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拥有“中国芯”
《求是》杂志记者 申小提 解放日报记者 王 力
驱车从临港自贸新片区出发,驶过壮阔的东海大桥,上海洋山港便跃然眼前。巨型货轮靠岸停泊,一排排桥吊整齐列队、挥舞巨臂,五颜六色的集装箱起起落落,各种防疫物资、生活用品、工业产品等源源不断装卸转运,为“疫霾”下的全球送去保障。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视频连线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听取码头建设和运营情况介绍。总书记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洋山港建成和运营,为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更好条件。要有勇创世界一流的志气和勇气,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创造更多世界第一。总书记希望上海把洋山港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加强软环境建设,不断提高港口运营管理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在我国全面扩大开放、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更大作用。
3年多来,洋山港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创造更多世界第一,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的一颗“定心丸”。
创世界一流。2021年,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281.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8%,助力上海港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蝉联世界第一。其中,洋山四期作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首破570万标准箱。
“洋山四期拥有百分百‘中国芯’,尽管许多技术已全球领先,但拼搏和创新是无止境的,我们总觉得能做的事还有很多。”上港集团洋山四期码头信息技术部经理顾志华说。2020年底,洋山四期运营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平台正式上线,使码头的智能管控系统在虚拟空间中不断进行高压测试和系统优化,让“智慧大脑”更加聪明、高效。2021年12月23日,洋山四期昼夜吞吐量达25488标准箱,再次刷新纪录。
在洋山港,大家都铆着一股劲,一批开创业界先河的试点项目,如上港集团超远程智慧指挥控制中心、“5G+L4”自动驾驶智能重卡等,不断开花结果。记者了解到,2022年,这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将完成升级研发,届时码头运营效率将再次提升。
谱建设新章。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总部大楼内,有一块智慧大屏,实时显示着各码头的作业情况。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介绍,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集团打造的“智慧港口生产智慧数字化平台”,洋山港区的船舶计划从48小时向72小时升级,有效提升了港口船舶作业安排的预判性;洋山一、二、三期码头还创新推出相邻码头“共享堆场”作业模式,进一步提升堆场和集卡的利用率……
自开港以来,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超过2亿标准箱。图为2021年9月,世界各地集装箱在洋山港装卸转运。 上港集团供图
提高运营管理能力的同时,洋山港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2022年,上港集团与多家国际班轮公司共建的“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将在洋山港建成。“这是一种全新尝试,我们愿意和船公司合作,提升效率、加强周转,共同解决因进出口箱量不平衡所导致的季节性缺箱问题。同时还可提供修箱、洗箱、验箱、发箱等配套服务,提高上海港的服务能级。”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总经理助理陈炜表示。
致力于港航业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3月15日,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LNG)“船到船”同步加注业务“中国首单”在洋山港圆满完成,标志着洋山港成为全球少数拥有LNG“船到船”同步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这将吸引更多双燃料国际船舶靠泊,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竞争力。
立开放潮头。2021年9月,上港集团以色列海法新港正式开港,这是60年来以色列第一个新码头。该码头复刻了洋山四期的技术亮点,是我国企业首次向发达国家输出“智慧港口”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
上港集团计划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更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把海法新港打造成东北亚连接中东、欧洲的重要支点。
港兴通天下。洋山港作为上海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明白开放合作的重要性。2021年,借助临港自贸新片区的政策优势,洋山港启动对沿海捎带业务的先行先试。一个更加智慧高效、绿色低碳的洋山港,正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洋山港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嘱托,坚持自主创新、科技赋能、敢闯敢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最好”、“第一”,成为“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洋山港因开放而兴,也必将在我国全面扩大开放、共建“一带一路”中作出自己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