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做好经济工作

来源:《红旗文稿》2023/1 作者:赵昌文 2023-01-12 17:39:42

  党的二十大对未来一个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战略擘画、作出了总体安排,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关于2023年经济工作五个重大问题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历史上,面对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冲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成为我国应对外部冲击、稳定宏观经济的有效途径。扩大国内需求要坚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但扩大的内需必须是可持续的有效需求,是有收入依托的消费和有合理回报的投资,这样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促进消费,要在已经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的基础上,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更加优先位置,采取强有力措施,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增加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超过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处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时期。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从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看,针对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其中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投资增速下降的情况,关键在于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政府投资应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要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降低全社会经济运行成本和恢复经济增长提供基础支撑作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振民间投资的信心,放宽投资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的建设。

  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一段时期以来,面对“三期叠加”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复杂局面,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重大判断,强调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调整。从“三去一降一补”到“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始终贯穿了解决实体经济供需结构、金融和实体经济、房地产和实体经济“三大失衡”等重大结构性失衡的坚定决心。通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世纪疫情带来的深远影响,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必须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把两者统一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来,在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中,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在一些领域产业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前列,但产业基础能力不够强,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多数制造业部门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存在“卡脖子”问题和“断点”“堵点”,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比较高,产业链不稳不强不安全问题还比较突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2021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为572万人年,居世界首位。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就是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关键是在重大科研任务攻关、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协同部署,探索科教融合新模式,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努力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加快引进高端人才。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2.8万亿元,企业投入占比达78%,企业在科技创新链条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要把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放在一个整体框架中去谋划和推动,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构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促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相互支撑、良性循环的新格局。要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强化功能性产业政策,补短板、锻长板。抓住新工业革命特别是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战略机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强化能源和重要战略性资源保障能力,打好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加快构建面向大国战略竞争的产业政策,政策出发点不是仅停留在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上,而要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三、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各类企业和市场主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只有企业和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才会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各类企业和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已成为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达到1.63亿户,其中企业数量达5100多万家,接近美国和欧盟的总和。同时要看到,也存在一些损害公平竞争、抑制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的不利因素。进一步激发各类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要坚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深化,特别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促进了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下一步,国资国企要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保障能源、粮食、军工、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在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和塑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在经济增长、民生改善、促进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4701.1万户,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为93.3%。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确保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让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四、全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全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对此,必须更加坚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特别是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促进贸易投资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要重视发挥好外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虽然面临更大竞争,中国仍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2019年至202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速为10.8%,高于全球9.1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在继2020年增长6%之后,在2021年继续增长21%,达到1810亿美元。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潜力、完整的产业配套能力、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和持续改善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特别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以及从投资准入、便利化措施、投资促进和投资保护等方面不断完善促进外商投资的政策和服务体系,都成为继续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优势。

  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仍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中,也包括了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经过三年攻坚战,我国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时处置一批重大金融风险隐患,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们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主要应关注的是房地产风险、金融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相互之间的联动。

  如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主动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这为我们提供了防范风险的根本遵循。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主动战,一是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要常观大势,常思大局,把防风险放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长期、艰巨的历史进程中考虑,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二是要制定正确的防范化解风险的战略战术。“要敢于亮剑,敢于揭开盖子”“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三是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啃硬骨头,需要依靠一批具有全局意识、领导能力、斗争精神并能真刀真枪地干的领导干部。风险来自市场、企业和金融机构,涉及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要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

  六、正确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高质量发展,既有“质”的要求,也有“量”的要求。质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构、效益,量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二者相辅相成。辩证认识、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使命任务和新的发展环境也对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出了更高、更为迫切的要求。

  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

  正确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必须保持必要的合理的增长速度。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万元,但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在2万美元以上,按照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多数研究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大约在5.5%至6.5%之间,我们有条件实现较快的增长。

  正确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必须着力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把提高制造业、服务业供给体系标准和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和长期引擎。

  正确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必须用好各类宏观政策工具。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尤其是要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作者: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 寅

标签 -
网站编辑 - 汤宝兰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77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