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初心”“使命”的灵魂和根本

2019年09月09日 10:28:57
来源: 《红旗文稿》2019/17 作者: 陈光林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全党,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自觉担当“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再次强调“牢记初心和使命,必须坚持一心为民”。可以说,深化人民意识,坚守人民立场,充分认识人民是党的“初心”“使命”的灵魂和根本,既是这次主题教育不断深化的关键,也关系党和国家的长远和根本,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坚守人民立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尽快发展生产力,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既是人民的期盼,也是巩固新生政权、取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迫切需要。我们党从建立之日起,就以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为奋斗目标。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最终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之后,坚守初心和使命就必然要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为人民幸福打下坚实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科学揭示执政党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本质要求。这种发展是为了人民幸福,以人民需求为目标的发展,而不是什么别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一心为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所决定,也是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所决定。党的八大曾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三大分析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新中国70年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指引我们解决好新时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思想,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客观规律的要求。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变不平衡发展为相对平衡发展,变不充分发展为充分发展。这是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的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特别关注和强调下功夫扎实解决当前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使人民有显著获得感。这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脱贫攻坚,城乡就业,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和农村教育发展,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保障性住房的推进,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践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从各个方面去不断满足人民需要,使全体人民不断提高共享发展成果和利益,我们党才能得民心、顺民意,从根本上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制度价值追求和优越性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一精辟论断,深刻而充分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为人民谋利益的本质要求和推动力量。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按照历史发展规律,遵循人民愿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为人民利益而建立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它之所以是崭新的社会制度,就在于它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制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

  社会主义社会从制度上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曾指出,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利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精神,根据中国实际创造性运用,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限生命力和优越性,同时也对那些否定和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各种责难进行了有力回击。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一心为民,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目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经济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政治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在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研究导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在社会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国家政权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厚根基,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不断完善的强大力量。我们党对人民的尊崇和热爱,宣示的是人民政党根本的政治立场,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最大的政治优势,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高原则。新时代,进一步强化全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使我们国家政权的根基更加坚实雄厚,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更加强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显现。

  一心为民是党不变色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一心为民的思想论述,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坚守和保持党的“初心”“使命”,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保证党的执政地位越来越稳固这一党的建设的历史性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人民的利益而没有任何其他私利。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人民利益深深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的利益就是共产党为之奋斗的利益。但是,在长期执政情况下,由于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由于各种私利和享受的诱惑,共产党员手中的权力容易变成“双刃剑”,既可以用于为人民谋利益、权为民所用,也可以投机钻营、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就会受到损害,甚至走向变质。因此,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人民群众,最大的危害是侵害人民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

  理论逻辑和实践检验都证明,党要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其根本就是要处理好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党必须始终代表人民、为了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只要我们坚持好这一法宝,回答好党的建设新的历史课题,把人民利益始终放在至高至上的地位,就能正确使用执政的权力,就能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就能有效抵御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就能战胜外部敌对势力的图谋。正因为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共生死、血脉相通、鱼水相依,才从建党初期的几十人发展成今天九千多万人的执政大党,才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今日辉煌,才有了今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令人尊重的地位。历史和现实雄辩证明,一心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能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就能不断巩固、打牢执政地位,保障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治久安。

  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内在力量,是党必须要有自我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切实做到一心为民追根溯源的一次精神砥砺,一次灵魂支柱的重新洗礼。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各项建设;必须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纯洁党的队伍,保证党的肌体健康。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始终代表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不脱离人民,我们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形象地把人民比做天、比作地。一心为民是保证执政党权力不变色、不变质的“金钥匙”,是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灵魂和根本。这一思想与毛泽东同志关于“历史周期率”的论述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根本原理,创造性地系统阐述了共产党长期执政条件下的人民观思想。比如,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坚持党的宗旨,一心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成果共享;人民利益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伟业,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以及系统的人民观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出了党永远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正确方向和根本途径。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主席)

  责任编辑:张少义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