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围绕“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这一基本问题,勇敢推进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开创出了一条既顺应世界现代化的时代大势,又蕴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中国经验
如何选择现代化道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道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6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历史积淀、文化传统出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将现代化道路选择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基本国情为基石。国情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最鲜明的特色,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一体化发展,即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始终根据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目标要求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坚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始终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来考虑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和发展。
以民族历史为根脉。现代化普遍被认为是对传统的扬弃。但是,历史是一条不能中断的河流。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虽然直接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持续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但它上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接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救国、建国、强国探索,下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奋斗,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脉。
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1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确保现代化的过程由人民参与、现代化的成效由人民评判、现代化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激发人民的创造力、提高人民幸福感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支持和拥护。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显著特征和内在动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为现代化建设注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全方位开放则使中国的现代化摆脱了封闭半封闭状态的束缚,与世界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既有利于中国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展现中国智慧
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越成熟,前途越光明。一直以来,现代化理论主要以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作为标准,将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或者“全盘西化”。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想既保留自身文明特色,又走向现代化,就必须创新现代化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展现了具有批判性、建设性、价值性和战略性的中国智慧。
以科学的理论进行批判。资本主义本质上具有两对与生俱来的对抗性矛盾,一是社会内部的阶级对立、阶级压迫;二是为抢夺资源和势力范围而发起的战争。有了这样的对立存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几乎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社会矛盾以及持续不断的社会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原有的对抗性,又在理念和实践上批判地借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果。
以理论的创新实现超越。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时代主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保证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聚焦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全面。
以理想的追求传播价值。中国坚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意味着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将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作为现代化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世界人民的支持。因此,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现代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升级。
以目标的动态调整战略。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要根据形势的变化,科学合理地设计现代化的目标和战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四个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不断扩展,战略步骤也随之不断调整,经历了“两步走”“三步走”、新“三步走”和新“两步走”的历史演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呈现中国方案
制度保障实践。制度越先进,保障越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更好社会制度的战略设计和成功探索,为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创建先进社会制度提供了参考方案。以内容而论,这一方案主要包括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为核心的政治现代化方案、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方案、以文化自信建设为核心的文化现代化方案、以美丽中国建设为核心的生态现代化方案、以和谐社会建设为核心的社会现代化方案等。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中国方案的总关键,因为有效的政治制度保障,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首要条件。
坚持民主制度的本土化发展。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是以创新为动力,以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为核心,由此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底子薄、基础弱,一方面急切地希望快速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却往往难以规避“发展”与“稳定”的两难。而不顾国情地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的“民主化”,不仅未能帮助他们跳出这种两难境地,反而导致政治上的混乱和衰败,致使国家失去有效的社会动员和政治调控的能力,现代化进程随之被中断。中国共产党没有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而是立足基本国情,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坚持先进政治力量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之所以能够避开现代化的发展陷阱,就是因为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拥有近9000万名党员,经过严密的组织建设,形成了一个步调一致的有机整体,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动员力、革命力和战斗力。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其优势在于实现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服务人民办好事,提高效率办成事。正是因为具有这些优势,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根本经验。
(作者: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