32页
近年来,由于改革深化和其他各种原因,有些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生产经营困难,影响到部分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对此,各级领导要及时研究,认真解决。必须认识到,我们的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从本质上讲,改革是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长远利益的,是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得到最大的利益。十几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也要十分重视部分企业和职工面临的困难。各级领导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好群众生活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问题,同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1996年5月4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936页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别要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逐步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实行保障城镇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政策。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29-30页
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12月18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692页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在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必须努力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他们不断得到看得见的物质文化利益,从而使他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祖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也从而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之共同奋斗。这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
《在内蒙古考察工作时的讲话》(1999年2月1日)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实现小康,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实现小康,关键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要从调整优化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扩大以工代赈、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行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11月15日)
人民生活问题的另一个重点是要关心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改善这部分人的生活,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展就业工作,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扶持中小企业,鼓励兴办第三产业,把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尽力帮助需要就业的失业者获得工作机会。要重视研究收入分配状况,完善政策,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和规范收入分配。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11月15日)
毛主席、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群众生活的问题,这是我们的事业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一定要使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要使群众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不断有所增加。这样才能保证群众始终安居乐业,始终真心诚意地拥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和具有的经济实力,是革命战争时期和三年困难时期、“文革”时期所不能比的,我们完全拥有解决
部分群众生活困难问题的条件和能力。如果不能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无法向党、向人民交代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工作。一是各地区、各部门的同志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二是各个方面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为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和就业问题想方设法,抓紧工作;三是坚持勤俭建国的原则,合理使用财政收入,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财政开支,首先用于解决群众的困难问题;四是要狠刹铺张浪费和奢靡腐败之风,在广大干部中大兴艰苦奋斗、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增强群众战胜困难、知难而进的信心。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0年1月19日)
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我们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十五”计划是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小康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摆到重要位置。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特别是要很好地解决农民收入、就业、社会保障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要使人民得到实惠,感到有奔头。
《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10月8日)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就会更加拥护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充满信心地投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就能够日益巩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贫困人口、下岗职工等相当一部分群众的生活还相当困难,人民对改善生活的期望很强烈。要使十二亿多人都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任务十分艰巨。在整个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使全体人民得到并日益增加看得见的利益,始终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全党同志心中始终都要装着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谋利益,带领他们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发展要有新思路》(2000年10月11日),《论“三个代表”》第68-69页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就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更加巩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也必须看到,目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一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和稳定的大局出发,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生活问题作为党和政府的根本任务。
《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000年11月28日),《论“三个代表”》第90页
多渠道扩大就业,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国人口多,就业始终是个大问题。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现阶段就业矛盾比较突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产生直接影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要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努力扩大就业门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再就业。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谋职业和多种形式就业。
《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000年11月28日),《论“三个代表”》第90页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现在各方面建设任务很重,要统筹安排财力,正确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把人民生活放在优先位置,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按时发放。搞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地方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上项目应该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绝不能为了追求所谓“政绩”,不顾条件,盲目攀比,搞这样那样的“形象”工程。一些地方连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还在片面追求投资规模,乱上项目,结果必然加剧财政困难,加重农民和企业的负担,导致各方面矛盾突出。对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必须坚决反对。能否处理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要作为衡量领导干部能否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一条重要标准。
《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000年11月28日),《论“三个代表”》第92页
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坚持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论“三个代表”》第179页
改善人民生活,是“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体现,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也是扩大国内需求,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把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工作抓紧抓好。
积极扩大就业,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我国人口多,就业矛盾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摆到突出位置。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城乡就业,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关系。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在强调科技进步、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在努力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在推进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同时,要切实搞好再就业工程,转变择业观念,认真落实扩大城镇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增加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体制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积极稳步发展小城镇,把小城镇的发展同乡镇企业的改造提高结合起来,以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积极扩大就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2001年11月27日),《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第562-5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