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一)必须始终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过去,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富强立下了丰功伟绩。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他们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又做出了伟大贡献。工农联盟是我们国家政权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方针,也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我国十一亿人口,八亿多在农村。农村稳定了,农民安居乐业了,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国家和社会全局的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八十年代,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是农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九十年代,我们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必须继续搞好农村的改革,继续加强农业这个基础。
《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0年6月19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158-1159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这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确立的处理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无论是各级党委还是全党同志,无论是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部门还是其他部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千万不能忘记这些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不懈地把它贯彻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而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我相信,到了下个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后,经过长期的实践教育,那时这些指导思想在干部和群众的脑子里就会更牢固了。
《在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2年12月25日)
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们国家的自立;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国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总之,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永远忽视不得,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在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2年12月25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这个“基础”的主体是农民。因此,发展农业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所以能够发生巨大变化,靠的就是这一条。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党的十四大以来,不到半年时间,中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目的就是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的领导,保护农民利益,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现在的问题是,受到农民普遍欢迎的政策和措施,在不少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完全落实。因此,必须再一次强调,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削弱,要作为最根本的产业,优先安排发展。对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不能损害、挫伤,一定要采取坚决措施,切实加以保护。
《当前的经济工作》(1993年4月1日),《人民日报》1993年6月2日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
《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1993年10月18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421页
我们必须牢记建国以来几次由于农业大起大落而导致国民经济大上大下的教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越是加快改革开放,越要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加强农业。要真正地而不是表面地,实际地而不是口头地,全心全意地而不是半心半意地加强农业这个基础。建国初期实行依靠农业积累发展工业的战略是必要的。现在条件不同了,应该调整结构,包括调整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信贷资金结构。宁肯暂时少上几个工业项目,也要保证农业发展的紧迫需要。特别要保证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保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保证贫困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有较快的进展。在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安排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安排工农业两大门类资金投放的比例。
《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1993年10月18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424-425页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底子又薄的大国里,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第一位的大问题。农业始终是战略产业,粮食始终是战略物资,必须抓得很紧很紧,任何时候都松懈不得。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自给,而且还要自给有余,因为有一个补歉备荒的问题,以备不时之需。想靠国际粮食市场解决我们吃饭的问题,这是根本靠不住的,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危险想法。一旦有事,谁也救不了我们。全国各个省原则上都应做到粮食基本自给,因为万一别的省也供应不了你,或者即使能够供应上,运输不过来,你怎么办?几个省缺了粮,就会对全国粮食市场带来很大波动和影响。所以每个省都要把农业和粮食生产抓好,都要采取有力措施,落实粮食的“三稳定”,即稳定粮田面积、稳定粮食产量、稳定粮食库存。还必须坚决保护好耕地。我们是以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保护耕地至为重要。这个问题,在沿海地区一些工业、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快的省份,包括福建在内,更要引起注意和重视。一定要防止农业和粮食生产出现徘徊、下滑局面。
《在福建考察工作时的讲话》(1994年6月26日)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但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在接见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全体同志时的讲话》(1994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1994年10月30日
我们党正确处理同农民的关系,保持同农民群众的坚强团结,靠的是什么?就是靠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靠不断地给农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靠对农民的坚强有力的组织工作和服务工作,还靠加强对农民的教育。这几“靠”,也是我们党正确处理农民问题的一些基本经验。这些经验要坚持发扬下去,并在新的条件下加以丰富和发展。
《在湖南考察农业问题时的讲话》(1995年3月28日)
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抓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主动权。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和加强农业,把农村经济搞上去,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才能增加发展的回旋余地。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1998年9月25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524页
(二)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政策,一定要非常明确地向农民讲清楚。农民常常怕政策变。思想一波动,就会造成损失。由于种种原因,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方比较完善,有的地方不够完善或很不完善。因此,也要向农民讲清楚,不仅要稳定这个制度,而且要不断完善这个制度。所谓完善,核心是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把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
《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0年6月19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160-1161页
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把集体经济单纯的统一经营改变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是我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造。这种经营体制,集体不仅保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且还具有生产服务、协调管理、资源开发、兴办企业、资产积累等统一经营职能;农户对集体是承包关系,家庭承包经营是集体经济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是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这种经营体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有效地克服了管理过分集中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等弊端,使农户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都得到发挥。尽管目前在有些地方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还不完善,但作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农民对这一点是很关心的,我们要让农民吃“定心丸”。中央许多领导同志,包括我本人在内,到过许多地方,经常听到农民关心这个问题,我们都是给予肯定的回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稳定,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基本政策,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要求,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这条路是走对了。
《在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1991年11月29日),《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第790页
农村改革还要继续深化。通过总结各地的经验,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大家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这就是: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反映了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必须继续保持稳定,长期坚持下去,并且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加以完善。同时,要努力健全双层经营体制,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这两个层次都健康发展了,干群关系就会更加密切,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和基层政权就会得到加强。集体统一经营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要把这种服务,同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以及社会上的其他服务性经济实体为农业提供的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都离不开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上面所讲的这些深化改革措施,目的是继续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村生产力,继续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国家这么大,各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经济条件都不尽相同,有的差别很大,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同一水平是不可能的。各地情况不同,具体做法可以多种多样,但都要遵循这个总体要求。
《在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1991年11月29日),《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第790-791页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从农户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结合的状况来看,各地农村很不平衡,因为我们国家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些地方,农户承包经营以后,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很薄弱,除了土地以外,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有些单靠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集体也无力去办。对这类地区,上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指导和帮助那里的干部和群众,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在巩固农户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好集体统一经营的层次,从而为不断提高农户承包经营的水平提供有力的服务和支持。这是当前农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有条件的地方,农民群众又自愿的,应积极引导他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但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采取多种形式,而绝不能刮风,强求一律。
《加强农业基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1996年6月4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947-1948页
必须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农民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农民有积极性,农业就快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就停滞甚至萎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确定农村经济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充分发挥我国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并且提出,我们一切政策是否符合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就是要看这种政策能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我们花了很大代价才认识的真理。农村改革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是坚持了这个正确的出发点。家庭承包经营所以能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就是给了农民自主权,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在农村开展任何一项工作,实行任何一项政策,都必须首先考虑,是有利于调动还是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是维护还是会损害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解放和发展还是会阻碍农村生产力。这是我们制定农村政策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1998年9月25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526-527页
深化农村改革,首先必须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是农业生产的规律决定的,也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决定的。高级社以后农民一直要求搞家庭经营,开始是拉马退社,受到批判后就精心种自留地。人民公社时期想尽了办法,搞定额管理、评工记分、小段包工,都不灵。直到改革后搞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民才满意,农业才增产。过去很长时期把农民搞包产到户的要求当作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现在看来是不对的。实践看,家庭经营再加上社会化服务,能够容纳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力,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不存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就要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问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能搞土地私有制,我们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的家庭承包经营。一条是不搞土地私有,一条是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1998年9月25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529-530页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既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稳定农村社会的一项带根本性的措施。中央的土地承包政策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而且三十年以后也没有必要再变。但为什么中央的政策在有些地方不落实呢?主要还是思想认识问题。有些同志至今仍把家庭承包经营排除在集体经济之外,没有认识到把集体的土地承包到户,实行双层经营,本身就是农村集体经济最有效的实现形式。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1998年9月25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530-531页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把加快发展生产力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切政策都要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的特征,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可以放得更开一些。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采取更灵活、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村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的发展。二是在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三是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同时转变政府农业经济、技术部门的职能,建立国家、集体和农民及其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四是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新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五是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完善粮食储备调节、风险基金和保护价收购制度,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建设。六是改革和规范农村税费制度,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深化农村改革是一篇大文章,我这里只是点一点题。希望各地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从当地实际出发,继续大胆探索和实践。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1998年9月25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531-532页
(三)积极探索扶持、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办法
要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各地应根据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耕作特点,紧紧抓住科技进步这个环节,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有效利用资源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农村科技工作的重点,要转到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引进、示范、推广上来,建立和健全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进一步稳定和壮大农村科技队伍。努力开辟资金来源,增加科技投入。
《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1989年12月19日),《论科学技术》第8页
我国农业发展中科技进步因素在不断提高,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大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农业资源的短缺,而且可以提高物质投入的有效性。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积极创造条件,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地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在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1991年11月29日),《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第794页
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的讲,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农村人力、土地和各种资源,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第一、二、三产业综合经营,科、贸、工、农相结合,以星罗棋布的新型集镇为依托,形成一个大农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新格局,从而提高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这也是我国农村改革走向新阶段的标志。
《在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2年12月25日)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走高产、优质、高效的道路。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的深刻变革,也是农村经济工作指导方针的一个战略性转变。
《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1993年10月18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428页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这是关系农业稳定增长,增强农业后劲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不少地区原有的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抗灾能力明显减弱,水旱灾害越来越频繁。这实际上是给我们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敲响了警钟。因此,必须把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放在与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各级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应优先考虑水利建设,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加快兴修一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以改土、治水、植树造林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快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治理的步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1993年10月18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430页
我们要充分看到,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过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既面临良好的机遇,又面临新的矛盾。一方面,农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越发展,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大,对农业的依赖程度越高。另一方面,农业又是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往往驱使生产要素从农业向非农产业流动。工业的高速发展,不仅占用大量的经济资源,而且加剧原材料的供需矛盾,拉动农用生产资料涨价,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工业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这是历史已经证明的客观规律。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5年2月27日)
积极探索扶持、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农业是社会效益大而比较效益低的产业,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必须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加以扶持和保护,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共同做法。要制定引导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多方筹集农业发展资金的政策。合理调整工农、城乡利益关系,按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健全主要农产品风险基金和储备调节制度,减少农业的市场风险。引导二、三产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持,逐步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充分运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更多一些利用国外资金、技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从农业自身来讲,要强化科教兴农,优化内部结构,走贸工农一体化发展路子,逐步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
《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奋发进取,讲求实效,做好明年经济工作》(1995年12月5日)
目前农村的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产销之间的联系不够通畅,流通环节多,中间流失大,生产者和消费者得到的好处少,市场调节能力差,时常出现某些农产品积压和短缺并存的现象。有的地方,为了局部利益,随意封锁市场,引起某些农产品的购销大战,造成市场很不稳定,使农民无所适从。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体制,加快市场体系的建设,加快供销社体制改革。同时,要大力发展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引导农民发展各种新的联合与合作,逐步建立和发展连接农户与市场的各种必要的中介组织。在引导农民群众走向市场,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担负着重要的领导责任,特别是县委和县政府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必须负责地发挥好指导和组织作用。
《加强农业基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1996年6月4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948页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还直接关系到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带动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从长远看还可能影响农产品的供给。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使它们在带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广泛开辟农村就业空间,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同时合理有序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现在国家增加投入,搞基础设施建设,要多搞点以工代赈,多用点农民工,让农民多得点劳务收入。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1998年9月25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533-534页
“九五”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的突出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是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遇到的新问题,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等问题的综合反映。农民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如果农民增产不增收,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粮食供求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扩大内需的方针就难以真正落实,经济发展出现的好形势也难以保持。广大农民不能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不可能最终实现。
《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000年11月28日),《论“三个代表”》第81-82页
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年初,我们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一年来农业结构调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取得了一定成效,要进一步加快推进。要紧紧依靠科技,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要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广辟就业渠道和增收门路。
《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000年11月28日),《论“三个代表”》第82页
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应当大力推进和扶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与农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组织、科研单位等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000年11月28日),《论“三个代表”》第82-83页
在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尤其要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这项重大改革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长治久安,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党政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认真搞好乡镇机构改革,下决心精简财政供养人员,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支出结构,确保税费改革取得成功。
《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2000年11月28日),《论“三个代表”》第83-84页
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制定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在更大空间和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适应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需要,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畜产品是我国最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要充分利用我国草地、秸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搞好畜禽良种繁育和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农业扩大开放,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产加销结合,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的经营形式,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指导和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快更好地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农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东部地区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积极扩大出口;中部地区要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引导农民改良品种和降低成本;西部地区要在总结前两年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和跨区域流动,是沟通城乡经济和发育要素市场的必然要求,各地要顺应这一趋势,加强引导和管理,不能简单封堵,更不能采取歧视性限制政策。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年11月27日)
(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
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是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它对于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地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提高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家工业的主体。乡镇工业企业是我国中小工业的主体。工业布局的这种变化,对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采取积极态度,热情支持和引导乡镇企业健康而又稳定地向前发展。
《在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1991年11月29日),《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第793页
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要同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小集镇结合起来。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中国有九亿农民,如果大量的农村劳力向城市流动,城市根本吃不消,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劳力。这是我国农民群众的一个新的伟大创造,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力的正确途径和根本出路,对于保持农村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深度、广度进军,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就地消化农村的富余劳力,这个原则要长期坚持,不能动摇。发展乡镇企业应注意同建设小集镇结合起来,要适当集中,上水平,上台阶,从而使小集镇成为当地农村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并且成为商品的生产地和集散地。
《在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2年12月25日)
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的建设是一项带有革命性的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只有把乡镇企业搞起来,才能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富裕的问题;才能以工补农,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也才能更好地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巩固农村基层的党政组织,拓宽农村共同致富的道路。
《加强农业基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1996年6月4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954页
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江苏农村的发展变化说明,这也是一条成功之路。我国正处在加快向工业化社会过渡的阶段,农村人口这么多,完全靠国家投资,靠城市吸纳,完成国家工业化是不现实的,必须走发展乡镇企业这条路,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所以,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搞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是一项重大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各级领导同志对此一定要有战略眼光。
《在江苏考察乡镇企业时的讲话》(1998年4月21日)
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有利于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而且有利于启动民间投资,带动最终消费,为下世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各地要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措施,切实加以推动。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要把发展小城镇同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科技型农业结合起来。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把一批小城镇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使全国的城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1999年11月15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074页
(五)扶贫开发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
中央这样重视和强调扶贫问题,是因为它事关重大,而且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关系到“九五”计划目标的全面实现,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和长期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考察京九铁路沿线贫困地区时在江西的讲话》(1996年9月20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在思路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由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稳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我们一路上看的典型都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十多年来扶贫工作中创造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
《考察京九铁路沿线贫困地区时在江西的讲话》(1996年9月20日)
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摆脱贫穷,不仅是党和政府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这个优势;我们中华民族,有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现在城市和一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富裕起来了,也有这个条件。要发挥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把政府扶贫同全社会扶贫结合起来,这应当作为今后扶贫工作中的一条重要方针。
《考察京九铁路沿线贫困地区时在江西的讲话》(1996年9月20日)
一个贫困的地方,要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帮助,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当地干部群众自身的努力,靠干部带领群众苦干实干。离开了这一条,再多的扶持也难以奏效,再优惠的政策也难以发挥作用。这是已经脱贫地方的根本经验,也是一些地方虽经长期扶持仍然山河依旧的主要教训。因此,要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中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克服单纯等、靠、要的思想。“幸福不会从天降”,与其苦熬,不如苦干。不干,一点希望也没有。这个思想观念一定要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中牢固地树立起来。
《考察京九铁路沿线贫困地区时在江西的讲话》(1996年9月20日)
要选配好贫困县、乡领导班子,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有责任心、有干劲、有开拓精神的年轻干部担任贫困县、乡的主要领导职务,并且在扶贫攻坚期间基本保持稳定。要舍得把最强的干部派到最穷的地方去。这也是锻炼、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途径。同时要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村级组织建设。一个贫困村要改变面貌,关键是要有好的带头人。抓扶贫要同抓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给钱给物,更要帮助建一个好支部。”这是解决贫困村问题的治本之策。
《考察京九铁路沿线贫困地区时在江西的讲话》(1996年9月20日)
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群众生活非常困苦,潜伏着不少不稳定的因素。如果社会秩序稳不住,就谈不上改革和发展。我们下去调查时看到,有些农村农民生活很困难,村里又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不能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村级组织在群众中就没有威信。有的地方非法宗教势力乘虚而入,与我们争夺基层政权。如果这些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民族的团结、边疆的巩固,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所以,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
《全党全社会动员起来,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奋斗》(1996年9月23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2030-2031页
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项任务完成以后,扶贫开发仍然不能放松,要继续抓下去。当然,这是在更进一个层次上的扶贫开发。下个世纪继续开展扶贫开发,要首先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扶贫成果,使已经解决温饱的人口向小康迈进,同时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项工作,必须同我们对下个世纪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考虑结合起来,同加快中西部地区建设、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大战略,要早作筹划。
《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动员起来,夺取八七扶贫攻坚决战阶段的胜利》(1999年6月9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852-853页
到本世纪末,农村虽然可以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标准还很低,而且很不稳定。许多地方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条件,一遇自然灾害,一部分人仍可能饱而复饥,温而复寒。改变这些地方长期形成的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要进行长期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这个意义上讲,扶贫开发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下个世纪,扶贫开发还要继续深化,并不断向更高的水平推进。
《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动员起来,夺取八七扶贫攻坚决战阶段的胜利》(1999年6月9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854页
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第一,我们党和国家开展扶贫开发,努力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极大地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第二,组织扶贫开发,解决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说明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中国人民的人权事业,为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进行了锲而不舍的努力。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不仅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要贡献,也为我们开展国际人权斗争、反对西方反华势力干涉我国内政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为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持边疆安定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第四,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广大干部群众表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增添了丰富生动的教材,应充分运用它来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推进改革和建设而不懈奋斗。这四条,是我们认识扶贫开发重大意义的基本方面。全党和全国上下要进一步加深认识,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年5月25日),《人民日报》2001年9月18日
通过扶贫开发,我们积累了使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重要经验。主要是:政府主导、社会动员,立足发展、坚持开发,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坚持运用好这些重要经验,并在实践中继续发展丰富。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年5月25日),《人民日报》2001年9月18日
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最根本的也要靠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就贯彻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条件,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群众生活的改善,并逐步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我们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不仅要看国外发展成功的经验,也要看国外发展不成功的教训。坚持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开发式扶贫的真谛所在。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年5月25日),《人民日报》2001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