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2020年03月19日 09:28:38
来源: 《红旗文稿》2020/06 作者: 王 刚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健全应急管理的预案体系。“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要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能从时代前沿、国家治理全局和国家总体安全的战略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但在这次应对疫情中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如预测预警相对滞后,预警信息发布相对迟缓,应急保障相对不足等,必须从战略上进一步健全国家应急预案体系。一是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的范围。在既有四类划分的基础上,应把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科技文化安全等也纳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范围内,实现全域覆盖。二是从战略上制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要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趋势和影响进行充分预估和研判,从战略高度重视并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应对预案。三是应充分发挥应急专家组在预警处置中的作用。在这次应对疫情中,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专家组在关键时刻提供决策建议,有效避免了更大危险的发生。

  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健全应急管理的响应机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要抓住重点,找准关键,处理好几个辩证关系。一是“上下联动”。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既要充分发挥党在应急响应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地方各部门参与应对响应的积极性,严格做到“令行禁止”。二是“分合有序”。各级政府不仅要从“合”的方面健全专业化和常态化的应急管理部门,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响应工作,而且还要从“分”的方面把应急响应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做到“分合有序”。三是“内外兼顾”。健全应急响应机制,既要深刻总结应急响应历史经验教训,也要积极借鉴国外应急响应的有益做法,不断推进我国应急响应科学化。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健全应急管理的法治机制。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要自觉在法治轨道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一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要以应对这次疫情为契机,既“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还要抓紧出台生物安全法等法律”,从而使各种法律法规的衔接更加严密。二是提升广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和能力。广大领导干部要做到在法治轨道上应对突发事件,增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和能力。

  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健全应急管理的保障机制。“宁可备而不用,万不可用而无备。”应急管理保障要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一是加强国家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着力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宽领域、全灾种和高水平的应急救援队伍,人民军队是骨干和突击力量。二是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打后勤保障战”。这次疫情防控,医用设备、防护服、口罩等物资频频告急,反映出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存在突出短板。要从应急物资的预警体系、产能布局和区域布局、储备和调拨体系、采购供应和紧急配送等方面健全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三是建立海、陆、空一体化交通运输“绿色通道”,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和人员运输安全畅通。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李泾一 高天鼎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