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来源:《红旗文稿》2023/16 作者:黄桂英 2023-08-29 19:22: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从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正确地认识群众,正确地看待群众,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一、坚信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将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实践主体,党的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群众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探索,只有尊重群众实践,鼓励群众的实践创造,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辽沈战役胜利是东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同人民在一起,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为了人民干事创业,依靠人民干事创业。

  二、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既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也是由党的初心使命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私利,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党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新时代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来自人民,执政成果归属于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只有从人民利益出发,才能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百姓才能从心底里真正的信任和支持党的一切工作。党员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虚心向群众学习,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干部要胸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自觉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火热实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这样强调,而且身体力行。他在重庆考察调研脱贫工作的时候,曾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贫困户家慰问和调研,耐心地寻问了许多细节问题,比如“低保补助有多少?”“土地流转一年收入多少?”“医药费花了多少?报销了多少?”“子女一年给的赡养费有多少?”等等,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崇高的爱国敬民情怀。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小到群众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都要不折不扣地去认真对待。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不仅需要各级党员干部的苦干实干,更需要党员干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仅要下大功夫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而且要着眼于长远,做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事情。

  三、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要想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就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把人民群众当作主人来敬畏、当作先生来尊重,才能让党的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永葆生命力,才能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坚持人民群众在国家权力中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归人民所有,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在国家政权运作中处于主体地位,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要通过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特别是要切实保障和落实人民的选举权、参与权、知情权等。

  坚持人民群众在国家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他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挖掘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智慧和创造力,把人民群众当先生来尊重、去请教,才会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从而制定出能体现广大民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人民群众在权力监督中的主体地位。走好党的群众路线要保证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这一过程离不开人民群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坚持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衡量工作优劣要把人民群众的意见作为“标尺”,考核评价干部要把群众认不认可作为根本依据,始终把干部至于群众监督之下。

  四、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

  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幸福。这就需要了解人民群众到底需要什么、向往什么、期盼什么,需要深入到基层民众中去调研。好的方针政策应该来自人民、顺应人民的意愿、符合人民的利益。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党重视并坚持调查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能顺利向前推进,就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调查研究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只有调查研究才能真正使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他指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鼓励基层干部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对发现的问题,要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因此,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方面工作,都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努力做到群众在哪里,调查研究就跟进到哪里,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薛 莲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寅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83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