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守和奉献中成就出彩人生

—— 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2018年11月15日 10:00:00
来源: 《求是》2018/22 作者: 王国生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工作时殷殷嘱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中原更加出彩,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群众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争做出彩河南人。不久前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玉滚,就是出彩河南人的优秀代表。他扎根偏僻山村十七载,如默默燃烧的红烛,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上进的道路,用坚守和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出彩的人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展现了新时代“四有”教师的模范形象,树起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杆。

  张玉滚同志情洒山乡、无怨无悔,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2001年,师范毕业的张玉滚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的教师换了一茬又一茬,他却默默耕耘,始终坚守。“我是山里人,知道山里的苦,但不能让孩子们一直苦下去,我要像一颗螺丝钉,钉在这里。”他扎下根来,只为干好一件事,就是让山区孩子刨除穷根、改变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面对自己养家糊口的困窘和外面世界的精彩,张玉滚也曾犹豫过,“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孩子,都走了,孩子们咋办?”“只要孩子们在,学校就在”。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执着的心,质朴的情,坚毅的选择。从张玉滚身上,我们看到了理想信念的力量,有理想信念才能在困境面前保持定力,在诱惑面前安之若素,在清贫面前精神富足;在张玉滚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的力量,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党分忧、为国尽责。没有理想,方向终会迷失;没有忠诚,才干一文不值。学习张玉滚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把个人理想融入伟大梦想,把个人追求融入时代洪流,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用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

  张玉滚同志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彰显了共产党人顽强的奋斗精神。黑虎庙村是深度贫困村,山高路险,自然环境艰苦恶劣,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张玉滚为了翻新校舍,上山撬石头、下河挖沙石,起早贪黑地劳作,新校舍盖好了,人瘦了一大圈。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作业、文具挑进大山,几十公斤的担子、几十里的山路,一挑就是5年。通了公路,他又用自己的摩托车运送学校物资,摩托车骑坏了4辆,轮胎更换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一次他骑摩托车到镇中心校开会,山里起了大雾,他差点摔下悬崖,昏迷了半个小时,但住院没几天就赶回学校,在别人搀扶下站上讲台。望着头裹纱布的老师,学生们喊出“老师好”后,禁不住哭成一片。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不怕吃苦、肯于吃苦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在张玉滚身上生动体现出共产党人的顽强革命意志和艰苦奋斗精神。学习张玉滚同志,就要唤起内心深处的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关键时刻站在前面、冲上一线,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在奋进新时代中作表率、当先锋。

  张玉滚同志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彰显了共产党人强烈的责任担当。“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缺少师资力量,他就把自己磨炼成“万金油”,打造成“全能型”教师,他总说,“山里本来就闭塞,老师不多学点,咋教好娃们”。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缺少先进的教学设施,他硬是凭着自己练就的扎实本领,悉心培育每一个学生,所教学科成绩在全镇一直名列前茅,学校整体教学质量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学生从这里起步,考上大学、读上研究生,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所历练出的每一项技能,都是山区学生所用、所急、所需。由于常年高强度操劳,不到四十岁的张玉滚鬓角早已斑白,脸上布满皱纹,经常被错认为是快退休的老教师。他常说,如果是一滴水,就要滋润一寸土地;如果是一缕阳光,就要照亮一个角落。学习张玉滚同志,就要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既要把工作当事业来做,将一件件平凡琐碎的小事做扎实,也要不断攀登高峰,锻造扛起重任的铁肩膀,涵养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张玉滚同志心怀大爱、无私奉献,彰显了共产党人真挚的为民情怀。张玉滚爱教育、爱学校、爱孩子,这种爱未必荡气回肠,却是贴心贴肺。17年来,他利用微薄的工资,相继资助了300余名儿童,没有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白天当老师,晚上当家长”,张玉滚和学生同吃同住,在生活上对学生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山里的孩子父母大多在外打工,谁家孩子在哪儿居住,谁家孩子爷爷奶奶多大年纪,谁家孩子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记在心上,背着学生上山下河已是家常便饭。2010年暑假的一天,暴雨倾盆,在校值班的张玉滚想到留守儿童张明明家可能遇险,就立即冲过去,从坍塌了一大半的房子里,把明明和他的爷爷转移到安全地带。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个文弱书生竟同时扛起救出了两个人。 张玉滚把山区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干,体现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心中有大爱,始终装着群众,服务人民不计回报,才能真挚持久。学习张玉滚同志,就要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群众掏心窝子说话,为群众实打实办事,把群众的笑脸作为价值标尺,把与群众同甘共苦作为自觉追求,让群众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让党旗在群众心中高高飘扬。

  好的榜样,是最可信的说服;好的楷模,是最有力的引导。在张玉滚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焦裕禄式的对群众的亲劲、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他的事迹并不惊心动魄,却感人至深,每读一次,都能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都能获得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力量。张玉滚的坚守和奉献,让平凡的事情有了非凡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都是党和人民事业的螺丝钉,把分内的事做好就是担当,让工作得到群众认可就是出彩。我们要向张玉滚同志这样的“时代楷模”学习致敬,把对党和人民的感情转化为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奉献,转化为苦干实干、勇争一流的行动,葆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浓厚情怀,增强事业至上、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涵养筑梦中国、献身时代的精神境界,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出彩人。

  (作者:中共河南省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春玲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