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征程上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来源:《求是》2023/04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 2023-02-16 08:21:10

在新征程上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中共上海市委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上海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新篇章。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大势大局,着力增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的二十大从战略全局出发,对党的中心任务作出战略安排,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战略谋划,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握时代方位,找准使命任务,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新征程上,必须把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坚定的政治立场、最牢固的政治信念、最重要的实践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案头卷、工具书、座右铭,时时对照、处处笃行,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踏上新征程,越是面临时代的宏伟变革,越是需要思想的指引、真理的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行动指南。我们要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学深悟透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彰显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农历兔年春节假期,上海接待游客1002.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4亿元。图为2023年1月22日,上海外滩游人如织。 人民图片 鲍赣生/摄

  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上海落实落地。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上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上海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当好“施工队长”,时时事事对标对表,持之以恒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设计图”细化为“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浦江两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全面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前进道路上的重大原则,对“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了宏观展望,重点部署了未来5年的目标任务。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贯穿上海工作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先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规律,生动演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奋力当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

  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坚持把国家战略牵引作为重要动力源泉,全力打好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这张“王牌”,加快打造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着力推动科创板做强做优做大,深入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持续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不断做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把做强城市核心功能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不断提高配置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先导产业加速壮大、重点产业创新突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积厚成势、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现代化大都市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新年伊始,上海港各集装箱码头公司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年生产作业中,各大码头集装箱吞吐作业井然有序。图为2023年2月1日,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灯火通明,多艘超大型货轮正在进行集装箱吞吐作业。 人民图片 计海新/摄

  加快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强化现代化建设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充分发挥上海战略科技力量集聚、教育人才资源密集、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推动高质量教育、高素质人才、高水平科创相互贯通协同,努力实现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共治机制,坚持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深入实施法治上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规划,提高地方立法工作效能,建设更加完备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坚持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打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努力做到信仰信念坚如磐石、舆论引导话语响亮、文化发展生机勃勃。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着力满足高端化需求、推进普惠化覆盖、实施分众化供给,持续破解养老体系和养老服务、幼儿托育和青少年教育、旧区改造和历史风貌保护、乡村振兴等“老小旧远”民生难题,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让更多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人民。

  把握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牢牢把握城市生命体、有机体特征,以治理数字化牵引治理现代化,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推动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迭代升级,探索实践数字孪生城市治理路径。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持续推动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推动人人有序参与治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自觉主动推进“千座公园”等生态惠民工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努力使绿色成为城市最动人的底色、最温暖的亮色,让低碳成为生态之城的鲜明标识。

  三、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把上海发展放在党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为全国经济发展挑大梁、作贡献,努力在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抓住全球贸易投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以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10周年和国家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为契机,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开展更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积极申请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在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更好发挥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一体化发展内生动力。深入系统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在跨境金融、数字贸易、离岸贸易、高端航运服务等关键领域,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已有500余家企业签约参展企业展,展览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图为第五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2022年11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推进自主创新发展。围绕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合战略科技力量,用好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全过程创新,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在裉节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尽快形成突破。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打造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充分释放内需潜力。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扩消费长效机制,推动标志性商圈、首发经济、线上线下消费、高品质服务消费等一起发力。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和储备,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引导民间投资向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着力稳出口,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抢订单、扩产能、增份额,作出更多产出贡献。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国有企业先投先干、形成示范效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全面落实中央助企纾困政策,坚决消除隐性壁垒,协同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与事中事后监管,持续做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助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房地产业风险可控,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升粮食和能源供应等基础保障能力,维护城市运行和生产安全,严防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重要传家宝。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聚焦重大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四不两直”、轻车简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开展蹲点调研,了解和掌握一手真实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和发展实效。

  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党的二十大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世界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执着和坚守。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努力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六个如何始终”的重大命题,奋力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党建成果,为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提供坚强保障。

  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始终牢记“三个务必”,把全的要求、严的基调、治的理念落实到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构建之中,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努力锻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更大力度培树国际视野和历史眼光,提高认识和把握国际趋势历史演变、国际规则底层逻辑、国际竞争核心要素的能力,提高运用专业方法、专业力量解决创新发展问题的水平;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更加奋发有为地开创上海改革发展新局面。

  着力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基层党建“继续探索、走在前头”的要求,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为基层减负增能赋权,聚焦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不断推进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宗旨和作用全覆盖,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  校对 - 夏明月 高胜军 审校 - 陈嵘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6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