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阐述、提出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擘画了由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全国再次发出了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员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并深入贯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二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牢牢把握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具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
■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准确把握两条检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实际上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条检验标准。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仍需接续奋斗。我们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苦干实干,发扬钉钉子精神,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阐述、提出新要求,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担当,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擘画了由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全国再次发出了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员令。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全面准确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要求,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接续奋斗。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如期实现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是普通百姓对殷实富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发展实际,赋予“小康社会”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同“小康”这一富有中华传统文化意蕴的话语结合在一起,逐步形成了小康社会理论。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赋予全面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紧紧扭住这个奋斗目标,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居于引领位置。五年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并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
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多中国人将普遍过上比较殷实富足的生活,这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意志的顺应,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光辉前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和人民情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乃至在世界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有有利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矛盾叠加、隐患增多、风险难控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儿。
一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处于改革关键期、问题集中期、矛盾多发期。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增强风险防控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力量和社会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二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摆脱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性指标,也是一个突出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部署,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当前,精准脱贫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我们既要因地制宜地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解决好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补短板”问题,更要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让脱贫成果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保护生态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以系统工程思路抓污染防治,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牢牢把握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论断。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第一次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年多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铺开、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生产力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得到改善,供求结构矛盾得到缓解,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实践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符合中国实际、富有战略远见。
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必须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次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具有重大意义;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要求,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准确把握两条检验标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经得起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实际上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条检验标准。
一要得到人民认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民认可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科学不科学,举措对路不对路;化解重大风险得不得力、精准脱贫到不到位、污染防治有没有效果,都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尺度。只有群众满意的小康、认可的小康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二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放到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来考量,也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中去检验。只有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才能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好局、起稳步,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五、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仍需接续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的扎实基础、积累的宝贵经验,将使我们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也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不断前进。
一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方向问题,必须始终不渝。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要始终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汗水汇聚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力量。
二要苦干实干,发扬钉钉子精神。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苦努力,用实干托起未来。我们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把要办的事情做扎实,把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落实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梦想奋进;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要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把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
三要对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一旦实现现代化,就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意味着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规模增长了一倍。这将是一项前所未有的非凡成就。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执笔:储新宇)
责任编辑:蔡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