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初心向复兴

来源:《求是》2022/20 作者:新华社记者 2022-10-17 17:54:55

砥砺初心向复兴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下,求实、务实、扎实的党内集中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突出、成效卓著,学习热潮在全党上下激荡,精神力量在神州大地凝聚。

  砥砺初心向复兴,共同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将红色基因根植于血脉当中、将初心使命铭刻于灵魂深处,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以上率下 率先垂范

  每到重要历史时刻,我们党都注重回顾历史、总结经验。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2021年2月20日,春节假期刚过,这场党内集中教育便拉开帷幕。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

  “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这是牢记初心使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这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这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突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一次次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实际以身作则、亲自指导、悉心阐释,为党史学习教育指明方向——

  在福建,阐释“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

  到广西,强调“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赴青海,解读“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去西藏,号召“学史力行”: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

  从八闽大地到八桂之乡,从大美青海到西藏高原……习近平总书记以一堂堂生动的“党史教学课”,为全党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年6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和丰泽园毛泽东同志故居。这是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安排,采取参观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

  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明理”。图为福州市小学生讲党的故事,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福建省委宣传部供图 林双伟/摄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考察。从杨家沟革命旧址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到“红色山村”郝家桥村,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一路讲:“走好路,就要不忘来路。看看过去的沟沟坎坎,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在一次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史为鉴、开拓前进。

  “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党史观和重视理论指导,总书记念兹在兹。

  “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党史讲党史不能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聚焦学习方法,总书记谆谆教诲。

  “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关注青年一代,总书记语重心长。

  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心谋划、亲自推动下,全党上下高度重视、组织有序、扎实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中央宣讲团作报告80多场,举办各种形式互动交流活动100多场,通过电视直播、网络转播等渠道收听收看人次超7900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

  中央指导组严督实导,迅速进驻所指导地区部门单位,全面了解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约谈提醒,确保中央精神落地生根。

  广大基层党组织深刻剖析,充分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作风,摆问题、找差距、提质效,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出高质量、好效果。

  为抓实抓好农村党员、流动党员等人群的学习,基层立足实际,创新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活起来、深下去。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心部署指导下,在各级党组织扎实推动下,党史学习教育层层深入,兴起学习热潮,形成浓厚氛围,铺展出铭记初心、勇担使命的时代风景。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稳。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高度重视 一以贯之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

  2021年岁末,北京中南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如既往重视党史学习,引领全党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吸取百年大党的科学智慧,充分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性——

  2012年11月29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领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国家博物馆,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着陈列柜中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向大家生动讲述了“真理的味道”的故事。

  真理的味道为何如此甘甜?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犹如一道刺破暗夜的闪电,给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带来了犹如久旱逢甘霖的希望。

  2015年2月14日,在党的七大召开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置身当年的会场,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深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正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正是一部不断探索推进理论创新并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走进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北京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

  在云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腾冲的艾思奇纪念馆,强调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释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引导全党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增信”。图为桂林市全州县“红领巾”讲解员在油画《陈树湘》前进行讲解。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供图 邓琳/摄

  领悟百年大党的性质宗旨,探寻根基血脉和力量之源——

  1934年11月,途经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的3名红军女战士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她。

  2020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一到当地就直接赶往沙洲村,走进“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是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正因如此,嘉兴南湖上的一叶红船,才能历经百年风雨、闯过激流险滩,成为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淮海战役纪念馆里,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参观了人民支前等板块,深情告白人民:“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广东深圳,莲花山上,习近平总书记俯瞰深圳全貌,感慨万千,“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一次次党史回望中,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汲取百年大党的精神力量,重整行装再出发——

  江西赣州,于都河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然矗立,如同高扬的风帆正待启航。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带来的历史回响,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我们到这个长征出发地,就是来体验红军当年出发的情况。现在我们正走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

  从于都河畔到宝塔山上,从遵义古城到沂蒙老区,百年党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蕴含着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

  “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次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习近平总书记说,“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在长眠着700多位航天英烈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习近平总书记向英烈敬献花篮,勉励科技工作者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追求卓越,扎根大漠,报效祖国和人民。

  在雷锋的第二故乡辽宁抚顺,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雷锋纪念馆,在雷锋的手迹、遗物、照片等展品前不时驻足观看,提出要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在共产党人的精神地标之一的河南兰考,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焦裕禄清廉为官的故事,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在对历史的探寻中,中国共产党人从中汲取立党兴党强党的丰厚滋养,鼓起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

初心如磐 勇毅前行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将党史学习作为自身的必修课,用红色精神涵养初心,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际成效。

  思想灵魂受到触动,党性教育在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烙印——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有了自己的精神殿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馆内展厅里,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场景浓缩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重整河山、改天换地的革命奋斗史,淬炼升华、感天动地的精神锻造史。

  2021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领导同志和党员领导干部来到这里,面向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

  神州大地,红星照耀、红心向党。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越来越多年轻人在此驻足,感受真理的力量。

  在浙江嘉兴南湖之畔,由嘉兴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初心》已演出上百场,“红船精神”尽显时代魅力。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红色养分的涵养下、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通过重温党的历史,不断推进革命理想、信仰信念的再深化、再坚定和政治灵魂、政治品格的大洗礼、大磨砺。

  为民情怀愈发彰显,为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断奋斗——

  走进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段村,这座昔日吕梁山腹地的穷山村,呈现出别样风景。

  吕梁山区,是革命老区,也是曾经的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前往吕梁山区调研,并在考察中瞻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遗址,指出要把革命战争年代铸就的吕梁精神用在新时期,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吕梁党员、干部以“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红色土地”的决心,大力弘扬吕梁精神,和贫困群众一起在脱贫道路上共同拼搏,交出了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5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优秀答卷,书写下吕梁新传奇。

  “下一步,我们将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引导外出务工,增加群众收入。”段村基层干部这样说。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从服务“一老一小”到教育就业住房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从党史中汲取为民服务的力量,以百姓所思所盼为努力方向,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推动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干事创业劲头更足,立足岗位尽显使命担当——

  50多年前,科学家郭永怀隐姓埋名投身我国核武器研制,当乘坐的飞机坠落时,他和警卫员在生命最后一刻,用胸膛护住了公文包里的绝密文件。

  精神的力量跨越时空,在学习中感动,在感动中传承。

  2021年6月,在青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崇德”。图为青海群众以青绣献礼党的生日。 青海省委宣传部供图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考察时,走进中国科技大学,勉励大家要向我国老一辈杰出科学家学习,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今,“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科研团队的“95后”钟翰森便是其中一位。

  为了加快技术攻关,他和同学们常连续做实验十几个小时,困了就摆开折叠床躺一会儿。“我们要学习前辈们的科技报国精神,时不我待,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奋力攻关。”钟翰森说。

  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提升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工作,进一步鼓足决心干劲,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攻坚克难,将党史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清正之气得到涵养,工作作风持续转变——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在赣南,一首《苏区干部好作风》传唱至今,苏区干部形象深入人心。

  党的作风关乎党的形象。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考察,提出“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真抓实干的作风建设”这一要求。

  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力行”。图为2022年3月28日,在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卡孜乡湘河水库移民新村广场,当地艺术团在庆祝搬迁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3周年活动上表演节目。 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摄

  在党史学习中感悟优良作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砥砺本色、固培正气,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彰显新担当,在纠“四风”树新风上取得新成效,在锻造清廉干部队伍上展现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党史照亮未来,征途未有穷期。

  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百年大党必将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赢得更大荣光。

执笔:王子铭 孙少龙 高蕾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  校对 - 徐勇林 夏明月 审校 - 陈嵘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6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