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水画卷中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沉力量
张 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异彩纷呈的山水画作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道德修养融为一体,持久散发出动人的魅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山水画作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很有意义。
铭刻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乡愁,这一文化心理彰显出中国人精神深处对故园难以割舍的深情眷恋。有山有水便有了牵挂,透过山水画这扇窗,中华儿女得以回望记忆深处的故土风光,寻求一种人文的归宿感,进而激发出更深层次的家国情怀。
元代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鹊华秋色图》,为友人周密浓烈的思乡之情所打动而作。整个画面默写了济南附近黄河两岸的鹊山和华不注山,在画面的左边是用披麻皴画出凝重深静,浑然一体的鹊山,右边是用荷叶皴画出主脉分明,峻拔耸天的华不注山,两山之间百草丰茂,树丛千姿,水村草屋,渔人家禽散落在曲洲浅滩周边,树木上有几点红叶,巧妙地点出了“秋色”之景。实地考察《鹊华秋色图》现场,人们惊奇地发现,700多年以来,鹊山及山脚下的村舍、树丛和浅滩的整体景观基本没有变化。可以说,这是中国美术史上从“对景写生”到“默写山水”的经典作品。
《鹊华秋色图》(局部) 元代 赵孟頫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以山水画来联结中国人共同的乡愁,牵涉出民族情感与文化记忆这个重大命题,这既是山水画作的精神外延,也是山水画作的文化使命,深刻表达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的灵魂之问。山水画勾连起对家乡、对祖国的记忆与歌颂,游子们出走与回归的过程中,构筑起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景观,从古代贤士的思亲还乡,到今日华裔的寻根之旅,文化传承与家族繁衍的追寻都关联于山水之间,对家乡的情、对祖国的爱,深深浸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滋养着街头巷陌的市井人情,化为新时代海内外中华儿女对自我文化身份的高度认同与执著追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千百年来,大量优秀山水画作串联起家国同构的爱国情怀,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标识。这些作品同《鹊华秋色图》一样,不断将爱国主义的种子播撒到中国文化和历史中,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山高水长,岁月流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成为推动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持久而深沉的精神力量。
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些重要论断,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命题。能否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进而实现“诗意的栖居”,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一直倡导涵括万物的生态关怀,强调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融相济。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以顶天立地的全景式构图和浑厚高古的墨色描绘秦陇山川峻拔雄阔、壮丽浩莽的气概,真实地呈现出北方大山大水的雄浑伟岸与磅礴气势。打开画卷,一排行商驮队载着货物跋涉在山路上,画中幽壑流泉,使我们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从画卷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古代先民在青山绿水中生产、生活,这是多么美好的中国传统人文景象!范宽的画作之所以传世隽永,不仅因为艺术技法层面达到了宋代绘画的高峰,更是因为艺术思想点亮了尊重自然、体悟自然、敬畏自然的传统文化精神。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共生关系,这是《溪山行旅图》传达的意境,也是把人们美好生活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的生动例证。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山水是诗意的栖居,渗透着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山水画作反映出我们先人敬畏自然的生态智慧,印证着天地造化的雄奇,浸润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道德修养、人格追求之中。古代山水画论中如“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等等,强调人和自然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自然和谐之境。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追求始终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中得以升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根,是中华文明发展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深度品味中国传统山水画作,得以获得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启迪与自信,对于弘扬生态道德,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今天,通过《溪山行旅图》回望“美丽中国”实践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早已不辩自明。
讴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认识到敬畏自然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面对自然,只能随波逐流、逆来顺受。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科学利用和改造自然,一直都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中国传统山水画作,必然反映这种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以治水为例,面对自然灾害,中国古代先民从鲧的“堵”水削峰到禹的“导”江分流,再到李冰父子的“引”水灌溉,直至如今“高峡出平湖”建设壮举,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薪火相继,代代相传。岑学恭的山水画作《灌县都江堰》,以中华儿女发挥聪明才智努力改造自然,最终造就了都江堰这一“满城水色半城山”的人间壮举为题材,用实地写生的方法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法结合,既描写了中国古代治水的科学传奇佳话,又用新山水笔墨歌颂新中国的美丽河山,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山水艺术探索中的一件重要作品。画面选取都江堰中寻常的一景,画笔下湍急江流中奋力前行的排筏,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伟岸精神风范,让人们深刻感知到时代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不畏艰险,战天斗地,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历史过程。《灌县都江堰》体现出的美学内涵,不仅是对中华儿女巧夺天工劳动智慧的无比赞美,更是对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高度弘扬。
《灌县都江堰》 岑学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的生动实践,让画家们纷纷走出画室,把工业、农业、水利、交通等各条战线的生产建设与山水风光融汇成祖国大好河山的新景观,通过山水画热情讴歌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艰苦奋斗,强烈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作品今天仍然启迪和激励着我们去开创社会主义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这类山水画作将描绘山水的雄伟壮阔与人民的辛勤劳作融为一体,真切表达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伟大精神品格,给予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团结拼搏、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滋养中华民族的心灵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民族是与山水结缘的民族,山水之道与先哲的思想精华同气连枝,一脉相承,滋养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造就了中华文化崇高雄浑的精神气质。《诗经》中有“委委佗佗,如山如河”,以山河比美敦伦与道德。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水作为道德精神的比照物,以美的愉悦传达中华传统美德的激励。
历代文人大家笔墨描绘的自然山水,无不蕴含着对“平和仁厚、温良敦实”等传统美德的歌颂与赞扬。这些理念或镌刻在雄浑伟岸的山体上,或蕴藏于大气磅礴的画卷中,千百年来无声无息地蕴育着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着中国人的崇高价值追求。位于泰山岱顶大观峰的石刻“与国咸宁,体乾润物”,祈颂着国家安宁,万物滋润。泰山月牙亭的石刻“从善如登”,则是道德信念的引导和美好心灵的激赞。《千里江山图》是中国美术史上唯一以一幅画而名垂千古的北宋王希孟之鸿篇杰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作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着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画作以江山天下的视角描绘了我国辽阔疆域和平繁荣的山水景象,与中华民族中道平和、天下大同的审美追求一以贯之。同时,文化审美与“江山德治”高度契合,深刻蕴含着“明理崇德”的高尚社会精神风貌。
《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宋 王希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传统山水美术作品体现出对“德”的重视与运用,感染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中华民族永远充满希望。
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当深入骨髓的民族审美和山水之灵相遇,青山绿水就演化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山水画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漫长演进,持久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心灵世界,超越了艺术层面的审美内涵,折射出一个民族文明发展的历程与方向,有力地书写出中华民族的生活理想与精神史诗,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传承中自然产生的文化力量,构建起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支撑。
作者:中国美术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