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关键基础作用。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原理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新创造新实践
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经济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资料的需求为目的,是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重要环节,决定着消费、分配、交换;但同时,消费、分配、交换各环节又对生产起反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供给侧,即生产端,目标指向需求侧,即消费端,从供给侧即生产端入手,通过改革的方法,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原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新的理论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实践。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包含现代产业体系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具体目标指向是“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无论是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还是有效有力有度的经济体制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是唯一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一场“战役”就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大发展大提升,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有着世界最大的中等收入消费群体,当前主要的问题不在需求侧,不是没有需求或需求不足;而在供给侧,一方面是低端的、无效的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是中高端的、更加注重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即供给端的有效供给出现了问题,“供需错配”,导致了“需求外溢”、消费能力的外流。既然是结构性的问题,当然需要做出结构性的调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无疑是当前畅通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路径选择,既可以在生产端减少过量低端供给造成的浪费,又可以在消费端促进新需求、激发潜在的需要,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大繁荣大发展,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既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坚持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的有效融合、有机统一。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突出强调“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其核心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实质就是资源的配置方式。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如何让微观主体企业焕发活力、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实现有度的政府调控是构建有效有力的经济体制的关键,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重要优势。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经济是基础,经济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方面面,而经济治理是国家治理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有自身的经济逻辑,也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逻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基本经济制度在制度体系中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对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但经济发展方式对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决定着基本经济制度的稳定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主要矛盾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于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处理好三个方面关系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根本在于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重点在于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解决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的改革创新问题,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必然面对诸多新挑战,经济领域如何突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的关口,方向和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法是实现“三大变革”,即“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贯穿的主线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与“改”成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实践是不断向前推进的,时异则事移,体制机制要与时俱进。改革进入深水区,破除旧体制机制壁垒的要求也愈发迫切,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以技术融合为重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凸显出大变局之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新动能提升的主力引擎,拥有核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举全国之力攻坚克难,增强我国在关键领域的科技实力,最终实现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迈进。只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科技战略支撑。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生产服务调节方面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尊重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构。实践表明,市场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它能够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调节生产,从而释放出市场强大的活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重点发挥政府政策调控、产业引导、法治规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方式实现顶层设计,包括政策调控、产业引导、法治规范,尤其是适时制定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远景规划、中期发展计划与具体的年度落实方案来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进而弥补单纯的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正是在尊重市场决定性作用下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所取得的。这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良性运行,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实现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经济治理的有机统一,两个方面共同发力方能发挥最大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最大程度保护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发挥制度优势,统揽全局,进行有效的政策调控、有力的产业引导。
同时,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调控和管理经济、推动发展,以法治规范市场环境,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保证微观市场主体平等有序展开竞争,焕发出市场的蓬勃生机。比如,我们以制度优势短时间内创造了超越资本主义几百年发展的奇迹,拥有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这是产业引导的功劳;我们通过政策托底,进行再分配调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我们依法调控和管理经济、推动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是动力、是支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基本、是关键;政策调控、产业引导、法治规范是引领、是保障。关键在于加快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政策调控、产业引导、法治规范经济体制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重点在于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驱动、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引导和法律规范作用之间的关系,做到改革有方、创新有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已经证明,正确发挥改革创新的驱动力,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调控引导、法律规范作用,形成合力、有机统一,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可靠保证。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大连大学副教授;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