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专章部署“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改革举措,为新时代石油企业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根本遵循、标定前进方向。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绝大部分油气藏属于国际上典型的“三低”油气藏,相较于常规油气开采“从海绵里挤水”,长庆油田就是“在磨刀石上闹革命”。面对世界级开发难题,长庆油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破题之要,扎根黄土高原,矢志加油争气,突破特低渗、再战超低渗,征战致密气、攻克页岩油,用科技支撑建成我国第一大油气田。
一、深刻把握石油企业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面对石油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长庆油田把科技自立自强摆在突出位置,高站位认识其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有效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
科技自立自强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端牢能源饭碗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在胜利油田考察时,总书记强调“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时,提出“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在九江石化考察时,勉励企业“按照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坚持绿色、智能发展”。广大石油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凝聚起率先落实国家战略需求、推进科技创新、挺起石油脊梁的磅礴力量,深刻认识到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只有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稳固地端牢能源饭碗。
科技自立自强是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全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形势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石油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自强史,见证了我国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非凡历程。进入新时代以来,石油企业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解放和激发科技创新潜能,形成了一批“利器”成果,超深井钻透“地下珠穆朗玛峰”寻油觅气、“一键式”人机交互7000米自动化钻机为钻机装上“大脑”、昆仑高铁齿轮油助力“复兴号”走向世界,“国字号”石油科技在一些前沿领域已经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当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石油企业应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发挥好石油战线旗帜作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争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排头兵”。
科技自立自强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进行部署,要求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当前,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石油企业在科技体制、创新氛围、人才结构等方面亟待优化,迫切需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统领,持续解决制约发展的难题,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为能源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基业长青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当前,绿色能源科技创新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所在。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终端能源再电气化趋势加速演进,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非常规油气等技术规模化应用,大规模储能、氢燃料电池等技术有望突破,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面对这样的形势,迫切需要石油企业坚持科技先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持续推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和“数智油田”建设,大力推动风光油气电融合发展,加快脱碳进程,助推“零碳”能源供应,在节能降耗、新能源等领域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中取得新成效。
二、以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中国最大油气田
面对资源品位差、建井成本高、单井产量低、经济有效开发难度大的实际情况,长庆油田锚定科技自立自强,在同“磨刀石”较量中,努力打造一批“国之利器”,以高峰之上再攀峰的勇气,把中国最大油气田的科技实力拉升至新高度。
聚焦核心需求,抢占低渗透油气勘探开发科技高地。“解决油气核心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长庆油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解决油气核心需求的制胜一招,向着“磨刀石”油气藏发起一轮又一轮挑战,奋力叩开油丰气旺之门,积蓄“风”、“光”无限潜力。抓紧技术创新链起始端,深入开展基础研究行动和工程技术革命,形成了大型陆相三角洲成藏等五大理论体系,首创巨型陆相致密砂岩气藏成藏与渗流理论,推动油气勘探不断向更差、更广、更深、更复杂的储层拓展。突破技术创新链制高点,深刻认识“国有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把“求新、求变、求突破”作为技术攻关的方向,锚定世界一流,冲刺科技前沿。打造技术创新链增长极,深刻认识“传统产业里也有新质生产力”,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油气产业融合,以信息化补强工程、大集中ERP建设、全域数据治理等为切入点,在千里油气区全面布局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把大漠深处、梁峁之间的12万口油气水井、2800座站库、8万公里管线“装进”计算机,实现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深刻变革。
把握发展大势,挺进石油科技自立自强第一方阵。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长庆油田把握能源行业发展大势,加快油气业务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业务培育,用技术引擎催生新动力,彰显大油气田的大担当。拓宽页岩油气开发大通道,潜心攻克关键技术,探明我国第一个储量超10亿吨的页岩油整装油田,形成以大平台立体式布井、三维水平井优快钻井为代表的技术系列。开辟能源保供多元互补新赛道,牢固树立“能源当量”理念,积极参与“风光气储氢一体化”多能互补新能源大基地建设,让油田逐步变身成为“电田、热田、碳田”。激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新动能,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挂牌专家工作室成果转化基地,成立光纤传感技术研究所,建立覆盖化工产品、工具制造、环保技术等在内的多个自有技术转化平台,同时以中国最大油气田需求外溢、技术外溢、创新外溢、标准外溢,吸引科研机构、知名高校和社会力量参与成果转化,努力让机构、项目、资金等要素围绕油田需求活跃起来,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双提升。
厚植人才沃土,激发石油铁军科技兴油澎湃动能。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长庆油田以人才强企工程为契机,加快锻造一批忠诚担当、创新奉献、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让企业科技活力竞相涌流。健全完善科技引才机制,持续采用“揭榜挂帅”方式招募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经理,采用“赛马制”面向社会创新主体开展科技项目攻关,尤其是升级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推动形成内部科研生产、研发制造“联合体”,升级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增设专利奖和优秀标准奖,逐步形成以价值创造、业绩贡献为导向的工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创新创效积极性。培育壮大科技人才梯队,紧扣人才强企工作要求,选聘油田首席专家与油气生产单位结对帮扶;开设油田院士大讲堂,连续多年在著名高校举办研修班,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充电赋能”;大力实施“双千工程”培育基层核心人才,组织“科研带生产”、“岗位对调”、“跟岗实践”、“管理人员挂职锻炼”等专项工作,不断畅通科技人才进步空间和提升渠道。拓展延伸科技育才氛围,秉承“崇尚真理、客观唯实、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科研理念,围绕页岩油、煤层气等重点项目整合资源打造没有“围墙”的创新团队,形成科技人才和成果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
三、进一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向着世界一流大油气田迈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合号,长庆油田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着眼科技体制、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科创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为建设“大强壮美长”世界一流大油气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汇聚磅礴力量。
着力健全与世界一流大油气田相适应的科技体制。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迈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上,长庆油田坚持“四个面向”,加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向研判,按照“快速突破”和“久久为功”两个层面加快科研布局,引领油田科技工作正确方向。大力加强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从需求、立项、研发、试验、推广应用、验收考核、评估等环节做好管控,发挥各层级优势与主动性,提升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效率和效能。公开竞聘、择优选拔项目经理,落实完全项目制管理,优化科技创新投入,更好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着力深化与世界一流大油气田相适应的基础研究。在迈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上,长庆油田根据中长期发展需要,用好“三个重新认识”历史经验,围绕陆相页岩油成藏理论、西缘海相页岩气成藏理论、低渗—特低渗透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理论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提升理论认识,强化关键工艺技术自主研发,推动一批代表性、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形成页岩油、致密气规模效益开发技术体系,着力解决长远性、现实性和效益性问题,全面提升油田原始创新能力,助力油田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与世界一流大油气田相适应的核心技术。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迈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上,长庆油田聚焦油气生产“卡脖子”技术短板,分层分类、分批次布局,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梯次,重点攻关非常规资源评价、长水平井优快钻井、智慧油气田等核心技术,持续完善页岩油能量补充、水平井全生命生产周期管理、精细注水等配套技术,大力推进低渗油藏转变开发方式、页岩油提高采收率、页岩油原位转化等重大开发试验,促进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提升企业科技核心竞争力。
着力建强与世界一流大油气田相适应的科创平台。在迈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上,长庆油田整合集聚科技平台和创新资源,加大共建共享开放合作力度,努力构建油田牵头、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切实增强油田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作用,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优化组织管理模式,努力培育更多的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充分发挥油田战略合作伙伴作用,在低渗透及非常规油气、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深化科技合作,探索联合攻关、技术共享、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的有效机制和模式,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着力培育与世界一流大油气田相适应的科技队伍。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在迈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上,长庆油田进一步深化人才强企工程,瞄准关键核心、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等领域,依托科技平台和重大科技项目,打造科技领军人才,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聚焦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创新型的“三院两所”,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晋升绿色通道,健全技术专家作用发挥机制,定期开展“专家大讲堂”、“现场会诊”、“专家进实验室”等活动,激发技术人才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内生动力。加强科技创新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工作,在荣誉授予、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科技生态体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