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三)
为人民服务:贯穿百年党史的红线
《求是》杂志记者 闫玉清
2012年岁末,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踏雪前往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在这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上,总书记深情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作为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贯穿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激励着我们党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党坚毅前行。
这让人不由想起了《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当年9月21日,演讲内容以新闻稿的形式在《解放日报》发表,新中国成立后,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是毛泽东著作的经典名篇。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仪陇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艰苦卓绝的长征,数次爬雪山、过草地,屡立战功,多次负伤。他工作勤勤恳恳,不计个人名利。1942年,因部队整编,他由班长改到中央警备团当战士,在延安枣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工作的地方执行警卫任务。1944年夏,为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张思德主动报名到离延安20多里路的安塞执行烧炭任务,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9月5日,炭窑在雨中突然坍塌,危急时刻,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堆里,牺牲时年仅29岁。
得知张思德牺牲的消息后,毛泽东同志心情十分悲痛,提出为张思德开追悼会,他参加并讲话。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事情经常发生,张思德只是一个普通战士,也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事迹,为这样一个普通战士举行追悼会并发表讲话,有着特殊的深远考虑。
当年亲历张思德追悼会的同志回忆说:“张思德同志牺牲后,警备团的战士有些议论:老红军,经过长征,负过伤,最艰苦的环境都过来了,因到山中烧炭被崩塌的炭窑砸死了,太不值得!这个情况被毛主席知道了,引发毛主席参加追悼会并发表了那样一篇关系人生价值的极其重要的讲话。”
追悼会于1944年9月8日下午举行,当年的《解放日报》报道,“到会者千余人”。追悼会开始后,“毛主席即缓步登台,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死者表示敬意”。
张思德(油画) 新华社发
在随后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从践行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宗旨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张思德同志,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毛泽东同志接着引用了古代文学家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阐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为人民服务”是这篇讲话的中心表达,处处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思想。后来,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同志又对“为人民服务”作了全面系统的阐发,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历史不会忘记。70多年来,“为人民服务”穿越时空,照亮我们党的前进征程。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表达着对人民的无限挚爱,彰显出人民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同志时发表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深刻揭示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的真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经常问问自己,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我们干的事情是不是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干的?始终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记在心间、扛在肩头,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辉煌。
到延安去!
《求是》杂志记者 旷思思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并不起眼的西北小城,却成为无数中国先进青年心中的圣地。延安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他们偏向荆棘而行,不惜向死而生?这些青年中有的还出身富贵世家,过着优渥的生活。
到延安去!那里有救亡图存的希望!
那时的中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华儿女满目皆是山河沦陷的痛楚。
“祖国在受难,同胞在流血,炎黄子孙岂能袖手旁观?”当身在新加坡的钟萍为支持抗战而辗转回国,却痛心地看到:街上,一面是在寒风中冻得东倒西歪的难民、乞丐;另一面则是那些国民党的军官们尽情作乐,国家民族的深重灾难,人民的痛苦呻吟,似乎同他们毫不相干。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民族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高擎团结抗战的伟大旗帜,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及其取得的辉煌战果,与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不断退让的所作所为及其恶劣后果,形成了鲜明对比。“延安作风”和“西安作风”的巨大反差让很多民主人士感叹:“抗日救亡的希望在延安”。
要抗日,要寻求民族独立,就应该跟共产党走,这正是无数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初心。
到延安去!那里的人民是自己的主人!
毛泽东的表兄曾因生活困难,希望到延安谋一份差事。毛泽东回信拒绝说:“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
人民,只有人民!只有懂得“人民”二字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分量和地位,才能明白共产党的领袖们为何如此清廉清贫,才能明白延安为何如此让人着迷。
美军观察组曾在延安看到:“领导人轻松地在他们的人民当中走来走去”,“士兵和军官在轻松的同志式友爱气氛中,相互谈天和开玩笑”。
在延安还能看到这样的特殊画面:敦厚朴实的农民们手中攥着黄豆,信任谁,就把豆子放在谁背后的碗里,豆子就是一张选票。没有文化的农民用这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民主权利,寻回了他们几乎忘却的自尊。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一个冬日清晨,一位农民见到红日喷薄而出、霞光满天,心中顿觉“毛主席不就像这太阳吗”,于是放开喉咙唱起来,一首《东方红》随之传遍大江南北。这是从人民心头自发流淌出的歌声。
到延安去!那里代表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当美国记者斯诺走进延安,透过毛泽东居住的简陋窑洞、周恩来睡的土炕、彭德怀穿的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看到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矢志奋斗的坚强意志,盛赞这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处在四面包围之中,却创造出了中国其他地方难以看到的“十个没有”: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爱国华侨陈嘉庚不禁感慨延安“吏治之清廉,民心之归向”,并由此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爱国青年奔赴延安。 延安革命纪念馆供图
延安窑洞的物质生活十分清苦,但却是一个文化精神丰富多彩的世界。这里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学校,有激越飞扬的歌声,有始终如一的希望和永远乐观的情绪。当他们用原始的纺车和锄头支撑着民族抗战时,也没有忘记对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追求。
正是在低矮的窑洞里,毛泽东同志写下大量光辉著作,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散发出更加璀璨的真理之光。
也是在低矮的窑洞里,建立起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革命老人徐特立为此写道:“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所以,前进的政党必然把握先进的科学。”
还是在低矮的窑洞里,曾经留学巴黎的青年音乐家冼星海,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写出了《黄河大合唱》的伟大经典。
当年在延安的印度友人爱德华大夫看到奔赴延安的川流不息的青年人曾赞叹:“这简直是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
其实,奇迹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铸就的延安精神,是一种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延安精神,他每次到延安都充满崇敬和激动,作出过多次重要阐释和论述。2020年4月23日,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说:“党中央在延安13年,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属于历史,属于现在,也属于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延安精神依然是激励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的强大力量。
在“准备困难”中赢得未来
《求是》杂志记者 尹 霞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胜利召开。
这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后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百年历史上会期最长的一次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统一,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
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历经20多年艰苦卓绝斗争的洗礼,已经能够比较科学地认识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对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充满了坚定信心。在这一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密切关注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作出战略判断和谋划,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大事变”进行着周密的思想准备、工作准备。
5月31日,毛泽东同志作大会结论报告,报告前两个部分的内容都是分析形势。在指出光明面的同时,他重点告诫全党要“准备吃亏”、“准备困难”,并一口气列出了17条困难:
第一条,外国大骂;第二条,国内大骂;第三条,被国民党占去几大块根据地;第四条,被国民党消灭若干万军队;第五条,伪军欢迎蒋介石;第六条,爆发内战;第七条,出了斯科比,中国变成希腊;第八条,“不承认波兰”,也就是共产党的地位得不到承认;第九条,跑掉、散掉若干万党员;第十条,党内出现悲观心理、疲劳情绪;第十一条,天灾流行,赤地千里;第十二条,经济困难;第十三条,敌人兵力集中华北;第十四条,国民党实行暗杀阴谋,暗杀我们的负责同志;第十五条,党的领导机关发生意见分歧;第十六条,国际无产阶级长期不援助我们;第十七条,其他意想不到的事。
这17条困难,涉及国际国内、党内党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天灾人祸等方方面面,可谓把一切有可能发生、甚至不太可能发生的困难都想到了。这些困难,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有的是果然遭遇了,有的是部分地出现了。
在革命前景大好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要设想这么多的困难?对此,他在报告中这样阐明:“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估计到光明,也要有充分的信心估计到黑暗,把各方面都充分估计到”;“如果我们不准备不设想到这样的困难,那困难一来就不能对付,而有了这种准备就好办事”……总之,“我们要有这种精神准备,准备应付大事变”,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
准确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动,未雨绸缪,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把握主动,这是毛泽东同志从党一路走来所经受的血雨腥风、艰险磨难中得出的深刻认识和重要领导方法。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等一系列惨痛教训,深刻地教育了党,使党逐渐认识到,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头脑都要格外清醒,充分预见困难,主动谋划未来,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准备吃亏、预想困难,丝毫不意味着对前途悲观失望。在讲了17条困难之后,毛泽东同志紧接着就讲了“我们一定要胜利”的8条理由:第一条,暂时吃亏,最终胜利;第二条,此处失败,彼处胜利;第三条,一些人跑了,一些人来了;第四条,一些人死了,一些人活着;第五条,经济困难就学会做经济工作;第六条,克服天灾;第七条,党内发生纠纷,也是给我们上课,使我们获得锻炼;第八条,没有国际援助,学会自力更生。
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这8条建立在克服困难基础上的“一定要胜利”,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理有据,振奋人心,激扬斗志。正是在把“困难”和“光明”都估计充足的基础上,党的七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
由于有了迎接一切困难的思想准备,我们党因应施策,有力应对,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党和人民事业艰难曲折而又壮丽辉煌的伟大历程,一次又一次雄辩地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深谋远见。
在这个报告中,毛泽东同志自信而豪迈地指出:“我们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其他政党都比不上的,它最有觉悟,最有预见,能够看清前途。”
这是毛泽东同志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对中国共产党这一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特征优势的精到阐释。事实也是如此。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用不变的初心和使命、非凡的担当和功业,用一场又一场伟大胜利,不断诠释、印证着这一重大论断。
记者手记:
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讲到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讲“准备吃亏”时一口气列举的17条困难,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反复告诫全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风险挑战就会越多,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树立底线思维,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于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成功战风险、赢挑战,化危机、应变局,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