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划时代思想体系都是时代需要的产物,也必然是对重大时代课题的创造性和系统性回答。鲜明的时代性、创造性、系统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体现和鲜明标识,更是我们党历次重大理论创新的鲜明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顺应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中孕育形成,以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时代性、创造性、系统性,认真思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8个明确”、“14个坚持”等重要论述,就能更为准确、更为深入、更为透彻地理解这一重大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鲜明的时代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把握时代进程、引领时代方向上达到一个崭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方位就是“新时代”,基本内容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洞察当今中国发展的新趋势,全面把握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社会主要矛盾、人民生活需求等方面的新变化,从而彰显“时代精神的精华”、赋予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是当今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的鲜明表达,十九大报告中的“8个明确”,开宗明义就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总目标总任务,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展开、由此延展,包括明确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必须坚持的发展思想与发展方向,包括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坚定“四个自信”,包括明确各个方面新目标新要求等,都蕴含着“新时代”的内在逻辑和内在需求。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紧跟时代步伐、回应时代课题、满足时代需求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思想和智慧结晶。
鲜明的创造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进行艰辛理论探索、阐明社会发展规律上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根本价值体现,更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的历史站位、宽阔视野、战略眼光观察时代变化,以强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历史担当回答实践要求,无论是理论创新的广度、还是理论创新的深度都是历史性和飞跃性的。从创新广度来看,这一思想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而且在每个重要方面都体现着全新的视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观点。从创新的深度而言,就是既坚持老祖宗,又讲出新话语,而且是具有原创意义和纲举目张意义的新话语。比如,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对当今中国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程中的新状态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对党和国家的整个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必将带来“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比如,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同大的“三步走”战略相衔接、又考虑已有基础和未来可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提供更具方向引领性和实际可行性的目标方略;比如,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战略目标、举措和条件于一体,实现了党治国理政方略的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再比如,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更深层次、更具针对性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党的性质、所处地位和历史作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丰富发展,也是对重大政治原则问题的有力澄清,等等。所有这些,都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独特理论价值,彰显了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开创性意义。
鲜明的系统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涵博大厚重、内容相互贯通的思想体系。博大厚重既体现在这一思想所阐明的主题及其方向目标的宏大上,更体现在对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回答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科学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探索和选择。围绕这样的主题和方向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等的结合上,对各方面、各领域的问题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而且在各方面、各领域也都形成系统化的思想观点,构成这一思想“总集成”的“子系统”。说其相互贯通,主要体现在从时代课题到总目标、总任务,到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到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到各方面各个领域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再到“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形成一个主题目标鲜明、内容相互贯通、逻辑层次明确的思想体系。也正因如此,这一重大思想必将在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彰显深厚的思想伟力和强大的真理力量。
责任编辑:孙 珉 孙煜华 李 达 周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