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提高认识,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切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一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考察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时指出,要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创造新的更大业绩,迈上新的台阶。培育创新驱动力是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形成创新发展动力,需要统筹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范围,“两手互济”增强创新投入并使其有效转化为高质量的创新产出,切实提升创新型技术、产品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导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要激发各经济主体的创新活力,大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创新要素市场。强化研发创新领域公平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鼓励有创新能力的经济主体在各行业无障碍地从事研发创新活动,降低创新领域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优化金融市场对创新活动的支持,缓解乃至降低创新的融资约束。完善创新活动的信号传递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对研发创新的有效支持。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弥补创新领域的市场失灵。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以制度化方式鼓励研发投入。优化公共创新环境,强化大众创新的能动性。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相关领域科技创新趋势的学习和理解,以创新思维解决发展问题;加大对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提升创新信号的传递强度,缓解创新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难和推广应用难的问题。
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强做优,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为中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观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骨架,中观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先进产业链条、建设一批高质量城市群,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打造先进产业链条,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资本融合发展,增强产业发展的韧性。要积极探索产业链“链长制”,优化产业链成长和产业体系升级的环境。在清晰界定政府经济职能边界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担任地方产业链“链长”,协调产业链内部的企业、政府以及跨区域合作关系,调动各类资源协助企业打通产业链的关键流程和关键环节。同时,以产业链“链长”为核心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新基建的创新外溢效应、促进产业链技术升级。此外,产业链“链长”掌握的行业和区域发展的信息较为全面,有助于遴选和培育明星“链主”企业,引领和带动全产业链升级。
建设高质量城市群,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时代高质量城市群建设迈出更大步伐的核心是完善城市群的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强度,优化城市群的硬件保障。新型基础设施对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技术改造和升级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内容,这不仅会提高传统行业的竞争力,更会协助供给与需求的匹配,缓解拥挤效应导致的城市病。此外,网络化基础设施在城市群内部以及周边区域的共享,会产生网络外部性使城市群基础设施被充分利用,在降低基础设施平均成本的同时放大城市群的规模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有利于辐射带动城市群所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在以制造业企业等为代表的微观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的步伐。高质量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构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培育关键性高端生产要素,驱动供给质量升级。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以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以健全经理人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容错机制给创新以试错的机会,从而创造出培育企业家精神涌现的市场、文化和制度土壤。同时,强化对企业家精神的产权激励,综合运用期权、股权等长短期搭配的激励机制保障企业家权益,激活其干事、创业的能动性。要善于合法采集、加工和使用数据生产要素,驱动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升级。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在产权层面对具有科研和商业价值的数据要素给予法律保护,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乃至政府机构共建共享数据要素的开发和交易平台,完善数据要素的市场定价机制,探索数据要素的市场化交易规则,鼓励数据要素在法律框架下自由流动、充分共享。
引导高质量消费,合力实现美好生活。一方面,围绕居民社区、学校举办各类精神文化产品展和交流分享会,积极引导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消费,在抵消物质消费激增带来边际效用递减的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多举措并举,鼓励和引导绿色消费。协调使用绿色金融和绿色财政工具,降低绿色消费成本,刺激节能环保产品、绿色食品和新能源产品的消费。
(作者:西北大学中国西部中心研究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刘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