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谱写文化强国新篇章

2017年07月02日 17:00:00
来源: 《求是》2017/13 作者: 秋 石

    核心要点: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

    ■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共同思想基础的维系和支撑,党将不党,国将不国,民族也不会有凝聚力。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来说,确立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幸福安康。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时代制高点,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目标,以坚如磐石的文化自信把我们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境界,进一步开创了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谱写了文化强国新篇章。

    一、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

    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共同思想基础的维系和支撑,党将不党,国将不国,民族也不会有凝聚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始终巍然耸立。

    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时间和空间的大视角、从世界各国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入论述文化的重大作用、重要地位,深刻阐释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并列,从“三个自信”上升为“四个自信”,而且将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相并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从“三位一体”提升为“四位一体”。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极大深化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和“三大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更加错综复杂,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特别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成功,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较量日益凸显,意识形态渗透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的主要手段。他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攻击我们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人权、贪污腐败、社会治安等问题,起劲地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极尽造谣诬蔑之能事,其目的就是要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相关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大部署。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事关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他强调,我们既要做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因党而立,党校姓党是天经地义的要求。党校的工作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做强网上正面宣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等等。在这些重要论述指引下,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蓬勃开展,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魂无定所、行无依归。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来说,确立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形成了一套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2013年12月,中央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进行总体部署。2014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13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专门阐释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对师生专门讲了这个问题;5月28日,在上海考察工作时对领导干部提出要求,强调要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5月3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同师生们座谈时又集中讲了这个问题,对少年儿童提出要求;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对两院院士提出要求;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广大教师提出要求;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深入论述这个问题,对文艺界提出要求,等等。2015年,中央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要求在贯穿结合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016年,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刚性约束的法律规定。通过几年来驰而不息的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起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尽显其“为益之大,收功之远”。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了谁,依靠谁,是一个政党的根本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统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已经近40年,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文化建设同样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形势、着眼新目标,紧紧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加强顶层设计,既抓重要问题、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文化体制改革深层次拓展、大力度推进。2014年3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为文化改革发展制定了路线图、确立了时间表、布置了任务书。总的思路和布局是,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核心目标,着力抓住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的关键环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对外文化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文化政策法规体系这五大体系。由此,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精准发力。一系列指导意见陆续下发,一批重大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一批重点改革任务迅速落地,一批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改革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全面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全面小康。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日趋多样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不高、城乡区域文化发展差距大等问题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态势,初步建成包括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我国已建成广播电视现代传输覆盖体系,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37%、98.88%。着力补齐短板,“十二五”末村村通工程顺利收官,惠及全国1.5亿农村群众,户户通用户近1亿。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479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4240个;有博物馆4109个、公共图书馆3153个;有245条农村数字院线、约5万余支放映队,实现了流动电影公共服务全覆盖;60多万个农家书屋覆盖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累计向农民配送图书10亿册。农村数字文化工程将文化信息送到村一级,新闻出版“东风工程”有效提升了民族文字新闻出版生产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广播影视“西新工程”覆盖9个少数民族省区,等等。《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为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保障。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进一步完善两个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我们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我们着力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路子,积极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总量规模稳步提升,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文化企业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我们大力促进文化领域创新创业,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文化产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的贡献更加突出。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4.07%,贡献率进一步提升。2017年4月,《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印发,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行业和保障措施,是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根本指南,必将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积极引领文艺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艺工作作出重要论述。2014年10月15日,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要创作出更好更多的文艺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论述文艺创作的重大意义、重要方法、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创作正从“高原”迈向“高峰”。2016年,全国出版图书50万种,期刊总印数27.4亿册,报纸总印数394.4亿份,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文艺精品力作;生产电影故事片772部、动画电影49部、纪录电影32部、科教电影67部、特种电影24部,国产电视剧330部14768集,电视动画片近12万分钟。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一系列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推出一大批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近,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作出战略部署,为新形势下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三、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当代中国,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都需要我们勇于创新创造,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2月,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这一基本方针。2017年1月,党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写入指导思想。这既是延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既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必将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我们的文明观。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特别是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联系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如何正确处理不同文明间的关系、促进文明互鉴共进,更为紧迫地摆在世界面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许多重要场合,比如在2014年访问欧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都对此作出深刻论述。他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是平等的,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明是包容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这是文明发展的一条规律,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凝结着中华民族在长期文明交往中的思想智慧,反映着对人类文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观。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要扎根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明的优长,努力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着力提高对外文化开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交流平台和载体,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要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不断拓展,我国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初步形成了覆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节)”等文化品牌活动遍及全球。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增加到30个。现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13所孔子学院和1074所孔子课堂。2016年11月,中央深改小组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力推动着中华文化走出去。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到推进为民族铸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促进文化惠民,到以改革创新激发文化市场活力;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号”文化巨轮在新的历史航程中乘风破浪、扬帆前行!

    责任编辑:孙煜华 李 达 周昭成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