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2021年02月24日 10:58:07
来源: 《红旗文稿》2021/4 作者: 常志刚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哺育着中华儿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沿黄省(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战略举措的必由之路。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然要求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从数量超越到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展到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破坏环境等新情况新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高度锚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意义和建设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既作为发展目标,也作为发展方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部署,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科学理念,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近1亿人脱贫。同时,实现了生态领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山美了,水清了,天更蓝了,雾霾天越来越少了,蘑菇木耳等产业闯出了致富新天地。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越来越足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各地因地制宜地把“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的实践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然要求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自古以来,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观念和行动方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中华民族一直寻求的永续发展之路。 “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类由自然而生,自然因人类而盛。

  在发展中解决发展的问题,在发展中总结发展的经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绿色发展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和保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三者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尊重自然是前提,顺应自然是关键,保护自然是使命。尊重自然是人类对自然规律深刻认识的结果,是自然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顺应自然是人类把握自然规律的结果,是自然生态效益的客观表达;保护自然是人类运用自然规律的结果,是自然社会效益的根本诉求。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根本要求。

  当前,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圆满完成了“十三五”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 “十四五”时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群众基础和制度基础。站在第二个百年的入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步之年,“十四五”时期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促进绿色发展。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必然要求绿色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对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建议》明确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原则,这既是指导原则,也是工作方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资源上把节约放在首位,在环境上把保护放在首位,在生态上把自然恢复放在首位,在发展方式上把绿色发展放在首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

  自然资源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挥霍,不是可以漫无边际地开发,它有自己的安全边界。超过这个边界,我们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安全会受到极大的破坏,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在这方面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训,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引以为戒,改变思维观念,并付诸实践。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破坏了生态,就是破坏了我们家园。就是破坏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生活、生产、生态发展空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走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坚持系统思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绿色发展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世界万物相连,共荣共存。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区域,自古以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的生态保护和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战略部署。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作为沿黄省区的重要城市,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切实担负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河套灌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重要特征和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有机结合起来,以山水林田湖草沙全地域、全要素综合治理为基础,把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作为第一战略,坚持“以亩均效益”论英雄,以“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以平台载体建设为示范,以健全社会化服务为保障,全面整合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不断提升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争取并实施总投资56.78亿元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在河套地区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奔向第二个百年的伟大目标!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肖景华

标签 -
网站编辑 - 赵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