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文明交流互鉴已成为世界发展潮流的21世纪,美国仍有一小撮人为了所谓“战略利益”和“全球霸权”再次玩弄起“文明冲突”和“种族主义”伎俩,炮制“对华文明冲突论”,赤裸裸地挑战现代人类社会的文明底线。
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共进的辉煌史。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所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各种文明的交相辉映。发源于地中海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都曾受古埃及文明影响与启迪。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整个欧洲并孕育出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与理性主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古代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中国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把儒家文明传播到西方,也从西方引进了新的文明要素,拓展了中华文明的广度与厚度……一部恢宏的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各种文明相互影响、相互滋养、交融共进的历史。
人类社会大多数矛盾冲突主要源于利益争夺而非文明差异。冲突和战争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其中不乏“文明差异”掩饰下的利益争夺。历时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大多以“夺回圣城”、“铲平异教”之名行争夺领土和掠夺财富之实。两次世界大战作战双方多是深受西方文明熏陶的现代工业化国家,这种“同质文明”内部的残酷战争论证了“民主和平论”的破产,更凸显了“文明冲突论”的荒谬。美国在冷战后发动的每一场战争,不论其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和义正词严,背后都离不开强烈的地缘政治盘算和现实利益驱动。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无休止的冲突与战争,大多与实际利益有关,与文明差异并无太大瓜葛。
美国“对华文明冲突论”的本质是冷战思维和种族主义。受“二元对立”思维范式影响,美国在发展扩张中始终在区分“自己”与“他者”,并不断地树立“敌人”。冷战期间,美国选择了意识形态迥异的苏联;20世纪80年代,选择了声称要“买下美国”的日本;世纪之交,又选择了一体化道路上联合自强的欧洲。每一次“成功”都在不断强化着美国对“敌我两分法”的偏执与迷信。所以,当中国的全面进步繁荣冲破其心理防线时,美国在“历史经验主义”的驱使下毫不掩饰地祭出了“对华文明冲突论”大旗。这一论调不仅把美国“二元对立”的哲学范式、“非友即敌”的冷战思维和种族主义的流毒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暴露出美国在世界大变局中自省精神缺失、自强基因羸弱、包容力下降以及理性崩坏的局限与弊端。
原载《当代世界》201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