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本访谈实录读毕,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奋斗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青年习近平对待生活与工作的“糙”与“细”。
从陕北、冀中到东南沿海,不论是在梁家河、在正定,还是在厦门、在宁德,一提到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好像总是蒙着一层灰扑扑的土,日子过得很粗糙。
三本书中提到青年习近平的衣食住行,几乎可以概括为“吃得差、穿得土、住得破、行得苦”:不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跟大家一起吃食堂、吃派饭,从不“开小灶”,经常因为工作繁忙错过饭点而饿肚子;穿得简朴不时髦,大家都笑他是“农村出来的干部”,有次外套的胳膊肘磨破了,他用打火机一燎就算补好了;住的条件也不好,狭小简陋、缺东少西是常态,在厦门与彭丽媛结婚那天,一共就来了四个人“喝喜酒”,习近平同志把刷牙的杯子和吃饭的碗都拿出来,才勉强招待;出行的代步工具一直都是自行车,汽车很少坐,到了地形崎岖的宁德,地委给他配了台新车,他也拒绝了,把新车留着接待客人。
别看习近平同志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大大咧咧、马马虎虎,可对群众的衣食住行,他却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农民地里的一粒种、一棵苗,工人车间的一根管、一颗钉,学生书桌上的一支笔、一个本,他都看在眼里、挂在心上。
在正定下乡时,他发现村里的“育红班”办学条件很差,担心孩子们将来驼背近视,要求村主任给孩子们置办玻璃窗、课桌椅;在厦门视察军营村,发现那里的旱厕臭气熏天、蚊蝇滋扰,他要求改善村里的卫生环境。在宁德慰问泥石流受灾群众时,发现当地农户有的还在打赤脚,他立刻嘱咐,给光着脚的乡亲们买鞋……在习近平同志心里,群众的事,再细再小也是大事儿。
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自己的吃穿用度、生活起居,他粗枝大叶,抛在脑后;百姓的针头线脑、鸡毛蒜皮,他却细致入微,挂在心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习近平同志的“糙”与“细”,就是他数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忠实践行“以身许党许国”“做人民的勤务员”铮铮誓言的力证。
“糙”与“细”,看似是工作生活中的微末小事,但见微知著,越小的事情越是可靠的镜子,最能体现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深刻反映着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常讲,要树立崇高的信仰、高尚的追求、为民的宗旨、忠诚的品格、严明的纪律、奉献的精神……这些都是对共产党员党性的要求。但要求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必须要渗透到共产党员说话办事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点点滴滴、贯穿于一举一动。
榜样在前,使命在肩。习近平同志曾对老部下李亚平说过:“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新时代的青年拥有广阔的舞台,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要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沉下心,俯下身,敢于“自找苦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做人民的勤务员。
责任编辑:李泾一 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