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几千年历史兴衰成败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坚持和深化,是党长期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在理念上的凝练和升华。中国共产党作为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有着铁一般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了严密的组织体系,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完整的统一整体。地方各级党委作为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在一个地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必须深刻领会、认真学习、切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执政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效果由人民来评判。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作为一个严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是为了党内某些人的利益,也不仅仅是为了某些阶层的利益,而是充分考虑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地方组织,地方党委必须严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执政目的上要“不忘初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把人民的要求当作党委的行动方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的主要目标和终极追求。要通过执政实现地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全方位协调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保障人民群众追求平等参与的权利,满足人民群众追求自身发展的需要;着力解决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特别是要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问题,给每一个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地方党委的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强化使命担当,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着力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决策和执政时既要看到和充分满足本地人民群众的需求,维护好本地人民群众的利益,也要看到和充分考虑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追求,防止为了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为了当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发展。
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建党98年来的伟大实践证明,不依靠人民,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来自于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地方党委要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地方各项事业推向前进。要深化执政过程的民主性,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在搞好选举民主的同时,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民主的方式拓宽人民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的渠道,调动人民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让人民的想法和意见顺利地反馈到地方党委,实现地方党委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要深化执政过程的公开性,建立健全各项清单制度,推行清单制度的全覆盖和广运用,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地方党委的权力架构、职能设置和运作过程,特别是一些腐败高发的领域如土地批租、工程项目、资金支配、人事安排等领域更应该坚持全面公开、及时公开,依靠人民,用人民的力量对权力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有效杜绝执政过程中的各种腐败和消极不作为现象,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深化执政过程的科学性,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着力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执行体系。在机构设置上,深化大部门制改革,切实精简机构和人员,有效整合党政军群和事业团体单位,充分考虑机构设置的民生导向、民本导向。在业务流程上,优化办理程序,让办事更“易”,让审批更“快”,让结果管用。大力推广“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次”,在一个窗口办完该办的事。窗口的设置、资料的填写、表格的索取、程序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要充分考虑老百姓的方便与省时,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办事的方便性和快捷性。
坚持一切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各项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满意,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不是由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人民说了算。地方党委要把人民群众的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作为检验执政效果的标准。人聚集而居、互动交往、追求各异,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问题可以凭自己之力解决,或者通过相互协调沟通合作加以解决,一些问题则需要当地党委甚至更高级别的党委加以引导乃至及时介入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入实际,走进群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办法,探讨发展的思路,要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要办实事、办真事、办好事,切切实实解决好、处理好人民群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地方发展。地方党委要把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作为检验执政效果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 地方的发展要惠及人民,有发展而人民群众没有从发展中获得好处,这样的发展通不过人民的检验,也不应该通过人民的检验。实惠是人民切身利益的体现,人民眼中的实惠主要体现为切切实实的收入水平的提升,看得见的生活品质改善,感受到的幸福指数的提升。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教育、方便且有保障的医疗、舒适的居住条件、满意的工作等,都是人民眼中的实惠。地方党委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把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实惠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着力提升就业水平,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要踏踏实实干事,认认真真办事,力戒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杜绝工作中的花架子和走过场,将有限的生命和工作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要勤俭节约,力戒各种铺张浪费,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将宝贵的公共资源和财政资金投入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中去。地方党委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执政效果的标准。让人民满意是地方党委执政的最终追求,地方党委的一切工作都应该考虑是否会使人民满意。人民群众的满意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要靠地方党委制定、贯彻的各项政策来体现,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真抓实干来落实。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人民群众能够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然就会对党委政府的工作满意;反之,就会不满意。由此,地方党委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要认认真真倾听人民心声,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将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为人民着想,全力为人民造福,真正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切切实实维护好人民的权益,努力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各项实事和好事,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扎扎实实做到在思想上亲民,在行动上为民,在发展上惠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开始,就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我们今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长期艰辛奋斗的结果。没有人民的奋斗,没有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地方党委必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时以人民为中心,事事以人民为中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经得起人民、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