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楼“活”出新韵味
《求是》杂志记者 魏天舒
“八千觞秋月春风尽消磨蝴蝶梦中琵琶弦上,百五副金樽檀板都付与桃花扇底燕子灯前”。这副长长的楹联,悬挂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河沿街220号的正乙祠戏楼两侧台柱之上。正乙祠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也称“银号会馆”或“浙江钱业会馆”。其中的正乙祠戏楼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整体木结构的室内剧场,被称为“中国戏楼的活化石”。
北京的会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集中分布于“前三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以南的中轴线两侧,是北京古都文化的重要内容。会馆建筑体现了不同地域独特的文化风貌,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集中展示,是历史留给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殷殷嘱托。
从历史中走来,在继承中创新。如何全面保护北京文物建筑、肌理格局和景观风貌,更好地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让点缀其中的会馆“活”起来?北京一直在探索。
“整个戏楼面积1000平方米,戏楼建筑全部为木质结构,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戏台为三面开放式,看上去有两层,实际上台下还‘藏’着一个暗层,三层戏台的设计可以渲染出神怪戏中‘上天入地’的效果。300多年前的戏楼设计就已如此独具匠心、巧夺天工了。”正乙祠戏楼工作人员对这座戏楼的精妙设计充满敬意。
为了让人们能够充分感受古戏楼的历史美、传统美、古典美,专业技术人员坚持整体保护、最少干预、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古戏楼的原汁原味。庄重的朱漆、繁复的彩绘、精巧的戏台,悠悠古韵令人流连。正乙祠戏楼修缮下足了“微改造”的“绣花”功夫。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合理利用才是最好的保护。
作为古都北京戏曲“四大戏楼”之一,正乙祠戏楼不仅见证过多个地方戏的繁华,见证过昆曲的辉煌,也经历了京剧表演艺术从诞生、发展直至繁盛的整个过程。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京剧大师都曾在此展现京剧艺术的绝世风采。
2019年,正乙祠戏楼正式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使用,让这座300多年的“中国戏楼的活化石”与600多年的“百戏之祖”昆曲再续前缘,让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这一“绝配”意味深长,令人向往。
这是赓续也是创新,是复归也是新生。
“雨顺风调万民好,庆丰年人人欢乐……”2022年4月19日晚,随着一出昆曲传统开场戏《天官赐福》的上演,经典昆曲唱腔唤醒了沉睡的戏楼,正乙祠戏楼重张启幕。
水磨悠悠韵无穷。就座看戏,观众席与戏台最近只有三四米的距离,可以近距离感受台上角儿们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戏楼保持了传统的观戏模式,而戏曲演出则秉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在多方面运用新技术进行新探索。精心设计的多媒体纱幕投影与戏楼融为一体,不仅提炼出传统戏曲的鲜明标识,也让观众在现代技术加持下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戏曲的魅力。
正乙祠戏楼里,昆曲《牡丹亭》经典名段正在上演。 正乙祠戏楼供图
今年4月,正乙祠戏楼迎来重张一周年演出月。除驻场大戏昆曲《怜香伴》和《墙头马上》,还有经典昆曲剧目《狮吼记》,京剧《惜·姣》、《河东狮吼》等。多场演出开票即售罄,体现出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与挚爱。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昆曲《牡丹亭》的旖旎婉转让观众如痴如醉。
“在300多年历史的古戏楼里演出,我们能更真实感受到我们的先辈是如何在几百年前创作戏曲、演绎戏曲的,更能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那种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是发自心底、油然而生的。”杜丽娘的扮演者、北方昆曲剧院演员于雪娇深感荣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为文化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北京市着力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促进文化空间资源与文化内容资源有效对接,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找到平衡点,激活了古都文脉。“一面是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一面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正乙祠戏楼负责人深有感触。
在颜料会馆感受经典民乐赏析音乐会,在湖广会馆体验沉浸式演出,如今,在北京“会馆有戏”一馆一策的探索中,京剧、相声、民乐、话剧等艺术形式开启了老会馆活化利用的焕新之旅,这些百年古建也纷纷化身为“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的演艺新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融入现代生活,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点亮未来之路。
记者手记:
“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雕梁画栋间,历史文化与戏曲精品的交相辉映让这些散落在京城大地上的老建筑重现风华,展示着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