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5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超预期成果,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靓丽名片,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和普遍支持。众多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与“一带一路”对接,不希望错过发展的历史机遇。然而,西方国家仍有少数人或戴着“有色眼镜”,或存在“酸葡萄心理”,罔顾事实对“一带一路”进行“妖魔化”,企图破坏“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氛围。对这些歪曲论调和背后的险恶用心,我们必须正确看待、正本清源,才能更好推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一是新殖民主义论。这种论调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虽然能给沿线国家带来一些好处,但目的是掠夺当地资源,控制当地经济,具有“殖民”性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不像国际上有些人所称是中国的一个阴谋,它既不是二战之后的马歇尔计划,也不是什么中国的图谋,要有也是“阳谋”,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到实处,打造国家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使“一带一路”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新殖民主义”论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和偏见,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中国坚持的是共同发展,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一带一路”通过带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各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是互利共赢之路。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包括资源合作,是各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自主选择的结果,是完全平等、互利互惠的,与所谓“经济掠夺”有天壤之别。“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始终坚持大家商量着办,已经成为沿线国家的共同事业。“一带一路”倡议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决议,充分说明了它的强大感召力。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津巴布韦驻华大使保罗奇瓦卡就驳斥了“新殖民主义”论,他指出:“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殖民过非洲。现在中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为非洲提供各种发展机会,而那些指指点点的西方国家都在哪里呢?津巴布韦和中国经济体量悬殊,但当津巴布韦遇到问题时,中国总是和我们共同寻求解决办法,寻求平等合作。”南非共和国总统拉马福萨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新殖民主义”的论调,是那些不希望看到非中发展的人所发出的。
二是地缘博弈论。这种论调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拉拢沿线国家、进行地缘博弈的工具,还无端指责中国在境外合作建设的一些港口项目具有军事用途和战略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一带一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他还强调,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一带一路”之所以得到广泛支持,就在于它摆脱了地缘博弈的老套路,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用开放的胸襟和务实的态度搭设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至于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批重要港口和临港城市,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繁荣海上合作。例如,中国与吉布提开展多项经贸合作,涉及海港、机场、铁路等大型基建项目,其中参与吉布提港口建设是为了帮助该港口升级打造为区域航运和物流中心。中国在吉布提的基地只是为海军亚丁湾护航编队、非洲维和人员提供后勤保障支持。吉布提总统明确表示:“中国是我国最大的投资方。他们很体恤我们的感受和目标,两国的利益是互补的。”在希腊,中远海运入股比雷埃夫斯港项目后,对该港进行升级改造,集装箱吞吐量从2010年的88万标箱增长至2017年的415万标箱,世界排名从第93位大幅提升到第36位,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欧洲布鲁盖尔研究所撰文称该港的发展业绩“史无前例”。西班牙东部港口瓦伦西亚、德国最大内河港杜伊斯堡港曾是当地最繁华的港口之一,借“一带一路”合作也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
三是债务陷阱论。这种论调认为中国向沿线一些中小国家借款过多,导致这些国家债务水平激增,陷入所谓“债务陷阱”。如有人称,“中国向一些国家提供了数千亿美元的贷款,这些国家往往无力偿还,中国就会希望得到一些东西作为补偿”;“这些国家有可能沦为中国的附属国”。事实上,债务陷阱论本身就是一个陷阱。“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建高速;要闪富,通网络”,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而要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没有增量资金投入是很难实现的。基础设施建设先期投资大、回收期长、回报率低,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贷款和投资需求,长期被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忽视冷落,仅有的一些金融支持还提出了许多附加条款。“一带一路”不仅给这些国家带来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也有利于区域互联互通和地区国家共同繁荣。沿线国家中有的国家债务负担确实偏重,但主要是从其他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长期大量借贷造成的,中国并非最大债权方。中国在项目的投融资问题上,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避免给项目国造成新的债务风险和财政负担。“债务陷阱”谎言的编造者,自己既不能给予发展中国家实实在在的帮助,也不愿意看到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从而影响它们在这些国家的特权和霸权。很多合作伙伴国的官员和学者都对债务陷阱论作出了明确回应,如吉布提丝路国际银行行长阿索韦·盖迪指出:“这只是部分西方国家嫉妒的声音。”
四是产能污染论。这种论调以“绿色环保”为幌子博取眼球,诬称中国把污染型企业、低端落后产能往国外转移, “损害了当地生态环境,可能导致沿线国家失去可持续发展能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以绿色理念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不仅要建设中国的天蓝、绿色和水清,还要推动建设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从倡议建设“一带一路”伊始,中国就把“绿色”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底色,提出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中国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同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同沿线国家协商制定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出台了绿色产业引导政策和操作指南,用先进理念和实践推进建设绿色丝路。譬如,中国和包括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在内的周边国家在跨界河流保护和利用方面进行了充分政策沟通、技术分享和工程技术合作,与很多国家和地区组织签署了林业合作协议,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中资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项目时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河北钢铁集团收购塞尔维亚钢铁厂后引入了绿色生产技术,中国铁建集团在塔吉克斯坦修建铁路时对沿线进行了绿化,这些举措均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可以兼而有之。
五是规则替代论。这种论调认为中国企业在国外进行“不公平竞争”,不遵守国际和地区规则,用中国自己的标准替代国际通行标准;有的西方学者甚至妄言中国试图改写国际规则,改变现有地区和国际秩序。规则和法治是“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的安全阀。中国倡导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规则导向,要求中国企业遵守各国法律和公认的国际规则标准、市场规则。中国与各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时,都明确写入“承担各自国际法义务”、“遵守国内法律法规”等内容,表明了“一带一路”建设既尊重通行的国际法,也遵守各国国内法的立场。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所支持的项目均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不可否认,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影响力显著增强,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显著增强,但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不“输出”中国模式,也不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一带一路”建设秉持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从来没有、也不会寻求建立一国主导的规则。“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是遵守、适应、创新以更好维护国际规则,使之符合不同国家国情特点和实际需要的过程,是推动国际规则更公正更合理更包容的过程。
六是抢夺饭碗论。这种论调认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对外输出大量劳务,冲击了所在国的就业市场,挤占了当地人的就业机会。事实上,“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5年多来,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共82个,累计投资289亿美元,入区企业近4000家,上缴东道国税费累计20多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4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唱响“融”字主旋律,主动融入当地社会,严格遵守当地劳动法律,注重增加就业岗位。央企海外分支机构38万多名员工中85%是本地员工;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项目为当地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600多个,中方员工只有十几位;2017年5月底开通的蒙内铁路为肯尼亚人民累计提供约4.6万个工作岗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还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合作,为这些国家培养了大量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真正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西方一些抱有冷战思维的旧势力不愿看到“一带一路”凯歌前进,煞费苦心歪曲抹黑,恰恰说明“一带一路”成就有目共睹,意义影响深远。对于外界的歪曲论调,我们既要重视,也不要太在意。对于善意的提醒和建设性言论,我们虚怀若谷、认真倾听、察纳雅言。对于恶意的中伤和诽谤,我们或澄清事实或置之不理。践大道之行,必成其久远。和平合作、开放融通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一带一路”所展现的时代魅力、所释放的发展潜力、所体现的国际担当,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凸显出来。
(作者: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秘书长)
责任编辑:高天鼎 李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