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对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成就显著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供需结构日趋合理,产业地位稳步提升,管理体制逐渐完善,旅游竞争力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正在从旅游资源大国、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我国已经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旅游需求市场日渐刚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必需品。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达48.9亿,游客总花费49133亿元;出境旅游人数超过8700万人次。2024年“十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7.65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出境游机票酒店订单覆盖了144个国家的1597个城市。我国步入了旅游市场总量增长与需求升级伴生发展的新时期,旅游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占比逐年增高。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和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
旅游供给体系日渐完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建成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创新活跃的旅游供给体系。全国A级旅游景区数量从2012年的6042家增加到2023年的1.57万家。旅游景区类型从传统的自然山水、人文古迹,拓展至乡村、红色、冰雪、文博院馆、主题公园等,更好地满足了广大游客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研学、教育等多层次立体化的旅游需求。文化和旅游部还推出了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67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597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家,建设旅游服务中心3500多个,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约15万座。随着旅游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和旅游便民设施持续增加,广大群众的出游更加舒适、便捷。
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更为巩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第三产业的重点,到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重点产业,再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产业地位持续提升和日益巩固。2012年至2022年的10年间,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6%左右。“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超过10%,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4年的2752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0628亿元,年均增速5.0%。如今,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交通、旅游+体育、旅游+科技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轨道,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巩固。
二、新时代我国旅游业彰显鲜明民生属性和幸福价值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旅游业的民生属性与幸福功能日益彰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旅游业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增进民生福祉指明了方向。
旅游业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中发挥了更大作用。旅游产业发展为增进民生福祉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旅游业的产业属性在经历了从经济属性到综合属性的变化历程之后,正肩负着增进民生福祉的历史使命。随着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民生属性与幸福功能日益彰显。坚持旅游发展为了人民、旅游发展依靠人民、旅游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义。因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及动力。
旅游业在服务精准扶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2012年以来,全国乡村旅游人次从近8亿跃升至30亿,年均增速超过20%,2.26万个贫困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1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比如,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大力实施乡村旅游脱贫工程,10年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22年的23505元,成为乡村旅游脱贫的典型代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通过发展多种旅游业态,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12年的950元增长到了2023年的21784元,旅游业真正成为繁荣乡村的民生产业。旅游业带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全面振兴,以及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旅游业在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旅游业已被列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旅游业要充分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旅游本身就是使人感到幸福的活动,旅游带来的情绪价值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旅游带给人幸福感的来源是多维的,身心愉悦、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这些幸福密码是其他产业无法破译的,高度契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旅游业既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产业,更是关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幸福产业。
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旅游发展观,推动旅游业更好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积极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科学论断,要求新时代我国旅游业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赋予旅游业新动能、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深化文旅融合、构建旅游生态家园,并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让旅游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赋予旅游业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新质生产力逐渐成为旅游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成为旅游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通过科技创新,带动旅游业的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结构创新,培育旅游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从业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赋予旅游业发展新动能,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技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旅游方式,游客对个性化定制、实时互动与攻略查询、便捷预订与高效服务、安全保障与社区互动有着较高的智慧化需求。旅游供给端要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引用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系统,精准捕捉和快速响应游客需求,为民众出行、检索、导航等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服务;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打造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文旅体验的沉浸度,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旅游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优化产品服务供给,保障人民旅游权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旅游业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改善了人民群众的体验感。我国A级旅游景区门票的平均价格从2013年的31元下降到2022年的23元;1.57万家A级旅游景区中有7000多家实行首道门票免费制度;超过90%的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在2024年“中国旅游日”期间,全国各地推出多种形式的文化和旅游惠民措施,释放文旅红利,增进民生福祉。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发展要继续坚持为民服务,通过结构优化、业态融合等方式创新旅游业态和产品服务供给,丰富大众的旅游体验;通过优化节假日分布、完善带薪休假制度,保障旅游休闲时间,提高旅游体验满意度;采取优惠措施,保障城镇中低收入人群以及一些农村地区民众的旅游权利;注重适老化旅游产品设计,完善无障碍便民利民服务;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旅游交通体系优化、旅游服务水平提升,为民众营造品质更优的旅游环境。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构筑人民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遵循,指明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方向。当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文化体验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大众的文化体验需求,我国传统文化类景区由2012年的2064个增加到2023年的4000余个,年均增长8%;红色旅游类A级旅游景区从2012到2023年,景区数量和游客接待量分别实现年均增长19.52%和13.08%。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工作任务,旨在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文化为内核,以旅游为载体,为人民精心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旅游产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文化自信。要加强文旅深度融合的制度设计,抓好顶层设计、系统规划、资源统筹、政策保障,推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建设好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政策利好转变为发展动能;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各方面与科技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以智能交互、沉浸体验等为特征的新型业态;运用好AI(人工智能)、大数据、光影技术等新技术,实现业态、服务、场景、营销的创新,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舒适性和便捷性。
坚持绿色发展,构建旅游生态家园。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良好生态环境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旅游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绿色原则,关注资源的绿色开发、业态的绿色运营、交通的绿色低碳,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旅游发展全过程,构建更加完善的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要大力倡导文明健康出游风尚,推广低碳旅游方式,让游客在感悟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自觉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形成绿色消费方式;要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做好预约调控、环境监测、流量疏导,将旅游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通过构建绿色旅游生态家园,实现人居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核算,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随着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制定和完善行业标准成为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工作重点。各旅游服务质量监管部门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影响人民群众旅游体验的重点问题和主要矛盾开展工作,聚焦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破解旅游高峰期游客“出行难”、“停车难”、“如厕难”等难题,让游客游得安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既要引导和激励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在线旅游经营者、星级旅游民宿等经营主体,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要研究出台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标准规范,充分发挥旅游服务标准、旅游服务质量监测和评价、旅游服务质量认证等对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基础性作用,以保障各旅游市场主体为游客提供优质、贴心的旅游公共服务,让旅游业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河南科技学院科技处副处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马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