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来源:《求是》2022/23 2022-12-01 09:00:00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本刊自本期起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连续刊发深入基层群众的采访调研报告,集中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务实举措和实际行动,充分展示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本职本岗、扎根基层一线、认真履职尽责的生动事迹,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努力摸准社区居民群众需求

《求是》杂志记者 陈有勇 天津日报记者 丁佳文

  守望万家灯火,护佑美好家园,社区工作触达千家万户,连着亿万人民的心。

  近年来,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港云里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方式,用好“红色议事厅”,完善三级吹哨机制,健全网格化管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努力打造幸福家园。

  “咱们要畅所欲言,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写自己的意见,分类贴到问题板上。”10月27日,港云里社区迎来党的二十大后首次“红色议事厅”协商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孙茜主持此次停车规范问题意见完善会。半年来,同一个地点、同一个主题,港云里居民提建议、出点子,为解决停车问题建言献策。

  停车乱、停车难曾是困扰社区居民的“顽疾”。港云里社区党委经过深入研究,建立起“红色议事厅”,以党员为骨干,组织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在开放空间进行议事。通过多次议事,社区达成“以居民为主、分类管理、限量进入、错时停放”共识,形成《港云里社区车辆管理实施方案》。抢占车位、私设地锁等乱象没有了,居民关系更融洽了。

  治理重心“沉”下去,社情民意才能“浮”上来。港云里社区以实际行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红色议事厅”议事方式,让管理者和居民面对面交流、实打实交心,号准“脉”、解开“结”,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

  港云里的变化,不仅得益于社区协商方式上的零距离互动,还得益于社区治理层级上的高效率联动。

  2019年,天津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党建引领“一根钢钎插到底”。港云里社区以此为契机,建立起三级吹哨机制:“居民吹哨、社区报到——社区吹哨、街道报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

  “小区里面杂乱无章的‘飞线’好像一张张蜘蛛网,看起来很糟心。自从街道进行线缆整治改造,线顺了,心也顺了。”今昔对比,港云里社区居民李会霞非常感慨。

  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港云里社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打造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图为2022年11月23日,社区居民在“红色议事厅”讨论优化社区治理事宜。 天津日报记者 胡凌云/摄

  “飞线”问题并非一般的“卫生死角”,需要重新安装布线,仅凭社区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社区将“哨声”吹至街道。街道经过分析研判,发现此事涉及电信、网信等多家企业和职能部门,将“哨声”吹至区网信办、区城管委等相关部门。声声“哨响”,多方合力,还给小区一片敞亮的天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港云里社区不断完善三级吹哨机制,把“启动哨”放到居民手里,让“验收单”回到居民手中,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一声“哨”,吹响了社区共治共享的“好声音”,畅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对社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港云里社区牢记总书记嘱托,在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上持续发力。

  为将“红色议事厅”议事方式和三级吹哨机制落到实处,精准精细服务社区居民,港云里社区党委抓准落细网格化管理,打造社区治理“全科网格”。

  港云里社区党委下设10个支部,建立了1个隶属党员群、1个在职党员群和10个网格居民微信群,有力统筹起包括80名楼栋长、238名志愿者等在内的群防群治力量,初步形成“1+1+N”的群防群治管理架构。网格员通过日常巡访、微信群,与居民唠家常、讲政策、做宣传,实时掌握房屋现状和人员动态,守护社区的平安和谐。

  “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港云里社区深入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完善优化网格化管理,“有事找网格员”已成为社区居民的口头禅。

  如今的港云里社区,生活环境更舒心,邻里更和睦,居民群众心贴心、手牵手,共建更加美好的幸福港湾。

  记者手记: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港云里社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把握实际问题和居民群众需求,持续优化社区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常口村画好“山水画”

《求是》杂志记者 魏天舒 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初冬时节,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群山青翠,溪水如镜,映照着一张张笑脸。

  11月10日,将乐县“理论宣讲大篷车”党的二十大精神巡回宣讲首站开进常口村,志愿者们把接地气的宣讲送到群众家门口。村民孙桂英带领的舞蹈队成为宣讲的“亮点”,她们用自编的舞蹈,把宣讲推向了高潮。

  党的二十大前夕,常口村的村民们领到一个特殊的红包——村里把去年卖“空气”的14万元进行分红,每人150元。孙桂英一家五口领到了分红共750元。她马上回家跟80多岁的婆婆分享了这个好消息。“婆婆很高兴,以前祖祖辈辈都是靠砍树卖钱,现在空气也能卖钱,不砍树也有收益,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成真了。”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常口村调研时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这些年,常口村把重要嘱托融入当地的村规民约,刻在村规碑上,融入行动中。2021年,常口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世纪90年代的不足3万元增长到145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9万元。

  空气变产品。“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碳”字,常口人的精气神就上来了,这是常口人的底气,也是常口人的信心。

  2021年5月18日,在三明林业碳票首发仪式上,常口村领取了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成为中国碳票第一村。林业碳票让空气变成真金白银,开辟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新路,也让村民们更加坚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

  “卖钱的空气实际上是碳减排量。”福建金森碳汇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江祈能带着两名队员来到常口村开始测算工作,“根据测算数据计算出蓄积量,再到固碳量的转换等,就得到为这片林地制发碳票的基础数据。”江祈能介绍道。

  目前,常口村第二期碳票已经制作完成,涉及林地面积7181亩,经核算可达到21139吨的碳减排量。“按每吨30元的价格,这期碳票预估能有60多万元的收益。卖出去后,村民又能拿到一笔分红了。”村党支部书记邓万富信心满满地说。

  守山山聚宝。空气“打包”,鼓起腰包。把青山管护好,成为常口人的自觉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里“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说到了常口村村民的心坎上。

  青山环绕的常口村口,流淌着的是美丽的金溪,或晨雾起时,或夕阳西下,金溪河面总有一艘艘皮划艇划过。“来自外省的运动队看中这里的水质,在常口村租了房子,把这里作为训练基地。”

  “如果当时卖了山,现在出多少钱都买不回这么好的水。”曾任常口村党支部书记的将乐县高唐镇副镇长张林顺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习近平同志对常口村干部说,生态林业也是未来林业,我们要把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统一抓好,要把水土保持摆上重要位置,否则将来就会满目荒山、两手空空。

  图为2022年11月10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理论宣讲大篷车”党的二十大精神巡回宣讲首站开进常口村。 三明市将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林吟/摄

  常口村地处闽西北林区,过去变现只有砍树一条路。常口村抵住“诱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治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统筹山水林田湖村等要素,实施常上湖保护修复项目。“以前这河没这么绿呀,河里总有几艘采砂船,搞得水都浑掉。”张林顺站在村口的沿河步道上,望向金溪的远方。如今,金溪水质常年保持优良,全村森林覆盖率超九成。

  常口人知道,这满眼“绿色”来之不易。有了碳票收入,村民们的心更定了,更加爱惜眼前的山水。“现在大家伙儿都知道红火日子背后是守好绿水青山换来的金山银山,都知道更好日子还在后头。”

  “碳”出更多新路。走进常口村村民邱彩立家中,最醒目的位置悬挂着25年前习近平同志到她家时的照片。“总书记当年走进我家,我拿出擂茶招待他,他还叮嘱说要勤劳致富、重视教育、团结邻里,这些后来都写进了我们村的村规民约。”时过多年,邱大姐记忆犹新。

  “闲暇时,我会种一些配擂茶的小茶点,比如玉米、早芋、花生、毛豆等,游客们都很欢迎。”邱大姐满脸笑容地说,家里墙上挂着写有“勤劳致富”四个字的牌匾,这不仅仅是她的生活写照,更是当地村民这些年的生活写照。

  休闲旅游业、观光农业、特色养殖业纷纷落地,优质企业接踵而至,村集体与企业共同投资……有了增收途径的村民不再只盯着眼前的山林,逐步发展起生态经济,在“山水田”里写出好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未来,常口村将继续做好‘山’的文章,将丰富的森林资源更好地转化为致富新路。”党的二十大为村庄带来了思想武器和方向指引,常口村民心头攒着一把火,正紧锣密鼓筹划村庄的下一步“大棋”。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常思总书记青山绿水嘱托,口颂共产党一心为民情怀。”常口村的乡亲们把心里话写成对联,贴在常口村新村部门口,立志继续端稳“绿饭碗”,吃好“生态饭”,寻找更多“碳”新路。

庙荒村:红旗渠畔穷根拔了

《求是》杂志记者 何雯雯 河南日报记者 刘晓波

  太行山东麓,一条河流嵌于山腰,流淌不息,蜿蜒向前。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红旗渠。一条盘山公路依红旗渠而建,一路行驶,记者来到河南省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为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在党的领导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建成,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由于历史的原因,红旗渠畔庙荒村的乡亲们虽然解决了吃水的困难,但一直没有彻底摆脱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受红旗渠水滋养的庙荒人在党的好政策的激励下,发扬红旗渠精神,向贫困宣战,打赢了脱贫攻坚战。2018年底,庙荒村顺利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5.4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2万元,比2015年增加了一倍多。庙荒村崛起为巍巍太行山脚下的一颗明珠。

  “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2022年10月28日上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考察,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党旗高扬“红”山村。冬日早晨的庙荒村,几个工人正在村西头忙碌着施工,这里规划建设一家新民宿。党的二十大代表、庙荒村党支部书记郁林英正在现场与项目负责人商讨下一步施工方案。

  10年前,45岁的郁林英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回到庙荒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决心带领村民拔掉穷根。就像当年父辈们修建红旗渠一样,郁林英认识到,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当年红旗渠都修成了,今天还有啥困难克服不了?咱就一步一步走,让太行山、红旗渠见证咱的誓言!”

  2012年,郁林英带领村民依靠国家扶贫政策,改善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水泥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2016年,村里建成120千瓦村级光伏发电站。随后,成立种植合作社,发展苗木,建设“创客基地”。近几年,村里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打造特色民宿产业,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父辈当年‘战太行’,我们现在要‘富太行’、‘美太行’。”郁林英说,“无论是修红旗渠还是脱贫攻坚,道理都是一样的。只要党的政策真正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就有的是干劲,咱们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庙荒不‘荒’的最重要法宝就是要让党旗飘扬在每个人心中。”

  自强不息拔穷根。“走上台俺心里甜,党的恩情记心间,今天借此好机会,党的政策夸一夸……”记者刚走进村民郝心英家,就听见伴随着河南梆子声,欢快的曲子在小院回响。这是一座有着两层楼的小院,门楼上刻着“铭记党恩”。上层是客房,下层是餐厅,院中种着果树。

  谁曾想到,过去郝心英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家人患病、女儿上学,全家重担都压在她身上。坚强乐观的郝大姐,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借着村里发展民俗旅游的机会,在村头支个小摊,卖起农产品。4年前,借助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她把自己家翻了新,给经营的农家乐取名“自强小院”。

  图为河南省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西有巍巍太行山为屏障,红旗渠如一条玉带穿村而过。 林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脱贫攻坚,是如同当年“战太行”一般的鏖战。守着绿水青山还怕长不出“钱袋子”?守着红旗渠这个金饭碗还能再要饭?传承红旗渠精神,庙荒人凝聚起自强不息、摆脱贫困的奋进力量。

  “我们对特色旅游、种植等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组织各类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时任庙荒村第一书记的陈军说,“在乡村创业大潮中,群众是真正的主角,决定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今,郝心英年收入4万多元。“摘掉穷帽子,还要过上更好的日子。我要继续奋斗!”记者离开时,郝心英站在“自强小院”门前,满脸笑容,挥手道别。

  红旗渠畔话振兴。“中国有条红旗渠,渠水流经俺村里,俺村名字叫庙荒,脱贫攻坚是榜样……”汩汩而至的红旗渠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庙荒人。今天,更多庙荒人选择返乡发展,将外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投入到家乡建设上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听得格外仔细,特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句句都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郁林英就马不停蹄回到村里,同乡亲们开起“田间地头”宣讲会,一起谋划庙荒村未来发展蓝图。

  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她告诉乡亲们,几年前整村脱贫摘帽,现在村里环境美、村民日子甜,但还存在短板。要进一步改造提升村里的整体环境,丰富产业形态和内容,夯实强村富民基础,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持续擦亮“红旗渠精神”这一红色品牌。

  “作为红旗渠儿女,我愿做红旗渠里的一滴水,继续用心用力做好村里的事,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红旗渠畔落实落地,再让庙荒放光彩!”郁林英说。

  记者手记:

  “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时这样强调。半个多世纪前,庙荒人和林县的干部群众一起,重新安排那一方河山,将红旗渠精神镌刻在太行山巅。新时代,庙荒人又在脱贫攻坚中高扬红旗渠精神,打赢了战贫斗困的硬仗,彻底拔掉了穷根。党的十八大以来庙荒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以一个村庄,见证了新时代10年的伟大成就。

乡村振兴新气象

《求是》杂志记者 吴晓迪 四川日报记者 蒋君芳

  从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城出发,车子攀上海拔1300多米的宋家山麓,晨雾氤氲,清新的空气里透着青草香。一路上,背着背篓、骑着摩托车下山的村民络绎不绝,彝历新年快到了,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

  11月18日早上8点,阿牛古机一家穿着彝族盛装来到新林镇茗新村村委会前的广场,与等候在这里的另外几家人会合。“每年过年前,我们都要拍一张‘全家福’。”他说,这是5年前就有的约定。那一年,茗新村刚成立,是当时四川最“年轻”的行政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茗新村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老乡们过上了好日子,但还要继续努力往前走,让生活越来越美好”。阿牛古机想起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讲过的这段话,高兴地说:“我们要用拍照的方式,把越来越红火的日子记录下来。”

  繁忙的工地:做强新产业。从广场出来,沿着蜿蜒的硬化村道继续向上,几栋钢架结构的房子已然矗立。一张鸟瞰图揭秘了这块工地的未来:一个镶嵌于茶园之间的农文旅产业园区项目。“这边是民宿的亲子套房,坡下是餐厅,前面是烧烤区……”在茗新村党支部书记张俊林的介绍中,眼前的场景立体可感。

  成昆铁路复线通车在即,给茗新村安上了发展“加速器”,加快了农文旅产业园区项目的推进步伐。“要过彝历新年了,但项目的施工人员还在增加哦。”施工方现场负责人张世勇介绍,当天有150多名工人在同时作业,8栋民宿的钢结构焊接工作这两天就能完成,然后就进入内装阶段,确保11月底完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如何优先发展?产业支撑很重要。”新林镇镇长阿库达枝介绍,项目的实施就是把茗新村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为茗新村的乡村振兴提供更稳固的产业支撑。

  沿着村道再往上走,就是村里的艾草加工厂和东西部协作农光互补产业示范园。路边,“坡改梯”的层层梯田里,一周前才种下的茶苗透出新绿。“除了种植茶叶外,明年乌天麻的种植加工规模还要扩大,还要种300亩艾草。”张俊林有信心,一个个项目变成现实之后,村集体年收入将从现在的每年119万元基础上持续增加。

  红火的超市:树立新风气。村民吉夺衣曲家的超市,是村里的积分超市。超市不大但货品齐全,货架上方的白墙上用红字写着: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

  积分超市是2020年7月开张的,村民们在这买东西,用积分兑换就行。积分要靠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去挣。吉夺衣曲说,“总书记告诉我们,脱贫致富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积分超市让文明乡风看得到摸得着,给村里带来了新的气象。”正说着,一个黝黑的汉子走进超市。来人叫各比达哈,家住茗新村三组。“过年杀了猪,买点盐巴回家做腊肉。”说着他便拿出积分卡递给吉夺衣曲。6月底各比达哈母亲离世,他听从村干部建议,没有过度操办,也遵照新民约用礼金代替了活畜。“不仅受了表彰,还成了我们村的积分王,现在村里婚丧嫁娶都是按新风俗办了。”吉夺衣曲说道。

  图为2022年11月18日,茗新村村民身着节日盛装,前往太阳广场庆祝彝历新年,畅想新征程新生活。 陈俊逸/摄

  各比达哈走后,吉夺衣曲的侄子吉夺拉尼赶忙从仓储室搬出货物补货。从16岁开始,吉夺拉尼就跟着父亲一起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也能得积分呢。”23岁的吉夺拉尼笑着指了指墙上张贴的《茗新村“积分超市”管理办法》,上面写着:外出务工男性年收入超过3万元的,奖励100分。“这个100分我是拿到了的。”

  欢乐的广场:畅想新生活。“音响好久到?音乐放起来,大家才好跳舞咧。”村里的太阳广场上,身着节日盛装的村民们已在篝火前等候。一辆三轮摩托车的声音由远及近,彝族小伙尼里乌了载着音响设备从山坡上下来。

  “这个小伙子勤快得很,脑子灵活,会挣钱。”在茗新村,30岁的尼里乌了小有名气。几年前,外出务工回来后,他留在村里搞起了养殖业,鸡、羊、猪都养过。村上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后,他又寻思着给企业提供绿植服务,捣鼓出几片地开始种植花卉。

  “明年我要开村上的第一家农家乐。”麻利地调试好音响之后,尼里乌了信心满满地讲述自己的计划。“村上的农文旅产业园项目就要建好了,到时候游客来了,肯定需要用餐,我要做特色的彝家风味给他们品尝。”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聊着新年计划。一周前才从成都务工回来的冷冷卢子也加入了话题。“听村干部说,民宿建好后要招服务员,我已经报名了。如果能选上,我就不出去了,一个月保底有2000元左右,干得好还有提成,还有保险,最关键是能照顾家里。”

  “现在越来越多村民选择离土不离乡。”村支书张俊林说,“这激励我们努力把村子建设得更好,建成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广场上的篝火越烧越旺了,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

  记者手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反映了亿万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茗新村干部群众努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做强农文旅融合等新产业,树立勤劳致富新风气。

走农业现代化新路

《求是》杂志记者 尹霞 《当代陕西》记者 梁生树

  小雪时节,陕北进入传统的农闲期,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红彤彤的苹果已采摘完毕,可果园里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给果树修枝剪叶、开沟施肥、喷药消毒……

  田间连车间。不远处的苹果洗选车间里,清洗、分选、包装,一颗颗品相口感俱佳、身价不菲的苹果,源源不断地从南沟村走向外面的大世界。

  “今年果子个头大、价钱好,17亩果园预计有20多万元的利润。”村民刘润喜边忙乎边盘算,一想到这笔即将到手的可观收入,脸上不禁漾起笑容。

  美滋滋算账的不只是刘润喜家,村里家家心里都有自己的“账本本”,清楚地记着自家一年下来辛劳挣来的一笔笔进账,盘点着苹果产业稳稳托住的幸福光景。

  “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就来到延安。10月26日,总书记走进南沟村果园,详细询问苹果种植技术、采摘方法、品种质量、销售价格、村民收入,称赞说,“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陕北黄土高坡,土壤通透性强,且含多种微量元素,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是联合国认定的全球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苹果便在南沟落地生根。然而,真正把苹果做成产业,做大做强,家家靠苹果致富,还是近年来的事。

  “关键的因素是推广运用了现代农业技术,不走农业现代化路子,苹果产业做不起来。”村技术员赵永东感受颇深:“天时地利,贵在人和。这就是‘人和’。”

  在陕北,一颗苹果,从开花挂果,到成熟采摘,再到卖个好价钱,这个过程存在种种风险,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有了现代农业技术的保驾护航,丰产丰收才水到渠成。

  第一个风险就是冰雹冻害。黄土高原坡高沟深,气温变化大。春夏之交,正值苹果花期,遇上冻害,就会大面积减产。为解决这个难题,从挖熏烟坑到配移动桶再到喷防冻液,一代代农技员因地制宜,摸索出了科学防冻的“吉祥三宝”。今年春天,又遇寒流。党员、干部和果农一起,开挖防冻坑,喷防冻液,深夜测温度,“每个山头,干部带头,就为护好这朵苹果花。”果业技术服务推广和营销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金龙全程参与其中。

  春天护住了花,夏天果子生长期又难免会遇到冰雹侵袭。技术员们又为果园发明了防雹网,给各个冰雹带都穿上一层“防弹衣”。

  防住冰雹,抗旱灌溉又是一大拦路虎。延安地区降水偏少,且分布不均。村里绝大部分是山地果园,属于旱作雨养农业,果树喝水问题咋解决?

  科技再次开路。村里通过筑水坝、搞滴灌、精细化管理,解决了果园用水和灌溉问题。而且,果树喝的不是普通的水,而是养分十足的水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派出专门人员,过来指导安装设备。一条条水肥一体化滴灌管道,精准对接着一棵棵果树。肥料给得精细给得足,果树不渴也不饿,果子长得喜人,大伙儿种果的劲头儿不断高涨。

图为2022年10月27日,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果农在果园里采摘苹果。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

  苹果越种越多,产量却不增反降。品种退化怎么办?农技专家接续攻关,对症开方:矮化密植,控根系、束树冠,让营养集中到果子里。树个头小了,管理更方便了,产量质量双双大幅提升。

  苹果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小苹果,如何对接大市场?冷库储存、智能选果、自动分装,个性化设计、小型化包装,错峰销售、精准销售……插上现代科技翅膀的南沟村苹果,驰骋市场,声名远扬。

  “这些年,村里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及时换,产量稳,质量好,路子对着呢。”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说。

  “好政策一个接一个,人财物向基层下沉,南沟村发展一天比一天快。”驻村帮扶10多年的镇里干部张光红算了一笔总账:去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00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超50万元。“今年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村民们感叹:“地还是那块地,从前是土里刨食,现在是土里刨金,当农民越来越有滋味咧!”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冲锋号,走农业现代化新路,南沟村人信心倍增、动力更足。

  这阵子,大伙儿围着支部书记张润生“拉话话”,聊得最多的就是下一步的发展:

  “我有个想法,摘苹果得上升降机,能高能低,省时省力;运苹果设计个轨道小火车,让苹果自己下山!”

  “我认为产业链条还可以进一步延长。”

  “咱们村这么美,是时候发展农文旅融合了。”

  ……

  你一言我一语。一唱一和、一笔一划之间,一幅未来南沟村现代农业发展的美好图景徐徐呈现在眼前。

  记者手记: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南沟村因地制宜,依托苹果产业走农业现代化新路。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有了现代农业技术这个利器,南沟村发展充满希望,现代化的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  校对 - 徐勇林 夏明月 审校 - 陈嵘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