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烈使命感紧迫感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向前进

2020年08月24日 16:34:36
来源: 《红旗文稿》2020/16 作者: 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中心

  习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站在勠力强国强军的政治和战略高度统一思想行动,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紧迫感,奋力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向前进。

  深刻理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党既定的战略目标,也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没有一个巩固国防,没有一支强大军队,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只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军事能力同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这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惨痛历史教训。国家大柄,莫重于兵。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关系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根本大事。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遭受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被迫签订了近千个不平等条约。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中国丧失国土170多万平方公里,战争赔款约14亿两白银。面对列强入侵,国防和军队落后成为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重要原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起强大国防,使侵略者再也不敢踏上我们的国土,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为经济建设和人民和平劳动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回望历史,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成为鸦片战争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强烈愿望。

  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国防与军队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开创了强军事业新局面,开启了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而把我军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新征程。事实表明:今日长城更巍峨!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坚强安全保障。

  这是新时代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今日中国,正处在世界大变局、国家大发展、军事大竞争的重要时段,正处在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段,正处在安全形势极为复杂、崛起位势极为关键、斗争态势极为尖锐的重要时段。随着中华民族复兴图强的步伐加快,美国等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对我进行围堵遏制,我国由大向强、将强未强,国家安全进入新一轮高风险期。筑牢民族复兴“压舱石”,突破国家“安全困境”,必须拥有强大国防实力和强大军事能力。但要清醒看到,长期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两个能力不够”“两个差距很大”等问题,依然很现实地摆在面前。以强军支撑强国,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到哪一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就必须跟进到哪一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增强紧迫性,真正来一个大的加强、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避免和防止国防实力成为国家安全的“阿喀琉斯之踵”。

  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九大绘就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总目标和路线图。随着2020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将再一次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接续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走好这一步,对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意义十分重大。

  抓住“四个现代化”这个关键。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其中,军事理论现代化是先导,只有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符合现代战争规律的先进作战理论体系,才能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先进的军事理论支撑;组织形态现代化是保证,只有构建形成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和力量结构体系,才能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体制支撑;军事人员现代化是核心,只有拥有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特别是联合作战人才队伍,才能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武器装备现代化是重点,只有加快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任务要求的武器装备体系,才能为实现军队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这“四个现代化”深刻揭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明确了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主要标志,立起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工作的大方向,是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的目标引领。

  以构建“八个体系”为战略重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坚持重点突破,才能带动整体提升。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打通联合作战全系统全流程指挥链路,带动全军联合作战能力提升。构建新型军事管理体系,完善科学的战略管理链路,提高军事系统运行效率和我军建设质量效益。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统筹各方向各领域建设,统筹作战力量、支援保障力量建设,推动我军力量体系整体提升。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坚持以训促建、训用结合,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构建新型军事人才体系,坚持人才强军,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推动人才建设水平整体跃升。构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提高武器装备质量和体系结构科学化水平。构建现代军事政策制度体系,对政策制度进行系统谋划、前瞻设计、整体重塑,营造约束有力、激励有效的制度环境。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逐步实现国家各领域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这“八个体系”,明确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任务指向,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工作抓手。

  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当前,我军正处在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认清“三化”基本内涵、厘清相互关系,对于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科学布局、路径优化至关重要。应看到,机械化为信息化智能化提供物理载体,在基本实现机械化之时,并不意味着往后军队建设就没有机械化任务了;信息化不是机械化的终结,信息化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机械化;智能化也不是机械化信息化的终结,智能化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机械化信息化。立足于新时代新起点推进“三化”融合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渗透赋能作用,以机械化信息化支撑智能化,以智能化牵引机械化信息化,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加快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战略工程,切实把现代化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紧紧扭住能打胜仗加快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

  习主席深刻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我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抓紧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最终要以能打仗、打胜仗为实践检验和根本指向。

  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根本的标准。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伴随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顺应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质量的时代要求,更加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这是现代化建设成效的根本依据。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贯彻以战领建、抓建为战原则,着力把战斗力标准落实到国防建设各系统,落实到军事、政治、后勤、装备、训练、管理、教学、科研等军队工作各方面。要充分发挥战斗力标准的导航定向作用,根据战斗力标准确定发展思路、谋划各项工作、配置力量投入、检验工作成效,统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全力解决备战打仗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军部队必须切实紧张起来,强化随时准备打仗意识,始终保持高度戒备态势,持续对“和平积习”挖根除弊。研战知战方能胜战,要拿出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大兴作战问题研究之风,切实把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搞清楚,把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仗”源头性问题弄明白。要围绕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能力建设,采取超常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体制机制“二次创新”,通过清淤点、通堵点、解难点,抓紧破解作战指挥运行机制、人才、手段、理论、法规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现代化离不开革命化,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政治整训,坚持和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显著提升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的实际能力。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在大幅提升军队履行 “四个战略支撑”的能力上下功夫。要注重把深化实战化军事演训作为磨刀石,按照真、难、严、实要求,突出实战实训、联战联训,持续兴起练兵备战热潮,锻造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本领。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扎实做好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不断提高基于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要密切跟踪、科学研判“后疫情时代”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意识,高度警惕现实存在的战争风险,做好关键时刻断然出手、敢于亮剑的充分准备,确保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执笔:周俊杰、范晶)

责任编辑:李泾一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