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村行记
欧阳黔森
只有贫困过,你才会知道,不再贫困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只有贫困过,你才会倍感珍惜,才会自觉地牢记使命、感恩奋进!
——题记
贵州是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据贵州国土资源部门的数据,贵州有120多万座山峰。在脱贫攻坚的那些年里,走进贵州的千山万壑,是我生命中最为珍贵、不能忘怀的旅程。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减贫成就。贵州脱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20年底,贵州实现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92万人搬出大山,彻底摘掉了千百年来贫困的标签,谱写了脱贫攻坚“中国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
我是这一历史巨变的目睹者和亲历者。多年来,在乌蒙山脉、武陵山脉连片贫困区域的连续采访中,我看到了脱贫攻坚以来奋斗在一线的干部们的辛劳,用一句最动容的话,那就是鞠躬尽瘁;也感同身受老百姓那最朴素的价值观——饮水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总书记。
今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202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亲身经历过贵州的脱贫攻坚,我对乡村全面振兴的那种渴望更加迫切。一年多来,我走了9个市州、36个县、156个村庄,行程3万多公里,深切感受到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来的百业振兴和山乡巨变。
乌蒙磅礴 化屋巨变
我多次去过乌蒙山区,笔记上还留有初见的感慨:“这风这雨,千万年酸蚀和侵染,剥蚀出你的瘦骨嶙峋;这天这地,亿万年隆起与沉陷,构筑了你的万峰成林。”磅礴的乌蒙山,却是喀斯特石漠化严重的地区,极度美丽,但又极度贫困。
化屋村地处乌江峡谷深处悬崖下,是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的一个村,苗族人口占96.7%。以前,化屋村出村的路只有一条蜿蜒陡峭的小道,名为“手扒岩”、“毛狗路”。
“通讯靠吼、交通靠走、保暖靠抖”,化屋村的贫困比深度中的深度更加深度。2014年,化屋村共识别贫困人口145户661人,贫困发生率一度达63.6%。也就短短5年时间,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450元快速递增到2019年的10500元,化屋村成功出列。
在峡谷壮美的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中,化屋村所在的化屋景区是乌江流域自然文化旅游资源集中的地段,今天,已然成为贵州西线精品旅游线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图为2023年9月30日,游客在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参观游览。 中新社发 史开心/摄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第一站就来到了化屋村。
从乌江镇到化屋村,有140公里的高速路,我只用两小时就到了。年轻的村支部书记许蕾是党的二十大代表,也是新仁苗族乡人大主席。她告诉我,在易地搬迁的苗族村民赵玉学家,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了生活居住环境,赵玉学告诉总书记,原来住在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的麻窝寨,现在住上了二层小楼,水电路都通到了家。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对乡亲们说,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
化屋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擅长苗绣制作。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沿着总书记指引的好路子,古老苗绣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助力,化屋村一跃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那一天,总书记在赵玉学家同大家一起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今天,黄粑已经成了化屋村的重要产业。黄粑、黄姜、黄牛、苗绣等,使乡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站在化屋村后山,远处苍山如海,气势磅礴。这美景多年藏在深山,少有人识。2015年,贵州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让千山万壑相互连通。路一通,乌江源天然山水立刻展现出百里画廊的曼妙,苗族村寨也成了稀罕的文化资源,蓬勃兴起的乡村旅游让村民纷纷吃上“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化屋村累计接待游客超1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5.3亿元,化屋村还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文化旅游村,努力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新典范、绿色发展新样板。几年间,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成倍增长,截至2022年底,达到了25000余元。
村民杨龙10年前回到了化屋村,看到有很多人在江边码头做生意。家乡有了创业的条件,他也就不愿意再离开自己的家乡了。
他说,我做了两栋民宿,一家叫“花都里”,一家叫“山水云间”,一年40万左右吧。
他笑中带着泪花,说,现在是我过得最好的日子。
有了产业,化屋村不仅留住了人,留住了“乡愁”,更留下了振兴的希望。
红装绿裹 花繁叶茂
站在马鬃岭上往下看,苟坝村和花茂村紧紧相连。
1935年3月10日,苟坝会议召开,中央负责人围绕是否攻打国民党军薛岳部固守打鼓新场(今贵州金沙县城)的一个师,展开激烈争论。会上,毛泽东坚决反对进行这场战役,但会议仍然坚持了攻打打鼓新场的原定计划。会议散了,但毛泽东夜不能寐。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深夜,为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毛泽东提着一盏马灯,在苟坝村一条崎岖狭窄的小道走了3里路,连夜去找周恩来再商作战计划。最终,中央撤销了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避免了一次重大危险。
今天,这条小路被苟坝人亲切地称为“毛泽东小道”。
多年来,苟坝村由于地处边远和自然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老区人民的生活,多次讲到,加快老区发展,使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责任,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如今的苟坝村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子以红色为底色,绿色为亮色,打造“红装绿裹”文化品牌,促进产业就业。2023年开年至“五一”小长假,苟坝村的“红创区”累计接待游客64.87万人次,仅旅游收入就达到6000多万元。村里不断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大力打造“稻田+”山地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禀赋优势,做好“杜仲之乡”金字招牌。
今天,苟坝村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数从前几年的1700多人减少到目前的不足700人,旅游景区、种植基地、创业项目都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领域。
在苟坝村隔壁的花茂村,我曾经住过一年,为它写过电视剧,写过报告文学,村民们还让我当了荣誉村长。
我再次走进了这个村子。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花茂村视察时的这两句话,不仅至今仍在花茂村的老百姓中口口相传,更让“乡愁”成为花茂村的“特色大品牌”。
驻村的那段时光里,我深切感受到2015年6月16日这一天在村民心中的特殊意义,他们把这一天当作走上幸福大道的新起点。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茂村,对村里把扶贫开发与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的做法表示肯定,鼓励他们“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花茂村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走乡村旅游和农特产品种植之路,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让生态变成“摇钱树”。如今,花茂村建立起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休闲观光、特色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3613元。
在田间,我遇到了遵义市乡村振兴局的督察专员陈辅君。他告诉我,花茂村现在高质量发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2022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评价结果,花茂村的遵义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榜上有名。它以“公司+党总支+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全村种植露天蔬菜3000亩,发展翠红李种植1450亩,带动周边村镇种植蔬菜35000亩,产业带动解决了辖区内群众就近就业。
图为航拍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秋收美景。 贵州省委宣传部供图 李仁军/摄
在花茂村见到年轻的“乡村创业导师”王佳。小伙子是苟坝村人,贵州大学毕业后,在花茂村通过土地流转种了300亩有机水稻,在稻田里养本地特产的稻田鱼和稻田鸭,“一田多用,一水两用,一季多收,粮鱼鸭共生”,“仅仅是农忙季节,就能给周边村寨近百人提供就业呢,拔草、清淤的普工每小时15元,操作大型机器的技工每小时30元,还不包括土地流转费和分红。”
目前,村里有3000亩土地在搞山地特色种养。王佳说,花茂村现在有不少人搞这个产业,我不敢说我是最大的。
作为荣誉村长,我对花茂村是偏爱的,也很关注它的班子建设。近年来,花茂村“两委”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着力点,立足“绿色花茂”的发展定位,通过“五在乡村”(组织强村、产业富村、人才兴村、文明乐村、环境美村)创建,积极探索“五为民”(千方百计帮群众想、竭尽所能教群众会、身体力行带群众做、齐心协力促群众富、真心实意让群众笑)工作法,将花茂村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孵化园、绿色食品加工助推器、新农村建设带动点、旅游产业化的桥头堡,让党旗更红、百姓更富、生活更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走在春天的田野上,眼前一片生机盎然,黄的是油菜花,红的是桃花,白的是梨花,晨风吹满了山谷,一时芳香弥漫。
能人进村 古村新颜
黔西南州兴义市乌沙镇黄泥河畔,有一个200多年历史的布依族古寨,至今还保留着贵州和云南连接段的茶马古道,村内道路、巷道多为石梯坎连接,“普梯村”的名字由此而来。
这是一个富集着奇珍异宝的自然村落,村内古民居数量多、规模大,在青山的映衬下,金黄耀眼,极为壮观。
而在普梯村的茫茫青山之中,保育着1400余棵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金丝榔古树,这里也是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因为当过地质队员,我更感兴趣的是,这里是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贵州龙)保护区核心区域。在乌沙镇这片区域内,我国最早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分布广泛、数量巨大、属种丰富、保存精美,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这真是一个集古生物化石、少数民族特色古墙古建筑、茶马古道、金丝榔古树、天生古桥、原生态古井(简称“六古”文化)为一体的古村、宝村啊!
普梯村地上有宝,地下也有宝。随便砍几棵金丝榔,挖掘几块化石,可能就是村民们几年的收入。
但村党支部书记郭成林说,在我们村就没有砍伐树林和挖化石、贩卖化石的人。地上的宝和地下的宝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我们村的老辈子历来就告诉我们,敬山、敬水、敬树,只要是地上和地下的东西,不能随便动。
一个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郭支书就是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羊。十多年前,郭成林靠经营自家的两辆客运中巴率先致富了,他却不忘乡亲,带领乡亲们种桃树、修路、办合作社……
这几年,原本举目尽是危房旧房的古民居和日用不觉的布依族民族文化成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资源。
普梯村“两委”结合普梯村自然资源,按照“规划统领、产业引领、保护与传承”的乡村修复原则,围绕“一村一品”,制定“一村一策”,打造“六古”文化品牌,将普梯村打造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文化村。通过危房改造,古墙修复,打造精品民宿,村民的旧居不仅旧貌换新颜,还能有租金和入股分红。
在院坝会上,我才知道,普梯村打造“六古”文化,靠的是引新农人入村。
曾付国就是新农人的代表,他是“来屋头玩”品牌创始人。在附近的拉扯村,他将村里闲置的房屋高标准改造成集餐饮、休闲、娱乐、会议、社交于一体的乡村生活馆。老火炖鸡汤、黑毛土猪烧制的腊肉、老石磨磨出的豆腐、香椿木槽打制的糍粑、老土罐煨出的古树茶等地道乡村美食和黔西南人独特的民族风情,让远方的客人流连忘返。
见到曾付国,他热情地拿出手机照片给我看,拉扯馆大门对联上写的是“乡村振兴把拉扯拉扯大 共同富裕享生活生活美”,横批“记得回家吃饭”。
我开玩笑地说,你挣得盆满钵满喽!
他连连摇手说,不是我一个人挣钱,挣了钱大家都有。现在,我们把乡村生活馆也开到了普梯村。我们大家都是合伙人嘛,成了合伙人,幸福来敲门。
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话,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从普梯村热气腾腾的实践来看,总书记真是号准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命脉。
整体搬迁 多方振兴
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成建制的整乡搬迁,在晴隆县近郊设立三宝街道,是全国脱贫攻坚战中的壮举。
我在晴隆前前后后三年,三宝乡我很熟悉。它从一个极度贫困乡,到整乡搬迁、集中安置,三宝乡贫困群众“在县城住上新房子,在老家分到钱票子,充分就业过上好日子”,这些历程,都是当年集全省之力干的大事,牵动着贵州人的心。
搬迁后,我来过多次。前几年来的时候,我看到三宝街道正在实施“一户一就业”工程,建设了安置点产业园、小微创业园,新增了公共服务岗位,多渠道保障群众就业创业。同时实施的还有培养新市民的“一户一培训”政策,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有一年多没到三宝街道了,但乡村振兴局同志的话一直让我警醒,他说,搬得出、稳得住,关键还要能致富。
搬得出、稳得住,就业是基础。
2023年,我又来到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只见褐墙灰瓦、花窗雕栏的安置房依势而建、错落有致,硬化的串户路打扫得干干净净,绿化带里的花草更是色彩斑斓、生机勃勃。这个已是国家4A 级旅游景区的新兴小镇,按照苗族和彝族风格元素布局,目的是盘活彝族传统舞蹈“阿妹戚托”这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亮丽名片,实现“群众增收”和“美丽家园”双丰收。
街道负责人告诉我,如今三宝街道把劳动力全员培训摆在首要位置,采取“人社中心+劳务公司+企业”一体化培训模式,因人施教、分类施策,通过全员培训促就业、劳务输出稳就业、文旅融合带就业、发展产业促就业、园区集中拓就业、开发公岗保就业的方式,多渠道保障群众就业创业。截至目前,三宝街道有效劳动力7570人,已稳定就业7189人,就业率约为95%,实现有劳动力家庭户均一人以上就业。
能致富,产业是根本。
在迁出地,成立三宝彝族脱贫攻坚平台有限责任公司,对搬迁群众土地进行保底流转,统一实行公司化经营、项目化运作。引进贵州天辰禾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在全乡范围内发展肉牛、天麻、国储林等产业和项目,盘活迁出地,让搬迁群众“在老家分到钱票子”。
在迁入地,建设三宝产业园。目前,省级晴隆县三宝创业孵化基地已引进新能源汽车制造、服饰鞋帽加工、家装建材等14家企业入驻,帮助1000余名群众实现从田间走进车间。同时,打造“非遗文化体验一条街”、“居家就业一条街”,把“指尖上的技艺”变成“指尖上的经济”,成功带动55户新市民个体工商户稳定增收,157人通过刺绣技艺实现居家就业。
这次来三宝街道,我又看到了不少新的产业项目。
三宝街道正在打造三宝产业园二期,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4600个,努力将三宝产业园培育成10亿元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
晴隆县龙发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业化服装公司,提供了500余名搬迁群众的就业岗位。
今天的阿妹戚托小镇也有了现代化的中天智选假日酒店,这是一家招商引资的民宿酒店,酒店内非管理层的员工,90%是三宝乡的搬迁群众。酒店留住了旅客,直接助推了当地的经济。
图为2023年8月10日晚,彝族群众和游客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欢庆彝族火把节。 贵州省委宣传部供图 陈亚林/摄
为使搬迁群众同等享受县城居民各项权益,三宝街道紧扣新市民基本生活、户籍管理、住房权益等,实施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对搬迁新市民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政策,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今天,农村低保转城市低保工作已经开展,新市民居住证办理实现了全覆盖。
夜幕降临,阿妹戚托小镇灯火璀璨。身着民族盛装的彝族姑娘在广场上围着篝火跳着“阿妹戚托”。踏地而舞、以足传情,明快的踢踏声应和着欢快的鼓点,笑声与喝彩声在夜空回响。
仅仅几年时间,三宝人就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初衷!
在回城的车里,从手机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段话,总书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贵州的千山万壑中一路走来,看到这些话真是无比亲切,启人神智!一路上,我看到了不少在“土”、“特”、“产”3个字上精心琢磨、深耕细作的村庄,也看到了诸多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的新实践,总书记指引的这条路,正是深山众壑里的众多贵州乡村努力绘制的宏伟画卷。
从贵州的千山万壑中一路走来,更深切感受到无数村民中蕴含的蓬勃伟力,那是脱贫以后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梦想。
是啊!只有贫困过,才会知道,不再贫困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只有奋斗过,才会知道,未来是多么美好!
作者: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贵州省文联主席 、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