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教育引导全国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明确了实践要点。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文化底蕴的同质性、内容体系的共生性、价值导引的契合性、实践延展的同向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国家层面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独特精神标识指引着各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社会层面看,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公共价值追求促进了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从公民个人层面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具象化行为准则引导着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应然角度观照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反映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深层动力,从实然角度形成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实践引领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时代特点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的表达形式,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的时代魅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显元素“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二是采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感”化措施,引导各族群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感染和中华文化的洗礼淬炼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长青之藤;三是针对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精神追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各族群众人人向往的共同精神高地,引导各族群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内心深处。
二、以“四个共同”为起点,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基础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提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脉络,“四个共同”理念深度契合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整体特性,与我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逻辑高度呼应,从根本上讲清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发展、凝聚熔铸的根源,充分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因此,从历史中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需从历史洪流中探寻和识别代表“民族精神、民族魂”的中华文明瑰宝,潜入生活细流形塑各族群众易习易得的外显符号和生动形象。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有形”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中华文化最直观的载体和鲜明表征,连接着各族群众的主观认知、情感偏好和行为取向,是促使各族群众形成稳定的、持久的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精神标识,如从“中药”“丝绸”“长城”到“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均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伟岸形象和精神面貌。因此,应发掘好、保护好、利用好丰富的文物和文化资源,推动“有形”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建设以“各民族大团结”等为主题的公共文化公园、文化研学基地等,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以“四个共同”的“有感”化实践深化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中华民族的内在情感发轫于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巩固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中。深化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需大力开展“四个共同”的“有感”性实践,深化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各类平台建设,促进各族群众紧跟时代步伐,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将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融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引导各族群众在熟知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链条、中华文化的孕育发展时段等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扎牢各族群众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情感纽带,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以“五个认同”为核心,汇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五个认同”是涵盖了国家、民族、文化、政党和制度五维关系的意识合体。其中,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现实基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承载主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根基所在,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政治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动力之源。
在各类学校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要明确“五个认同”教育目标与各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目标的契合点,充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环节,大力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等新型教育平台资源,打造线上教学、线下辅导、“第二课堂”实景模拟相融合的精品思政课,落实落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各族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将“五个认同”教育覆盖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全过程,落实好课程思政“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思政教育使命,切实实现“五个认同”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此外,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学段一体化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创造良好的“校社家”协同育人大环境,使爱我中华的种子深埋在各族师生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各族青少年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着眼于“五个认同”开展社会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党的干部孔繁森、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坚定信念的藏族牧民卓嘎姐妹、“勇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的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等一个个先进人物和事迹,都生动呈现了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坚决捍卫祖国统一、维护各民族大团结的情景,都是以“五个认同”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素材和“有形”资源。同时,在社会宣传教育过程中,要赋予“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崇高意义,颂扬“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的群众首创精神,创作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歌曲、舞蹈、影视等系列作品,邀请先进英模走进机关、企业、社区进行思想交流和现场互动,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深入开展“五个认同”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促进“五个认同”社会宣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处落。
四、以“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内容,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指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作为重大的原创性论断,进一步丰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是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具体体现,深刻阐释出中华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辉煌历史、奋斗动力和发展决心,是各民族精神上相互支撑、情感上相互亲近、利益上相互依存、文化上相互兼容等的形象素描,蕴含着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通过“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容,揭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规律,缔结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精神纽带,强化各族群众血脉相连、坚不可摧的共同体情感认同,才能引导各族群众将“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植于内心、外化于行动。
重视“见物又见人”的生活化宣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做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毛泽东同志曾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只有经过生活化形塑和实践性表征,才能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现实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发挥我们党联系各族群众、做好“最后一公里”工作的独特优势,以各族群众“需要不需要”为价值基点,以各族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实践落点,当好各族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激发各族群众齐心协力追求美好生活的创造伟力和奋斗动力,增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自信心和互信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筑基“互联网+”提升“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宣传教育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建设好“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宣传教育的互联网阵地,创新“互联网+”的“有形”宣传载体和形式,才能促进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质增效。因此,应聚焦各族群众的线上关切,在抖音、各类官方公众号、微博等设置有关“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宣传主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各族群众参与网络留言和线上互动,使各族群众在“面对面”与“键对键”的多位适应中交往交流交融;创设“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互联网宣传教育高地,打造“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宣传教育的网络舆论纽带,提高对西方国家网络文化渗透的有效防范和处理能力,构建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宣传教育场域,使网络空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深做细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时代要求。在“有形”上用心、“有感”上用情、“有效”上用力,才能使各族人民生活相依、情感相融、心灵相通,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形成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薛 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