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来源:《红旗文稿》2022/5 作者:马 杰 2022-03-10 10:54: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两弹一星”精神及其时代价值。2020年4月23日,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中写道:“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我们深刻认识“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形成、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征程中的引领作用,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两弹一星”精神焕发时代光芒

  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高度评价“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和发展“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使“两弹一星”精神焕发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

  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航天事业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和战略支撑力量,以国为重、使命为先始终是航天人投身航天事业的初衷和内生动力。在新时代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坚定信念和行动自觉,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强国之行,体现为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淬火成钢的意志品质和无怨无悔的忘我付出,继续谱写航天事业发展新篇章。

  突破技术封锁,坚持自主创新。“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昭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国际科技创新力量对比深刻调整,要深刻认识我国战略机遇期面临的国际环境,充分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勇于冲破关键技术壁垒,敢于打破核心技术封锁,争当加强原始创新的排头兵、推进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努力实现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现领跑飞跃。“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进入新时代,新型举国体制既着眼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又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科学谋划、整体布局、系统推进航天重大工程和尖端项目,推动各方面集智攻关,增强合力,切实把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政策优势、发展优势,形成推进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落实到航天强国建设的各个环节,不断开创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航天强国的力量源泉。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都是“两弹一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两弹一星”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航天事业的继承发展。“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体现了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艰难起步和探索前进过程中获得的精神财富,是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彰显与发扬。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两弹一星”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爱党爱国的政治品格、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共同特质和深刻内涵。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将为民族复兴提供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精神支撑。

  “两弹一星”精神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两弹一星”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一代代航天人在党的领导下,践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神圣使命,接续奋斗,勇攀高峰,取得了以卫星发射、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国防武器装备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为我国科技事业和国防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批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国家科技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强大动力,使我国昂首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建设航天强国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必须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始终坚守航天人的初心使命,将航天人许党报国、奉献人民的爱国情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本色,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融入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发展航天事业的制胜法宝和建设航天强国的最大政治优势。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领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主动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两个维护”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确保我国航天事业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广大航天工作者要增强骨气斗志,勇于担当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将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事业的高度负责镌刻在新时代的奋斗史上。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强大引擎。科技自立自强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与时俱进的最新要求。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抢占未来技术的制高点,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掌握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技术,确保始终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以航天重大工程、重大专项为着力点,带动实现一系列前沿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突破,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可控,牢牢掌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要坚持开放协同,突出强强联合、利益共享,打造航天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强化创新生态赋能,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推动形成国家发展新优势,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坚持国家战略引领,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基石。必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决履行强军首责,深刻认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准确判断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把握新时代武器装备建设历史方位,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推进导弹武器装备的实战化、体系化、智能化发展,实现航天型号产品和导弹武器装备的高水平创新、高质量研制、高效率生产交付,加速推动航天强国建设,以实际行动筑牢国防安全基石。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激发各方面科技力量创新活力,确保在复杂形势和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坚持科学系统谋划,推进航天技术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把航天科技成果融入国民经济建设,是增进人民福祉的务实之举。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紧跟社会发展大势、经济运行趋势、市场发展走势,积极发挥航天技术优势,服务国民经济和国计民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积极贡献。要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航天技术的延伸拓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形成生命健康、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成果和产品服务。

  坚持人才强国战略,构建高水平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要以航天重大工程为牵引,以型号研制为平台,大力实施人才成长计划,在实践中加速人才成长,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科技人才队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机制,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作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责任编辑:陈金霞

标签 -
网站编辑 - 陈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