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一支掌握先进装备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我军武器装备建设走过了75年的辉煌历程。75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从弱到强、持续发展壮大,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建设发展道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系统总结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经验启示,对于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必须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方法,敏锐洞察时代特点和要求,及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不同时期武器装备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战略步骤和发展路径,深刻阐明武器装备建设的本质要求、必由之路和发展重点,指引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战略环境十分恶劣、军事需求十分紧迫。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没有现代的装备,要战胜帝国主义的军队是不可能的”,“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提出武器装备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建设大局,指出“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适应世界战略格局的重大变化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创新与跨越”为核心的武器装备建设思想,明确指出“必须把国防科技发展和部队装备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要千方百计把我军的武器装备搞上去”。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入关键时期的新特点,胡锦涛同志紧紧围绕打赢信息化战争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增强搞好装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推动我军装备建设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国际战略形势和我国安全发展态势,鲜明指出“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是国际战略博弈的重要砝码”,“必须把装备建设放在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筹划,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来认识和筹划,放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武器装备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带有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是推进新时代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对于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武器装备建设的决策部署,系统谋划、科学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加快构建打赢以强敌为主要对手、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战争的武器装备体系。
二、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不具备研制生产飞机、舰船、坦克、大口径火炮、军事电子等现代武器装备的能力。为尽快提高军工科研生产能力,党中央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中将国防工业列为重点,批准实施航空、无线电、兵器、造船等大型骨干工程。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依靠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通过全国各部门、各地区的大力协同,重点突破科技难关,集中有限财力物力人力,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了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使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无一不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在国家层面建立坚强、权威、高效的组织机构,开展材料、器件、配套生产等全国大协作,实施财政、用地、能源、税收等政策支持,确保工程建设周密、快速、顺利开展,最终取得了辉煌成就。
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着眼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军地战略规划统筹、政策制度衔接、资源要素共享,加强各领域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系统提升我国应对战略风险、维护战略利益、实现战略目的的整体实力。在军地各方共同努力下,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实践证明,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国家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创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途径,统一思想、统一计划、统一制度、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武器装备建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生动局面。
三、必须坚持聚焦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需求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中央始终把武器装备建设放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中来筹划,保证武器装备建设方向和重点同国家安全战略与军事战略相一致,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进程相适应,妥善处理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尖端武器和低成本规模对抗、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应对强敌与应对其他对手的关系,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以局部跨越带动整体跃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抗美援朝和维护国家安全、防止外敌入侵的需要,党中央果断将国防工业和与之相关的重工业作为优先发展重点,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形成独立的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奠定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基础。20世纪60年代,面对国内外空前严峻的安全和发展压力,党中央果断决策实施“两弹一星”工程,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功。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统筹国内外大局,适时决策实施“863”计划,为我国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提供比较雄厚的技术储备和有力的战略支撑。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根据国情和军情战略要求,突出重点,聚焦强敌,加快推进重大装备和战略制衡手段建设,开创了我军武器装备自主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实践证明,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抓好武器装备建设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突出重要方向武器装备建设,加快推进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丰富战略威慑选项,加重国际战略博弈砝码。
四、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争取外援为辅,始终是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不断取得显著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武器装备关键技术靠别人是靠不住的,也不是有钱就能买来的。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对外引进为辅,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军事竞争中把握先机、占据主动,避免受制于人。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苏联政府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在华的专家,党中央下决心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不仅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而且极大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紧构建形成以原始性创新为先导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与备战打仗要求相适应的武器装备体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
实践证明,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特别是军事科技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新的技术思路、开辟新的技术途径、创造新的技术手段,加快推动武器装备建设由被动追赶向主动超越转变,由主要依靠投入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牢牢掌握武器装备建设的战略主动权。
五、必须坚持体系建设思想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坚持体系建设思想,不断完善和优化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是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打赢现代战争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牢固确立武器装备体系化发展理念,加强整体筹划,搞好顶层设计,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和体系建设思想进行规划,使其整体最优。
为更好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备战打仗要求,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十分注重加强体系建设,积极走“成体系立项、成体系设计、成体系研制、成体系试验、成体系编配、成体系配套、成体系运用”的新路子,实现武器装备发展模式由“先装备后体系”到“先体系后装备”的转变。同时,伴随不同时期军事战略调整、战争形态演变和技术发展驱动,不断创新发展和调整优化武器装备体系,强化统一筹划和顶层设计,从而使武器装备建设形成一个整体协调、搭配合理、相互衔接的完整体系,我军武器装备实现了由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为有效维护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有力保障。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坚持体系建设思想,加强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建设,从顶层加强对全军武器装备建设的整体设计,统筹各军兵种武器装备发展,统筹进攻型武器装备和防御型武器装备发展,统筹主战装备、信息系统、保障装备发展,不断完善和优化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在填补体系空白、补齐短板弱项上下功夫,以网络信息体系为抓手,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实践证明,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体系建设思想,以有效威慑制衡强敌为重点,以保障一体化联合作战为基本着眼点,进一步加强体系设计、体系建设、体系运用、体系评估,重点加强克敌制胜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持续推进新型常规武器装备发展,加强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提升一体化装备保障能力,努力构建适应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要求、具有我军特色的武器装备体系,最大限度提高体系作战效能。
六、必须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始终把质量效益作为永恒的主题,遵循武器装备建设客观规律,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手段,建立健全质量管理长效机制,确保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武器装备建设领域弘扬科学精神、尊重科学规律,自觉按科学规律办事、按操作程序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先后确立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科研试验十六字方针,“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安全管理方针,健全“全过程、全员额、全方位”质量控制体系,等等。这些宝贵经验对指导武器装备建设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武器装备质量效益问题高度重视,将“坚持质量至上”上升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战略指导。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拼搏创新,构建起新体制下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质量工作体系,制定实施装备质量建设五年规划,定期开展质量形势评估,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质量责任追究和综合激励,强化质量责任的落实。同时,实施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低成本论证、低成本设计、低成本制造、低成本使用、低成本维护和保障,推行装备价格工作改革,加大运用先进技术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努力提升武器装备整体建设的效率效益。
实践证明,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完善武器装备预研、研制、生产、订购、使用、维修一体化全寿命管理链条,加强武器装备性能、质量、进度、成本的精准管控,构建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的约束性指标体系,确保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发展。
七、必须坚持深化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改革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适时调整改革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中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与机制性问题,是保持和增强建设活力、确保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军武器装备建设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武器装备管理体制、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武器装备采购体制、装备保障体制改革,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理念逐步从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从适应机械化半机械化战争向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从适应信息化战争向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战争转变。
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塑武器装备组织结构,构建“军委集中统管——军种具体建设管理——战区联合运用”的新格局,加强对武器装备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武器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健全武器装备建设组织管理体系,补齐试验鉴定、合同监管等诸多体制短板,开启了以兴装强装助推强国强军新时代。同步深化法规制度、机制流程创新,创新预研管理机制,分类制定新时代武器装备研制程序,创新试验鉴定模式,武器装备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建设活力进一步得到释放。
实践证明,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着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大力创新构建新时代武器装备管理体系,持续深化国防科技体制改革和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竞争、评价、监督、激励机制,配置好、发展好、运用好国防科技和装备发展诸要素,持续提升战略竞争力、解放生产力、释放战斗力、激发创新力、增强执行力,为武器装备建设提供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八、必须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优先
人才竞争是最根本、最具决定性的竞争,武器装备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成就,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武器装备建设实践中,千方百计团结和依靠各方面人才,把重大任务、重大工程实践作为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重用、生活上关心,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优秀人才,确保了我国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和高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双丰收。始终坚持武器装备建设工程和人才建设工程一起抓,在重大工程和重大任务实践中大胆选拔、使用、锤炼各种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不断培养优秀人才队伍,造就新一代科技帅才和领军人才。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上运筹推进人才强军,先后提出全面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和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把“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优先”作为武器装备建设的战略指导,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军队人力资源政策和军队院校改革措施,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框架逐步形成,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领军人才脱颖而出,为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实践证明,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决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把人才建设贯穿于武器装备建设全过程,积极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创新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合理布局、有序流动,全面提高国防科技人才队伍能力素质,造就一支能够站在世界军事科技前沿、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善于管理的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人才队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