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 为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新贡献

来源:《求是》2020/16 作者:余艳红 于文明 2020-08-16 08:05:45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从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的贡献,对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作出重要部署。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指导实践,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一、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聚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个时代课题,充分肯定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认识中医药、如何发展中医药、发展什么样的中医药等根本性、长远性问题,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描绘蓝图、明确任务,为做好中医药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刻认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医药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现实作用,是坚定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增强了我们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底气和信心。

  深刻认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必须把握的重要机遇、重点任务,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中医药工作的强大动力,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深刻认识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中医药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深刻阐明了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关系,彰显了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体系;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这些重要论述着眼人类健康的广阔视野,始终坚持强烈的问题导向、鲜明的目标导向,为我们在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开出了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良方。

  二、总结中医药在抗疫中的经验,发挥中医药在抗疫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特别是在与疫病斗争中产生《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疫论》等经典著作,形成了系统的、独特的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药。屠呦呦研究员从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汲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流行,中医药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独特理论、技术体系和经典方药。

  发挥国家制度组织优势,动员全国中医药力量驰援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按照中央指导组部署,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组织全国中医药系统全力投入防控救治。我们与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同联动,调动全行业力量,全程深度介入。第一时间选派国家中医药专家组赴武汉考察疫情、诊疗病人,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三因制宜,从中医理、法、方、药角度认识和把握疾病,研究确定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第三至第七版国家诊疗方案,指导临床一线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医诊疗。第一时间组建国家中医医疗队赴武汉整建制接管医院病区,开展救治和临床科学研究,探索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先后组建5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共计773人,整建制接管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雷神山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8个病区和江夏方舱医院。

  发挥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支撑作用,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和有效方药。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部署下,聚焦中医药临床救治、有效方药筛选和疗效评价,全力推进中医药科研攻关,设立了“中医药防治2019-nCoV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等重点专项,有力支撑了临床救治。同时,启动了应急研究专项,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本着边救治、边观察、边优化的原则,深入发掘历代疫病防治经验,对现有治疗瘟疫的中成药、经典方剂进行筛选,纳入国家诊疗方案。对已经纳入诊疗方案的中成药和方剂,同步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科学研究,及时发布“三药三方”科研成果,优选出一批有效方药。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提高防控救治水平。对医学观察期人群,中医药防控工作前移,探索并推广武昌中医药防控模式经验,服用中药提高免疫力。对轻症患者,以方舱医院为主阵地,做到中药早服应服尽服,有效减少轻症向重症发展。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建立中西医会诊和联合巡诊制度,实行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减缓重症向危重症发展,最大程度提高救治效果。对出院恢复期人群,制定中医康复“套餐”,加快机体恢复。各地党委政府坚持中西医并重,统筹中西医资源,强化中医中药协同,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开创了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的新局面。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比重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为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贡献了中医药力量。

  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是武汉市首个以中医院运转模式来进行临床治疗、管理的方舱医院。除了施用中药汤剂,江夏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还教患者习练太极拳、八段锦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并采取了温灸、耳穴压豆、经络拍打等中医综合治疗手段。图为2020年2月25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在江夏方舱医院带领新冠肺炎患者习练八段锦。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发挥“中国方案”特点,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通过新闻发布会、中央主流媒体宣传,举办了30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交流中国中医药抗疫诊疗方案、方药和经验,展示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疫情防控的进展,展示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成效,展示中医药人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讲好中医药抗疫故事。根据对方需要,向有关国家捐助中药,向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提供中医药救治经验,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这次疫情防控,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生动实践,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是中医药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生动实践。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仅有效缓解了早期疫情集中暴发、医疗资源不足的压力,而且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成为“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优势。实践充分证明,中西医并重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具有显著优势,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实践也再次证明,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屡经考验、历久弥新,依然好使管用、经济易行,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值得进一步坚持和发扬。

  三、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贡献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内外兼修,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2020年3月29日,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结束了最后一班岗,3月31日全队返回上海。该医疗队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的122名医护人员组成,负责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五病区。图为3月29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该医疗队一名队员准备进入隔离病房污染区。 新华社记者 才扬/摄

  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突出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时代活力。没有传承,中医药发展就没有根和魂;没有创新,中医药发展就没有时代活力和应用价值。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诊疗能力和水平。

  面对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需求,中医药必须尊重规律,做到“传承师古不泥古、创新发展不离宗”,通过传承精华来发展中医药学,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同时吸收科学技术和文明成果,创新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服务当代临床防病治病需求,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省卫健委组织专家,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建立中西医结合联动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甘肃省还将系列方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分装,发往湖北省,供援鄂医疗队使用。图为2020年2月20日,在甘肃省中医院药学部中药房,药师在配制中药颗粒。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坚持安全有效根本要求,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西安市雁塔区二○五所社区中医馆时指出:“现在发展中医药,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2018年10月,总书记考察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时强调,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2019年10月,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总书记的一系列指示要求,为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药为医用,医因药存”。要坚持中药质量安全有效根本要求,突出质量优先,不断提高中药质量。中药材质量好,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才会好,中医临床防治才会有疗效,中药产业才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事业才会高质量发展。要围绕以较低费用取得较大健康收益目标,规划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鼓励在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提高中医药疗效和防病治病能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探索政策举措和经验模式。

  坚持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彰显我国卫生健康发展显著优势。“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是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是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医药学科、人才队伍、服务体系、中医药传承创新科技支撑以及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与西医药学科服务体系相比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强、健全、完善,还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中医药发展自信,彰显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显著优势。

  一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加强中医古籍文献系统挖掘、整理和利用,重视活态传承,建立与知识产权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力争在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建设一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和国家中医应急救援与疫病防治基地。全面加强中医医院建设,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应急救治能力。三要推动中药审评审批机制改革,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坚持安全有效根本要求,通过完善标准、加强监管、全过程追溯、诚信体系建设等措施,提升中药质量安全。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简化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注册审批程序。四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和临床技能培训。加强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传承。建立完善促进中医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五要建立中西医协同高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西医并重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中医药工作平台岗位,将中医医院纳入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范围。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健康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是中国特色卫生健康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体系,推动中医药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作者:余艳红,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于文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