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中增进共识、发挥作用

来源:《求是》2020/22 作者:蔡达峰 2020-11-16 09:00:00

  不久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强调,“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脱贫史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中国民主促进会(以下简称“民进”)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带领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进村入户,开展扶贫帮困,履行基本职能,目睹了贫困地区和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亲身体验了万众一心共创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举

  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是千百年来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心中的渴望。然而,消除贫困是个普遍的难题,需要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制度和治理能力的保障。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我国能够解决千百年延续下来的数亿之众的贫困问题,成为最早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成就来之不易,意义非同寻常,既是对全球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也揭示了国家制度、政党作用与减贫事业的深刻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减贫事业具有不竭动力和巨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破除了贫富悬殊的格局,使人民摆脱了饥寒交迫的生存困境。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民生普遍改善,农村7亿多贫困人口得以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下降至2019年的0.6%,稳定地解决了10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全面加强对新时代脱贫攻坚事业的领导,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贫困群众,走遍了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亲自谋划和指挥脱贫攻坚战,全面论述了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工作格局、政治保障、科学方法等战略问题,系统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原则问题,深入阐述了“两个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六个坚持”等实践问题,在决胜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多次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中共中央的坚定决心,及时作出部署,极大地激励人们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力量。

  纵观我国扶贫减贫的奋斗历程,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显著的特征。

  1988年,我国建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贵州毕节试验区,民进参加了这一扶贫共建项目,在统一战线扶贫工作大格局中开展定点扶贫。经过多年努力,当地30年累计减贫594万人,森林覆盖率也大幅提高,呈现出一派生态美、百姓富的景象。图为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新貌。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它确立了决胜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果断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定,作出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领导减贫事业向着更高更全面的目标提速发力,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它面临了空前的困难。进入决胜阶段的脱贫,集中了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脱贫任务,集中了“三农”建设乃至治国理政中长期面临的难点和顽疾,时间紧、范围广、事项多,攻坚克难的任务特别艰巨,对思想观念和治理能力提出极大挑战。

  它贯彻了严格的要求。脱贫攻坚战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了“精准”的要求,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确立了脱贫攻坚的思想和工作原则。按照这个要求,相关政策制定中更加注重可行性和规范性,政策执行更加严谨,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监督活动全面开展,有效地保证了脱贫质量和效益。

  它体现了深层的关怀。脱贫攻坚面向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保障问题。同时,把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机结合,强调激发内生动力,把扶志扶智作为重要任务,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改善生活的能力。

  它汇聚了广泛的力量。中共中央把脱贫攻坚放在“三农”工作、城乡和区域融合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推进,构建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大格局,带领各级党政部门和干部,调动参政党组织、社会各方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服务协同配合的合力,东西南北中相互协作、乡村城镇全面结对、市民村民互帮互助,发扬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展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守望相助的强大凝聚力。

  它创造了全面的成就。在实现脱贫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各地创造了大量脱贫致富的经验,极大增强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信心,全面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有效引导了乡村社会风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重大责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独特作用和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民主党派参加脱贫攻坚,共担脱贫攻坚历史任务,携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凝聚共识谋大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机活力和显著优势。民进成立75年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合作共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事业中,民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把参加脱贫攻坚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机会,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发挥自身作用的重要机遇,努力促进思想共识新提高、履职尽责新作为。

  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意识。对民进而言,农村工作是一个新的领域,脱贫攻坚是一项新的任务,首先需要加强学习,增进认识,增强动力。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领会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新要求,加深对脱贫攻坚的重大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理解,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对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明确自身在脱贫攻坚中的任务和要求;深入学习民进坚持立会为公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倡导主人翁精神,动员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自觉投身于脱贫攻坚战,深入贫困地区,了解群众疾苦、基层困难,认识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学习基层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增进情感,增强责任意识。

  开展扶贫帮困,在社会服务中发挥作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开展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脱贫事业的重要特色,也是民进集全会之力、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从1988年起,民进参加共建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在统一战线扶贫工作大格局中开展定点扶贫。从1994年起,在贵州金沙县开展定点扶贫,2009年起,在贵州安龙县开展定点扶贫,持续深入地服务当地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近5年来,民进中央组织实施了“彩虹结对”、“彩虹励志”、“彩虹关爱”三项行动计划,与当地乡镇、学校和医院开展对口支援和共建,共培训教师20898人次、医卫人员1078人次、基层干部355人次,协调建立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医联体等长期合作机制;为改善教学条件、资助贫困生、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捐赠了1983万元的物品和资金,组织捐赠了图书132万册,捐建了“梦想教室”和“云平台”等教学材料和设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民进各级组织和企业家会员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实现投资11.5亿元,帮忙销售农特产品4.8亿多元,带动1.5万多贫困人口增收。民进援助的“食用菌”、“生猪养殖”项目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解决了大量农民的就业脱贫问题,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安龙县的干部说,“民进的帮扶是实打实的,百姓心里有数”。2018年,金沙县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金沙县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安龙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脱贫攻坚,产业是基础,产业兴旺,才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五里坪村农民逐渐脱贫走上了小康路。图为当地农户在一个属于精准扶贫项目的养鸡场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开展民主监督,在履行职能中发挥作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是参政党的三大基本职能。2016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和亲自部署下,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对对口扶贫任务重的中西部部分省份,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情况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活动,为参政党参加脱贫攻坚、履行基本职能提供了新渠道、新形式。民进中央把对口湖南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严格掌握“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和对象,进村入户,开展全面深入的调研,考察政策落实的过程,及时发现和研究问题,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监督意见和建议,并督促纠正;每年向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提交监督报告,共同举办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共商对策,发挥监督功效。民进还结合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加强监督情况和对策的研究,为决策和决策执行建言献策,先后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农村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困地区内部政策,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政策执行,健康扶贫与健康中国战略衔接,残障儿童义务教育等方面的建议,得到中共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

  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为了适应脱贫攻坚事业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民进中央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积累扶贫帮困、民主监督的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式和作风,健全工作制度和机制,开展“履职能力”主题年建设活动,取得了成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民进中央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增设民进中央民主监督工作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建立与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的扶贫工作联系机制、与民进湖南省委会的民主监督工作联系机制。二是注重双向发力,定点扶贫、民主监督是参政党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方式,民进中央以此为抓手,注重服务活动和履职活动的有机结合,统筹发挥三大基本职能和反映社情民意、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作用,从建言献策和凝心聚力双向发力,致力于用中共中央的大政方针凝心聚力,以凝心聚力推进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一方面,帮扶贫困群众,支持基层干部工作,开展宣讲政策、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工作,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促进大团结大联合。另一方面,在扶贫中深入开展调研和监督活动,及时反映和报送基层情况和意见建议,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三是注重整体优势,脱贫攻坚工作地点分散、内容广泛,需要深入众多村乡县和贫困家庭,需要研究经济社会各领域问题,提供各方面的帮助。民进中央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发挥自身在重点联系教育、文化、出版传媒等界别上的优势,发挥各领域民进会员的专家优势,结合当地实际需要,开展乡村教育、文化和产业等方面的扶贫活动,广大会员共同参与,深入一线,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四是注重工作作风,脱贫攻坚工作量大面广、细琐繁杂,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民进中央坚持深入基层、广泛调研、掌握实情,聚焦精准脱贫中的标准、作风、金融、土地、教育、健康等实际问题,了解政策实施中的情况,形成一系列调研成果,为建言献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扶贫帮困任重道远

  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面改善民生、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干劲不松懈,全力巩固脱贫成果,使脱贫成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另一方面要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注重长效,注重质量,在扶贫帮困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更加关注个体的致富能力,促进全面发展。脱贫是致富的起点,致富是脱贫的目标。稳定地改善生活,需要个人保持自力更生的志向;提高勤劳致富的能力,需要全社会坚持开展扶志扶智活动,提高帮扶的实效。教育和文化既是民生的基本需要,也是扶志扶智的主要路径,民进要发挥教育、文化界会员集中的优势,在扶志扶智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要保持与帮扶对象的密切联系,持续深入了解他们在改善生活中的愿望和困难,增进思想交流和相互信任,积极引荐和提供适合他们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投资理财等机会,为他们改善生活献计出力;另一方面,继续积极参与乡村教育、文化事业建设,致力于改善乡村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基本条件和服务质量,缩小与城镇的差距,使广大村民尤其是青少年获得更多学习和就业的机会,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延续,稳定地改善生活、实现富裕。

  2020年1月23日农历除夕前一天,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董地乡扶贫产业分红大会上,一位村民领到分红款后笑逐颜开。 新华社记者 骆飞/摄

  要更加关注群体的致富机会,促进共同富裕。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需要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发展、共同进步,使经济和金融政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都能更好地适应乡村发展需要,使农民在乡村和城镇发展中都能充分得到改善生活的机会。民进要继续提高扶贫帮困和建言献策的水平,一方面,要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扶贫地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深入实施民进中央扶贫帮困“同心·彩虹行动”,帮助乡村经济、教育、文化和社区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更好地服务于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把城镇与农村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城镇反哺农村、带动农村,利用参政党成员以城市为主的特点,广泛联系城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员,进入乡村开展扶贫和合作,向农村劳动力提供务工就业、培训学习等机会,帮助新市民安居乐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非凡的历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华民族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时刻,民进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深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地服务大局,满腔热情地关心群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