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发展仍具有五个方面“战略性的有利条件”。深刻理解这五个方面“战略性的有利条件”,对于我们坚定信心,大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本刊特约五位同志撰写了以下学习体会文章,现予刊发。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宋月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党的坚强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必然、人民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从近代以后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中彻底解放出来,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真正主人,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成立新中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党治国理政的最大底气,党植根人民,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依靠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自信、自立、自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这是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结果。这也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领导和执政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不竭的力量源泉。
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我们党是一个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先进性特征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守理想信念,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经受住了各种风险、挑战和考验,不断成熟自信、发展壮大,在推动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中接续奋斗、开辟未来。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发展鲜明昭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始终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保持正确政治方向,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和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使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领导制度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领导制度,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贯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当代中国焕发出旺盛的生机活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动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和国家事业的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国家和社会治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国家建设的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实践发展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显著优势,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彰显了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为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始终敢于斗争,善于胜利。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矛盾风险挑战严峻复杂。党顺应历史潮流,保持历史主动,领导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研究和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对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更加清晰,对自身担负的责任更加自觉。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凝心聚力、担当作为,不断提升斗争本领,抵御风险挑战、聚力攻坚克难,解决重大矛盾问题,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优异成绩,深刻彰显了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也充分印证了我们党提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正因为党经受住了各种风险考验,才使党和国家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始终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性。自我革命就要求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出发,以彻底的革命性、顽强的斗争性,坚守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应对“四大考验”,抵御“四种危险”,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坚持党要管党,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百年奋斗,深刻蕴涵着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贯穿着推进自我革命的实践,彰显着自我革命的宝贵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不断推进全党做到理想信念坚定、组织体系严密、纪律规矩严明,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实践充分证明,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前进。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林建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既不太平也不安宁,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越性是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之一。
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越性。“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竭力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先进性的主要因素,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玉瓷之石,金刚试之。”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越性得到进一步彰显。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标志性的指标是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愿苍生俱饱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显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发出的一以贯之、力透人心的指令。2022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两年多的抗疫斗争,都是以力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把尺子,量出了人民在一个制度中到底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二是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共同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分则力散,专则力全。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的都是真正的人民战争,靠的都是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群策群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次把脱贫攻坚作为五年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第一次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约束性指标,第一次由省(区、市)党政一把手向党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并层层立下军令状。坚持“重点论”,集中力量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坚持“全面论”,动员全社会参与,特别是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正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我们取得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是总体战。在抗疫斗争中,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战“疫”体系,开展了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等,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事实证明,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聚力攻坚克难的根本保证。
三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无论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还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党始终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具有无比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并具体体现为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中。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坚持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主心骨”“定盘星”“压舱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发挥主力军、排头兵作用,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实践一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两者深刻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曾长期被许多发展中国家奉为圭臬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弊病缠身、矛盾不断,欧美国家更是乱象频发。与“西方之乱”不同,中国制度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危急时刻都展现出强大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上创造了史所罕见、世所罕见的奇迹。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探寻“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制胜密码,期望从中受到启迪。
在几千年的文明延续中,尽管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但贫困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更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西方发达国家认为,问题主要是政府干预过多,发展中国家要解决发展问题,就必须推行完全的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实践证明,这一药方并不是良方。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和脱贫道路,中国减贫实践的伟大成功,正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政府的有为有力,从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之治” 的一个典范,被世界银行称之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最好的教科书”。
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公共卫生危机”,对于各国执政者而言,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如何提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检验,也是对世界各国乃至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检验。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痼疾暴露得淋漓尽致。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则赞叹:“在疫情面前,中国政府展现出强大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令我印象深刻,这正是中国制度的优势!” 是资本至上、经济至上,视疫情如同儿戏,放任病毒散播,还是视疫情犹如大战,坚持动态清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两种制度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必然导致泾渭分明的两种态势、两种结果。在巨大疫情防控压力下,中国如期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而西方国家疫情蔓延时间更久,保障民生更是口惠而实难至。事实胜于雄辩。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巨大反差,使“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对比更加鲜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也让中国重新认识了世界。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是“中国之治”的根本支撑。在新征程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面临各种各样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把我国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不断开辟“中国之治”的更新境界、更高境界。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
陈昌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这些战略性有利条件是我国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基础,也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条件和信心所在。这一判断为我们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经济增长步稳质优。我国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增速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规模达到114.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服务贸易、使用外资、国内商品消费市场规模世界第二,超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经济体量大、回旋空间广、发展潜力足构成了我国发展的坚实底气。在宏观经济增长的同时,民生改善也同步推进,各年度城镇新增就业除2020年受疫情突发冲击外,始终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成果得到巩固拓展,粮食连年丰收,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持续巩固,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隐患有序化解,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得到妥善应对,各种金融乱象得到坚决整治,在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也推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促进各地区各领域减少债务、轻装上阵。
疫情防控领先全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影响世界经济的最大不确定因素。过去两年间,我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迅速处置和化解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持了全球疫情防控优势地位,不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全球抗疫、国际产能平稳、国际供应链顺畅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得到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经受了考验锻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充分体现了我国防控疫情的坚实实力和强大能力”。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纸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政策空间较为充裕。过去两年,与发达经济体普遍采用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大水漫灌”式非常规货币政策等政策相比,我国政策规模更加合理有度、针对性更强、代价更小,不仅实现了对冲纾困作用,也有效保护了政策空间。当前,面对国外复杂严峻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宏观政策有充裕的空间、丰富的组合工具箱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成功经验,有能力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注重提升效能。今年可用财力明显扩大,财政收入预计在去年高基数上稳步增长,增加特殊上缴收入1万亿元以上,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在3.65万亿元较高水平。财政支出强度加大,支出规模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对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现代农业等领域及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持力度。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确保各项优惠尽快直达企业。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加大实施力度。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就业优先政策更加注重落实落细。各项政策都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考虑,全年计划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在宏观政策组合发力下,今年1月至2月经济运行积极向好、好于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超过疫情前增速水平,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2%,较去年底明显提振,原材料生产、餐饮消费、房地产投资等前期偏弱行业也出现边际改善,展现出较强的政策效力和市场韧性。
产业链韧性持续提升。制造业生产稳中向好,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后的首次回升。出口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再创新高,2021年我国出口总值涨至3.36万亿美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占全球比例也继续提高,在全球生产恢复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对全球供应链稳定做出了重要积极贡献。产业结构和稳定性也在持续优化升级,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2.9%,明显高于总体工业增速,光伏、风电等新型行业技术和产能领先世界,集成电路等短板产业国产替代和技术迭代加快。面对疫情和短缺等冲击,我国也展现出较强的供给调节和保障能力。针对全球“缺芯”,积极协调增加多种类型芯片的市场供应,缓解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短缺问题,推动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自去年12月起由负转正。针对煤电油气运供给短缺,及时推动企业增产增供,局部地区短缺情况迅速好转,“拉闸限电”问题基本消除。我国始终坚持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举措,截至2021年底,全国市场主体达到1.54亿户,当年新设市场主体2887.2万户,同比涨幅高达15.4%,在疫情持续冲击下展现出了较强活力和信心。
科技力量加快壮大。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打造成为实现内生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应对外部封锁打压的坚实底气。近年来,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嫦娥、北斗、天问、羲和、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不断涌现,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7年的第22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12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累计形成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6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48家。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聚焦企业研发,2021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余项中有79%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积极顺应和引领数字时代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规范数据要素市场流通,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我国在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了一定领先优势。注重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了300多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改进项目经费管理,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的环境进一步优化。
改革开放红利积累。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为我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红利,未来仍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近年来,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开展,经济布局不断优化,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东北振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现代化“四大板块”建设扎实推进,多个城市群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一步提高了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和创新力、竞争力,推动部分企业扭亏为盈,重要基础产业活力显著增强。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十三五”以来的六年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8.6万亿元,2013年以来累计取消、停征、减免中央和省级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超过1000项,降低市场主体用能、用地、用网、物流等费用,有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增强了市场主体应对冲击的能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取得重要成效。主动构建制度型开放。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明显提升,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15万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在全球化逆风情况下高举多边主义和全球化旗帜,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合作协定生效实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困难和挑战也是机遇,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上下团结一致的勠力奋斗,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的有力支撑,我们一定能够迎难而上,化危为机,继续书写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
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
高中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历史的画卷总是在前后相继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必将续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奇迹。
党的初心使命是续写中国发展新奇迹的根本所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苦难辉煌的历程,就是一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画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我们坚持精准扶贫,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我们努力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保持了就业大局稳定,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历史充分证明,党的初心使命带给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国具有长期稳定社会环境的坚实基础。
“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是续写中国发展新奇迹的强大支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天下大治是古往今来无数治国者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寻,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实践社会治理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社会治理”这一重大命题,把我们党关于“三大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经过持续探索与努力,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和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成为“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打破了犯罪率随着现代化推进必然升高的西方“魔咒”,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近两年来,在应对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各类基层组织主动作为、密切配合、集体作战,实现了政府、社会和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释放了强大的基层治理效能,彰显了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强大优势。“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使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大大巩固和发展了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必将续写中国发展的新奇迹。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续写中国发展新奇迹的坚强保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历经磨难中成长、能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始终重视安全并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其重要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各种风险因素进一步增多,各种斗争更加尖锐复杂。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瞻远瞩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全党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政治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大大提高;成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等等。这些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举措和生动实践,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巩固发展我国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必将续写中国发展的新奇迹。
在新的征程上,无论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何复杂,无论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如何艰巨,拥有长期稳定社会环境的中国,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续写中国发展的新奇迹。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盛 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这是在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历程和经验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源于“四个自信”。“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归根结底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源自道路自信。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增速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规模达到114.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在全球经济一片黯淡下,中国经济取得的非凡成绩进一步展现并坚定了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源自理论自信。我们党的理论自信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建立在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础之上,建立在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之上,建立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基础之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自信自强的力量源自制度自信。面对世纪疫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疫情防控形势形成鲜明对照,“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源自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背后是深层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自信自强的创业史,自信自强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是我们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与时俱进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永无止境,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正是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自信自强精神力量的深厚根源。从实践逻辑看,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新的历史使命,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激发斗争精神,赢得发展主动的实践需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才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从容应对一系列风险考验,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符合激发奋进力量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现实需要。面对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等重大时代之问,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激发奋进力量的“助推器”,激发我们深刻认识新征程自身肩负的发展使命和远景目标,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走好新的长征路。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符合激发创新力量,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有利于我们更好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贵在自觉自为、知行合一。自觉自为、知行统一的前提是自信自强,从自信自强到自觉自为本身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做到知行合一首要的就是树立高等教育的自信自强。我们汲取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就要在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中知行合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把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殷殷嘱托中蕴含的“自信自强”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上不断取得新作为。汲取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还要求我们在学习“四史”中不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入做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教育,结合高校实际,结合校史教育、大学精神培育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同时,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力量,在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中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宝贵资源中学出智慧、学出情怀、学出主动、让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成为当代大学生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切实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的时代新人。汲取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还要在胸怀“国之大者”担当时代使命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加快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地走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就要求我们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五育并举”,扎实开展“三全育人”,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同时,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和特色,自觉把科技自立自强的任务扛在肩上,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落实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把高校建成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际行动,更好展现新时代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作者: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责任编辑:许华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