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纪红建
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指出,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题记
春和景明,我从长沙市望城区湘江村家中出发,经沩水桥、八曲河路、郭亮路,再沿雷高路往南,道路深处是肃静而亲切的湖南雷锋纪念馆。
这条路上,撒满了感人的雷锋故事:苦难的童年,阳光雨露下的少年,乡政府通信员、县委公务员,治理沩水、走向鞍钢……这一切,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融入了沩水和八曲河,并随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流向洞庭,注入长江,奔赴大海。
如今,雷锋离开我们的时间越来越久,但他早已走进我们的心灵,越来越近,越来越亲。
历久弥新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习近平
望城,一个具有独特红色文化的地方。
雷锋在望城生活、工作了18年,这里不仅有他的亲情、乡情,更有同甘共苦的同事。
健在的同事中,有冯健、张建文、冯正其等人……他们是雷锋精神的见证者和践行者。
2023年2月23日,“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86岁高龄的冯健老人作为雷锋家乡代表参会。
会后,当我见到冯老时,她仍然难抑内心的激动。她告诉我说,“学习雷锋60年,是历史的写照,现实的存在,未来的召唤。学雷锋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让雷锋事迹广为传扬,让雷锋精神深入心灵。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雷锋精神是长青的。对于雷锋家乡而言,一项光荣的任务、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要用心用情用力赓续好红色血脉,切实保护和利用好雷锋在望城留下的人文历史资源”。
冯老是雷锋生前好友,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湖南省劳动模范。
1956年初冬的一天,时任西塘农业社第二社长的冯健到县城办事,遇见了在望城县委机关当公务员的雷锋。雷锋被冯健投身农村建设,并带头到猪场养猪的先进事迹打动。而当冯健听说了雷锋的苦难童年后,更是充满同情。冯健鼓励雷锋说,虽然你是孤儿,但如今是新社会,到处有亲人。我比你大几岁,今后我们就像姐弟一样。
1963年,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60年来,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持续深入,雷锋精神广为弘扬、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图为雷锋像。 新华社发
1958年,冯健被组织保送到农学院上大学,这年11月雷锋也北上去了鞍钢。虽然两人一南一北,但仍保持书信来往。1961年春的一天,冯健偶然在报刊上读到介绍雷锋先进事迹的文章,异常高兴,特意写信祝贺。雷锋也很快回信并赠给她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雷锋满面笑容地擦拭着解放牌汽车,背面写着:“冯健姐姐,我永远向你学习,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雷锋。”
1962年下半年,冯健依然给雷锋写信,但没有收到回信。直到1963年2月,读到《中国青年报》刊登的长篇通讯《永生的战士》,冯健才知道雷锋已于1962年8月15日以身殉职。
冯健拿出雷锋生前寄赠的照片,回想起以前温馨的一幕幕,不由得泪流满面……
冯老告诉我,大学毕业后,她本来可以分到机关工作,但她却主动申请回到农业生产一线。之后的岁月里,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为了宣传雷锋精神,她的足迹遍布全国。退休后,她广泛收集雷锋在望城18年的事迹,编撰成书。
“60年来,雷锋精神一直陪伴着我,这是我的荣幸,更是我的动力。”冯老告诉我。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张建文老人唱着歌向我走来。
张建文长雷锋5岁,他们在望城县委交通班共过事,后来又一起去了治沩工程和鞍山钢铁厂。1958年,报名去鞍钢的雷正兴改名为雷锋。雷锋对同去的张建文说:“雷正兴这个名字是叔公起的,有家道兴旺之意,旧社会我连家都没有,说什么兴旺啊。”张建文让雷锋替他也改一个,雷锋以“建设新文化”的寓意帮他改名为张建文。
1958年底的一天,张建文妻子写信到鞍钢说娘病危,家里急需用钱。他是学员,没有工资,只能在心里犯急。一个月后,妻子写信告诉他,寄的20块钱收到了,娘的病情也好转了。看了信后,他想了很久,20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到底是谁寄的呢?把这个事情跟同事们一说,大家都笑着说,还会有谁,肯定是雷锋呀。“雷锋这个人呀,帮助人都是发自内心的习惯,他不习惯的是人家感谢他。他不好意思的模样,至今仍然深深感动着我。”张建文深情回忆。
从鞍钢回到望城后,张建文一直从事电影放映员的工作。有一次,学校的一位老师看到《解放军画报》刊登了张建文和雷锋在鞍钢的合影,就对张建文说,原来你跟雷锋是同事呀,给学生们讲一讲雷锋的故事吧。
这一讲,就是数十年。
2023年春节后,我来到白马巷社区张老家。在翻看赠言册时,一个记者的留言让我内心震撼:“您是我心中的火种……”
10年前,张老就在家里堂屋布置起家庭“雷锋纪念馆”,先后接待省、市、区、街道等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参观者2万余人。3年前,由于房屋拆迁,社区便接管了张老的资料,并在雷锋大剧院的原职工宿舍建起“雷锋生前好友张建文工作室”。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张老宣讲雷锋的声音一次次在学校、社区、企业、机关回响……
“我不会讲普通话。”张老说,“但只要用心去讲,听众用心去听,就能听懂。”
在雷锋的故乡,学雷锋是一份情感、一种传统、一项使命。
2021年,望城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打造“志愿者之城”。在雷锋精神的引领下,望城的志愿者达到30多万……
望城区把雷锋精神融入基层党建工作,把“讲好雷锋故事”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引领雷锋故乡党员争做雷锋式好党员,将雷锋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正是这份珍视和坚持,让雷锋精神在他的故乡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勃勃生机
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
迂回曲折的八曲河从团山湖穿村而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名单中看到雷锋的名字,首先浮现在我眼前的,就是年轻的雷锋在团山湖当拖拉机手的形象定格。
团山湖曾是一片水患频发和血吸虫肆虐的沼泽地。1957年,数万人的治沩大军掀开了团山湖新的一页。
在县委交通班工作的雷锋一连几次递交申请书,坚决要求参加。开始,县委考虑到雷锋只有17岁,又是孤儿,不同意他去。但雷锋说:“旧社会,我被逼成了孤儿,讨过饭,晚上露宿别家的阶基,什么苦都吃过,比起来,工地上算是幸福生活了,何况我年纪轻,能够吃苦哩。”
治沩工程结束后,建设团山湖米粮仓的战斗又开始了。上级分配给望城一台拖拉机的指标,但望城县没钱购买拖拉机,团县委号召全县的团员捐款。雷锋把全部积蓄20元钱,一分不留全部捐出,是全县青少年中捐献最多的一个。1958年春的一天,县委领导对雷锋说:“我们研究过你的申请,同意你到农场去学开拖拉机。”从此,雷锋成为望城第一个拖拉机手。
在这里,雷锋创作了《我学会开拖拉机了》、《茵茵》、《南来的燕子啊》等文学作品。1958年6月,他在日记里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60年来,雷锋成为道德模范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代名词。图为雷锋(左)在帮助战友缝被子(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1958年11月,雷锋离开团山湖去了鞍钢,但他的奋斗精神留在了团山湖,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中传承与成长,注入这片土地无穷的力量,始终焕发勃勃生机。
在团山湖村党总支那里,我被这样的故事感动。2017年6月底7月初,团山湖洪水上涨,部分房屋被洪水淹没,大部分群众被转移到堤上。村党组织协助民政部门,负责转移群众的吃喝拉撒。洪水淹了21天,他们便在堤上坚守了21天。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团山湖村的村民有了主心骨。
漫步团山湖,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2020年,一支青年创客团队来到村里的袁家塘后,着手开展小微水体和农村分散式污水的治理。他们科学配比种植水生植物,养殖水生动物,辅以微生物,构建水生态自平衡系统,让水体保持Ⅲ类以上水质标准。经过整体治理升级,他们让鱼翔浅底、岸绿景美成为团山湖随处可见的风景。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团山湖村是全国学雷锋教育基地。雷锋当年在这里治水患,如今他们在这里治水污,守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让这里的人们更加幸福。
新时代,团山湖人不仅把学习雷锋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更对雷锋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正是这片土地持续勃发的密码!
熠熠生辉
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习近平
雷高路的尽头便是湖南雷锋纪念馆,雷锋故居在纪念馆内。这里原来叫简家塘,是雷锋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我又看到了雷锋的名言:“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2022年5月1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螺丝钉”的比喻指引广大青年追求进步,“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带头站稳人民立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始终服从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真正做到了像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
1958年11月,18岁的雷锋来到鞍钢。组织上分配他到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学徒。雷锋当时驾驶的是高大的“斯大林80号”,身材较矮的他坐进去几乎看不到前面的土铲,每天只能猫着腰操作。值班主任想给他换辆小型推土机,雷锋却坚决不肯,说:“开大车比小车推得多,这点困难算什么,我能克服!”原本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出徒,他只用了4个月就成为一名熟练的推土机手,并成为模范工人。
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连队分配他当汽车兵,他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担任班长后,他大胆管理,事事模范带头,带领全班成为部队先进集体。
雷锋的“螺丝钉”精神,点燃了一代代中国人以身许国、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和人生信念,培育了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职业操守和精神追求。
今天,雷锋故里已经崛起一座雷锋新城,成为长沙“西引擎”、“中国麓谷·创新谷”。在140平方公里土地上,聚集了4万多家企业,18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有产业工人30多万人。
在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上,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创新创造的不竭源泉……
在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我走访了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
30多年来,中联重科追求极致,只干一件事——带动中国塔机技术全面升级换代。中联重科人致力塔机的研发,用极致的工匠精神打破国外技术在行业的垄断。正是凭借着这种极致和创新精神,他们不断成就着“极致之事”:研发了全球最大吨位内爬式动臂塔机、全球首台万吨米级上回转塔机等世界级明星产品……
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在雷锋新城这个高新产业集聚区又有了新的内涵,“螺丝钉”精神成为追求科技创新、攻克高科技难题、铸造大国工匠的内在动力。
中联重科关键焊缝工匠、长沙高新区劳动模范黄红兵告诉我,现在公司智慧产业城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也在紧张地自学数控编程以及实践操作方法,储备知识跟上智能制造的步伐。
问起新时代如何发扬“螺丝钉”精神,黄红兵诚恳地说:“作为一名青年工匠,我觉得首先要有‘傻子’精神,人家觉得苦觉得累不愿意干的,我们来干;其次要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攻克工艺难关,提升产品质量;再次要有创新改革精神,要善于总结经验,把好的经验留下去……”
在雷锋新城,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雷锋精神在这里融合,催生着新理念、新担当、新作为。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生生不息
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
——习近平
“三叔:您好!近来身体好吗?工作忙吧?精神愉快吧?生活过的怎样呢?……”
在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的展柜里,我看到了1962年6月26日雷锋写给三叔雷明光的一封家书。三叔对雷锋有养育之恩。这封短短的家书不仅是雷锋部队生活的见证,也满含了一段朴实、真挚的亲情。现在,这封家书已经成为国家一级文物,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守护雷锋的文物,就是守护雷锋精神的种子。我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谭荒芳老师。虽然她从小就失去双手,但在湖南雷锋纪念馆做好文书档案工作之外,她还收集、整理、完善了雷锋的各种资料800多万字,文物﹑实物近千件。退休后的她更忙了,成立了“谭荒芳工作室”,马不停蹄宣讲雷锋精神。
我还见到了谭荒芳的女儿张璐琪。2009年采访谭荒芳时,她告诉我,想让璐琪回湖南雷锋纪念馆当个讲解员。当时璐琪刚从苏州的一所大学毕业,本想留在那里,但最终还是受母亲影响,主动回到湖南雷锋纪念馆。2012年我到纪念馆采访璐琪,她已经是一名骨干讲解员了。2018年再次采访她时,她是共青团长沙市望城区委党组成员、副书记,但她还兼职当讲解员。
这次问起她的工作,她笑着说:“都回馆里两年多了,继续干老本行。”
今天的湖南雷锋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他们如一粒粒种子,到处播撒雷锋精神;如不息的涌泉,涓涓滴滴润泽人心!
广场上,一身戎装的雷锋塑像朝气蓬勃、英姿奋发。作为雷锋故乡人,我清晰地记得1996年当兵离开故乡时,与数百名望城热血儿郎在雷锋塑像广场,向雷锋宣誓:做雷锋那样的好战士!
在广场西侧,我看到周美玲——我们雷锋家乡的小英雄。201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只有12岁的周美玲在大货车车轮下勇救3岁男童的英勇事迹,在三湘大地被人们竞相传颂,周美玲也由此被授予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美玲告诉我,她现在是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一的学生。“我参加了学院‘薪火相传宣讲团’!这个学期我会参加宣讲,讲雷锋的故事。”
湖南雷锋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正兴路,主体包括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雷锋故居、雷锋塑像广场等。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详细介绍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重点突出了雷锋在家乡望城的成长经历。图为湖南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 长沙市委宣传部供图
正说着,一个戴红领巾的小男孩奔跑过来。
犹如一束温暖的阳光,我微笑着问他,“你是哪个学校的?”“叔叔,我是实验小学的‘雷小锋’。”
“雷小锋”并非一个人,而是雷锋家乡10万余名中小学生共有的称呼,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一个“雷小锋”编号,印制在校服,展示在窗口,介绍在嘴边。
他们只是雷锋故乡的缩影,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只要您用心倾听,“雷锋”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大;用心寻找,满眼都是亲切的“雷锋”。
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深深关切,指引方向。赓续传承,历久弥新。
2023年3月,中宣部命名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各50个,主要来自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医院、部队等基层一线,覆盖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他们立足本职、建功岗位,自觉践行雷锋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和贡献,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者,在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放眼望去,星火长明,生生不息!
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