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2020年12月08日 16:26:52
来源: 《红旗文稿》2020/23 作者: 张来明 赵昌文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孜孜追求,《诗经》中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之语,《礼记》中则对小康有具体的描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进程中的伟大百年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全国人民意愿和党的事业发展需要,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性任务,“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我们要一鼓作气,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还要再接再厉,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提出并不断丰富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伟大的历史性决策

  科学分析研判一个较长时期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提出富有感召力的愿景目标,并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凝心聚力为之不懈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和不断丰富完善,既是这个优势的充分体现,也是一个横跨大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历史性决策。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考虑,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也为后来的“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重申了“两步走”的战略设想,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再次重申了“两步走”和“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安排。以“摆脱落后和贫困”为目的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和“两步走”战略为后来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思想准备。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明确提出20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小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邓小平提出需要重新思考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这一重大战略性题目。经过一段时间国内外调研及深入思考,他在1979年12月6日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党的十二大正式把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构想确定为后续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即从1981年到2000年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制定和不断完善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同时,邓小平还对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提出前瞻性构想,并提出“三步走”战略。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确认了这个战略并提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奔小康”目标更加丰富和具体。1990年12月,在我国已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的情况下,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目标作了更加具体的描绘,对小康水平作了更为丰富的界定,“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完善了小康目标,“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五大承上启下,根据世纪之交中国发展阶段的新特点,对21世纪前5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分阶段部署,具体包括: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进入21世纪,在总体实现小康目标后,提出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主要是因为在当时实现的小康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现代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为此,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拓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涵,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包括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赋予了“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更全面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包括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字之别,标志着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征程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也展现了我们党如期兑现向人民、向历史作出庄严承诺的必胜决心和信念。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包括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七个方面。

  党的十九大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后提出: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进入2020年,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带来的巨大冲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在很短时间内取得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向全党发出号召,“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进程的继承延续、阶梯递进,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坚守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完善的伟大历史性决策。展望未来,“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一定要开好局、起好步,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努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伟大的实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长久梦想,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的持续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就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体人民真抓实干的集中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1952-1978年,按当年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从679.1亿元增长到3678.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19元/人增长到385元/人。1978年,我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8%,位居全球第11位。随着经济整体增长,多个关键经济指标有了显著提升。1950-1978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62.17亿元增长到1132.26亿元,大幅增长了18.2倍。1952-1978年,按当年价计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76.8亿元增长到1558.6亿元。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1952-1978年,在耕地面积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8.4万千瓦大幅增加到11749.9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从19959千公顷增加到44965千公顷,化肥施用量从7.8万吨增加到884万吨,农村用电量从0.5亿千瓦小时增加到253.1亿千瓦小时,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也都实现了2倍左右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改善。在就业和收入方面,1952-1978年,就业人口从20729万人增长到40152万人,接近翻了一番。1949-1978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7元增长到17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43.8元增长到133.6元。在教育方面,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从1949年的20%迅速提高到1978年的94%,从学前教育到普通高等学校等各类学校的数量都有大幅增长。在医疗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仅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卫生人员54.1万人,卫生机构床位8.46万张,人口死亡率高达20‰。到1978年,医疗卫生机构增长到169732个,增长超过46倍;卫生人员达到788.3万人,增长超过14倍;卫生机构床位达到204.17万张,增长超过24倍;人口死亡率快速下降到6.25‰。最为重要和直接的是,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77岁,平均每年提高一岁还多。与此同时,“两弹一星”等一大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为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走上自主发展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实行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的20余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一条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顺利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两大阶段性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局面。1990年,以当年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872.9亿元,比1980年名义增长超过4.1倍,实际增长超过2.4倍;以当年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63元,比1980年名义增长接近3.6倍,实际增长2.1倍,顺利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2000年,以当年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280.1亿元,比1990年名义增长超过5.3倍,实际增长接近2.7倍;以当年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42元,比1990年名义增长超过4.7倍,实际增长超过2.4倍,顺利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在这20余年中,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2000年,全国就业人员达到72085万人,比1980年大幅增加近3亿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21.3元,比1980年实际增长4倍以上;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2.2和48.3,比1980年下降17.7个百分点和13.5个百分点;按照1978年标准,贫困人口仅有320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5%,分别比1980年下降18791万人和23.3个百分点;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当年年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13617万人,失业保险10408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787万人;文盲率降至6.7%,比改革开放初期的22.8%快速下降16.1个百分点。

  进入新世纪后的2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世界发展最新潮流,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即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壮举。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2000-2019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速达到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持续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在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2019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2144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23%,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大批关键核心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力也在持续提高。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随着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我国区域发展平衡性、联动性更加明显。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普遍提高。2000-2019年,城镇就业人员从23151万人稳定增加到44247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平均都在1000万人以上。经过20年来的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已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2019年,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10.7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近5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14亿人民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能源资源消费更加集约,2019年,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能量为0.49吨标准煤,比2000年大幅下降38%。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我国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变化。

  (作者:张来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昌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

  责任编辑:高天鼎

标签 -
网站编辑 - 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