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品质,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文明的繁荣进步离不开开放包容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秉持开放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就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伟大画卷。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开放包容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开放包容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河南殷墟被誉为“人类东方最早的档案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四川三星堆遗址是在与其他地区伟大文明的碰撞、融合、交流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独特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像这样展现古代文明多样性和开放性的遗址,在中国大地不胜枚举。近代以来,从“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证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
二、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包容性,生发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显示出不可阻挡的文明张力。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开放包容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演进中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历史基础、文明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而枝繁叶茂。
开放包容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两千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门类繁多、各式各样的民间信仰在我国也有漫长的历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地看,宗教同所在社会相适应是宗教生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无论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都要不断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充实时代内涵。”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东传进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本土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我国宗教无论是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都深深嵌入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深深融入社会生活,多元并存、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开放包容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对世界其他文明兼收并蓄的文明,对待不同文明自古就有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宗教、民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三、以“开放包容”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担负起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融通中外、贯通古今,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握这一真谛,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会往前走,还会有很多新的理论、新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途径就是坚持和运用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赓续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进一步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用事实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坚强支撑,推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进一步发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作者: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
责任编辑:肖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