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大奋斗精神引领新时代征程

2020年08月24日 16:34:36
来源: 《红旗文稿》2020/16 作者: 张 彦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是历史与实践的结合、具体与抽象的结合,是时代之号角、人民之呼声。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继续弘扬伟大奋斗精神,大力倡导砥砺奋进、自强不息、担当作为的奋斗品质。

  伟大奋斗精神的显著特征

  伟大奋斗精神与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用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阐释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实质内核,对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与价值禀赋进行了高度凝练,指出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奋斗构成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与伟大梦想精神的动力之源与精神基质。伟大创造精神激发奋斗活力,内蕴敢为人先、求新求变的创新奋斗观;伟大团结精神表征奋斗方式,彰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奋斗观;伟大梦想精神昭示奋斗目标,承载逐梦复兴、为梦发声的高阶奋斗观。把握四者的内在统一性,对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整体培育与全面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伟大奋斗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伟大奋斗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古有精卫填海矢志不渝奋斗不止、愚公移山持之以恒代代努力,今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作为中国人民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汇聚成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优良传统。同时,奋斗精神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新时代奋斗精神基于新的历史方位,贯穿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与伟大梦想的全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奋斗精神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断裂。伟大奋斗精神由一代又一代人的牺牲、拼搏、创造融汇而成,它承继于前人的浴血奋战,彰显于今人的赓续接力,迸发于后人的加速冲刺,延续着中华民族奋斗不止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中国人民的持续奋斗是中华文明历经百折磨难仍绵延不绝的重要根源和根本动力。

  伟大奋斗精神是引领性与内生性的统一。一方面,伟大奋斗精神外化于人,通过对人的思想观念与态度行为加以引导,进而使人具有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奋斗品格。伟大奋斗精神引领中国人民在物质匮乏年代咬紧牙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引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焕发新面貌的当下保持坚定立场与奋斗本色,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大。另一方面,伟大奋斗精神内生于心,最终靠的是广大人民自发自觉的内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美好生活需要靠每个人的创造。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收官阶段,全面脱贫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更需要广大群众自身的不懈奋斗,需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历史与实践证明,广大中国人民是能够提出奋斗目标并通过不断努力将其实现的,这是对伟大奋斗精神内生性的最有力证明。

  弘扬伟大奋斗精神是时代和国情的要求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经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以伟大奋斗精神引领中国在大变局中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具有时代必然性。伟大奋斗精神既是当前抓住机遇的要求,也是应对挑战的要求。伟大奋斗精神作为一种强大精神动力,能为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等战略机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支撑,也能为我国应对大变局下的治理挑战、处理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积极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保驾护航。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美好生活的新起点新征程,但也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等。新时代的伟大奋斗精神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支柱,是化解城乡、区域、代际发展的不平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的精神密码。奋斗精神促进发展由单向度向多维度、由片面式向整体式充分延展,解放发展动能,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多元需要。奋斗精神推动发展由数量评价向质量提升的创造性转化,释放发展潜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高品质追求。

  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新时代反贫困的硬任务、死命令、大决心。这需要以艰苦奋斗为基点,以同舟共济作支撑,以保障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当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唯有牢固树立持续而又不失创新的奋斗理念,才能创造新时代乡村振兴事业的新奇迹。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新征程中,必须继续弘扬伟大奋斗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今年重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多种矛盾关系。疫情的特殊境遇会解构原有社会的价值排序,重组应急状态下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序位。这种序位因为即时性、境遇化而内含更多的紧张与困境。疫情防控不仅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中国人民奋斗精神的一次大考。以伟大奋斗精神凝聚全民之力筑牢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推动更具韧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复苏,使中国巨轮转危为机、行稳致远,具有现实紧迫性。

  新时代要大力弘扬伟大奋斗精神

  要坚持人民至上,自觉保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加强奋斗精神的人民主体性。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与实践性是人民主体性的内在根源。新时代,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伟大奋斗精神的主体力量。奋斗精神的人民主体性隐喻着基本的实践进路:首先,坚定人民主体性的政治立场,秉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理念,明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为人民奋斗”的价值起点;其次,对脱离群众的不正之风展开批判,旗帜鲜明地反对损害人民利益的“四风”问题,是“为人民奋斗”的逻辑中心点;再次,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解决人民群众在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重大关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为人民奋斗”的内在指向。

  要自觉防范各种风险,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领域的一切困难作坚决斗争。在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复杂性愈加凸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系统的任何一个要素出现偏差,都容易导致全局性风险,加重不确定性与脆弱性,这是对风险涟漪效应的本质揭示。由此导致的必然结果是,每个人都成为风险的承载者。基于此,各级党委、政府、企业、社区、公民个体等要团结一致直面问题,共同奋斗攻坚克难,以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为契机,提升防范风险、发现风险与治理风险的共同体力量。当然,多元治理主体不仅要通过共享信息、共谋出路、共同行动的方式抵御各类风险冲击,而且要超越对风险的单一忽视或敌视态度,积极创造化风险为机遇的可能性,在风险叠加的压力下逆势生长,以奋斗之精神、奋斗之力量与风险困难作斗争。

  要坚持“爱奋斗”“敢奋斗”“能奋斗”“在奋斗”的有机结合。其一,树立奋斗幸福观,激发“爱奋斗”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们应在坚信奋斗与幸福互相证成的基础上,将奋斗精神内化于心,孕育“爱奋斗”的真切情感,把被动式、伪装式奋斗转化为主动式、自由自觉的奋斗。其二,涵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品格,保持“敢奋斗”的坚定姿态。面对困难与恐惧,我们要做到不回避、不躲闪、不怯懦,迎难而上、果断决策、敢于担当,以勇敢坚韧的斗争推进现实生活向可能生活的不断超越。其三,提升奋斗本领,厚积“能奋斗”的自信与底气。扎实过硬的本领是实现奋斗目标、诠释奋斗何以可能的逻辑前提。扎实过硬的本领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各类能力,以“奋斗在我”的主人翁精神,善于学习、勤于实践、敢于创新、勇于克难,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其四,注重日常实干,孕育“在奋斗”的现实力量。奋斗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这是关涉国家、社会与个人的永恒主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我们要保持奋斗不中断、拼搏不停歇、挑战不止步的持续奋斗状态,实现奋斗面貌、奋斗精神与奋斗行为的常态化衔接。

  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一切不良思潮作斗争,加强奋斗精神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引领性和主导性。我们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伟大奋斗精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价值引领与行为遵循,使伟大奋斗精神融入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在与各种不良思潮作坚决彻底的斗争过程中,廓清伟大奋斗精神的历史、现实与价值基础,阐发伟大奋斗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自主自觉地认同、践行并不断丰富奋斗精神。

  (作者: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陈金霞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