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来源:《红旗文稿》2021/24 作者:红 言 2021-12-28 10:20:0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明年经济工作。这是我们进一步谋划和推进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会议把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作为2022年经济工作总基调,这在当前发展环境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稳增长需要政策发力且适当靠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在应对风险挑战实践中积累的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这就要求各方面都要积极采取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把稳定经济的目标分解细化到各领域、各部门,包括财政、货币、地区等层面,都需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努力实现2022年经济开局平稳,向好发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精准”意味着更多定向调控、“滴灌”施策,重点瞄向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三农领域、民生领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可持续”意味着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保持适当的赤字规模,适当前移财政支出节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两新一重”建设、技术改造、产能绿化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支出助力供给侧固本培元,同时在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扩大供给,提高品质;不要过度加杠杆,避免负债太多,注重防范化解风险。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应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更多地发挥结构性作用。采取多种工具,如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积极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金融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推进信贷结构性调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货币政策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支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环境,推动信用适度扩张,降低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化解潜在风险,提振市场信心,恢复投资增速,扩张总需求和社会融资规模。

  畅通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会议强调,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首先,必须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视为一体,不能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既要保持战略清醒,把发展立足点始终放在做好自己的事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做大做强国内市场,也要借此打造全球资源要素“引力场”,锻造出不可替代的强大产业链“链接世界”,加大对内改革力度为对外开放创造更大政策空间。其次,坚持区域经济发展与服务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不能各自为政、画地为牢。既要注重区域内经济循环顺畅,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也要主动关心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跳出自己的小循环,把自身发展摆进、嵌入国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中。特别是要清晰认识,我国具备世界级的消费市场基础,也拥有建设全球领先的国内市场的战略机遇,但战略机遇还没有完全成为发展现实,关键要破除各个地方由于市场分割、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造成的“行政区经济”,才能真正建设统一市场,壮大市场有效规模,增强国内市场的外在吸引力。再次,坚持“补短板”与“锻长板”齐头并进,不能只盯着“卡脖子”问题,不顾客观实际和产业基础,盲目上马“高大上”项目。在“补短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锻长板”,必须重视我国在优势产业领域的拳头产品打造,不断增强竞争优势,持续巩固领先地位,锻造一批能够有效反制外国断供的“杀手锏”。最后,有机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在提高供给体系韧性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对高品质需求的适配能力、对潜在需求的引导能力,实现供给与需求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促进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中央对于2022年房地产的要求有新变化,相比2021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此次增加了一个新目标,即“良性循环”。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很关键,市场不好会引起房企的爆雷风险,房企的风险会转嫁到购房者身上。此次提良性循环,是对房地产产业链的重大要求。长期来看,须从财税和土地两方面入手,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和地方产业优化升级,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依赖;推动土地市场改革,增强土地供给弹性,大力发展保障房建设和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有序转型。同时,应加强多部门的政策协调,稳定政策预期,促使房企改变经营模式,实现自我调整和转型。短期内应注重稳定市场预期,重点防范房地产行业出现大面积的流动性风险。尽早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流动性压力。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房地产投售、土地出让等指标出现了一定放缓迹象,须审慎管理四五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做好稳房价、稳预期工作,避免硬着陆。尤其要避免房地产企业在“三道红线”压力下为补充流动性出现过度降价促销,引发部分四五线城市房价下跌压力,进一步加剧房地产行业债务风险。

  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会议强调,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就要改变过去三者各走各的碎片化状态,三位一体,形成联动。中国到了一个需要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关键时期,这种循环建立得好坏,关系到中国新时代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的优劣,通过搭建平台让这三者形成良性循环,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要实现这三者的良性循环,还需要相互“看见”和“读懂”。科技、产业、金融这三个领域,各自的诸多优秀成果相对其他领域来说是“黑箱”。所以金融要支持科技创新,首先要“看见”科技成果,要“读懂”并能评估科技成果未来潜在市场价值。需要建立连接科技和产业、科技与金融、产业与金融之间的桥梁。

  加快数智时代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会议强调,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数智时代不仅意味着数字产业化,更要求产业数字化。为此,需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应加快技术攻关和创新步伐,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坚持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高效运用金融政策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激发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对特定困难群体给予必要的救助。会议强调,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为此,应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坚持把稳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的优先位置,从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两侧同时发力,保护好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加强托底政策的支持,确保就业形势稳定。一要采取更有力措施稳增长、助创业,破除束缚市场主体发展的桎梏,拓展就业岗位。密切关注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就业情况,建立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预警机制,支持企业稳岗,引导支持产业向中西部等地区有序转移。二要推动就业支撑措施抓紧落实到位。加快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帮助困难企业开展转岗培训。切实做好高职院校扩招工作。三要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推出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努力做到结构调整中职工转岗不下岗,想方设法为农民工创造更多工作机会和条件。四要完善新就业形态支持政策,促进零工市场、灵活就业等健康发展,培育就业新增长点。五是在保障民生方面,重点对那些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低收入人群积极给予救助,包括持续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扩大社保覆盖面、提高社保标准、补助特定群体等。

  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会议强调,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新的生育政策落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尽快让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对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优化生育政策的核心在于释放家庭生育意愿,这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协作,提升社会化服务的支撑能力,缓解家庭生育和抚养压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对好人口老龄化压力。在政策托举上出实招、见实效,才能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让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见效。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总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经济巨轮一定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陈金霞

标签 -
网站编辑 - 陈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