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编者按: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力有序向前推进,取得显著成效。近日,本刊记者深入三地调研采访,实地感受京津冀协同发展给三地带来的新发展、新变化。
古运河新风貌
《求是》杂志记者 梁佩韵
碧波荡漾北运河,一水连通京津冀。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北运河将京津冀三地紧紧串连在一起,拥抱在她蜿蜒的臂弯中。站在北京通州北关分洪枢纽旁的大光楼上眺望,北运河平阔如镜,宛如一条飘带伸向远方。
然而,自20世纪开始,北运河却断航百年,沿岸一度工厂废水和生活污水混排,河道风貌毁损严重,人文活力式微。
京津冀协同发展,保护大运河是一道必答题。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
北运河北京段属于北京的“九河末梢”,北京城区90%的排水流入北运河,河水一度变得又黑又臭,水质降为劣Ⅴ类。“当时所站职工每月还有‘闻味费’补贴,可见这条河的污染程度”,北运河管理处党务办公室主任汪丽丽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三地加强水污染联防联控,打出运河治理“组合拳”:落实河长制,逐步清除流域内违建和污染源;实施“清河行动”和“清管行动”,在排污口处增设拦污索,减少污染物入河;汇集上游来水、雨水、再生水、生态补水,让运河“流”起来。2021年建立京津冀供水动态保障机制,仅北运河流域就配置了1亿多立方米生态用水。
2019年1月,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通州。环绕办公区的镜河,起初是一条排洪渠道,随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北运河管理处对镜河河道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搭建出近5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绘出镜河的“水月镜花”。北运河水质也从劣Ⅴ类逐步改善到景观用水标准,到了候鸟迁徙季,河面上鸥鹭翔集,蔚为大观。
2022年4月,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古老运河迎来新生。两个月后,杨洼船闸建设成功,打通了大运河京冀段水路运输最后一个断点,大运河北京段和河北香河段同步实现省际通航,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流动的水道,更是一条流动的文脉。“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清朝王维珍沿运河北上,来京考学,留下著名诗篇。北京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员任德永说:“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从诗中感受到千年运河的文化魅力,对大运河保护好是第一步,更要传承好、利用好。”
京津冀地区相当比例的人口在运河两岸枕水而居,伴水而生,形成了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城镇、村落等区域形态,交织着漕运历史、民俗流转、戏曲传承、文学脉络等文化形态。特别是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续写运河风华、讲好运河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为2022年9月,大运河北京通州段水清天蓝岸绿。 通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京津冀协同发展之下,三地的大运河文章越做越大,越做越美。2023年,《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正式施行。三地统筹大运河及沿线文化资源,构建跨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体系,携手传承弘扬运河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协同发展。一处处遗址的修缮,让一段段鲜活的历史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在大运河北京段沿线,万寿寺、八里桥等50余处闸、桥梁、古遗址、古建筑等遗产点位,已经逐渐组成一条璀璨文化带。
今年春节假期,新开放的大运河博物馆里游人如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影像展上,市民通过160余件摄影作品、视频等,看到了副中心各个地标建筑的变迁。“运河两岸变化真大呀,这座城市就像‘长’在了森林里。”市民张先生指着运河商务区的照片说。
古塔脚下,新城崛起。如今的运河两岸,现代化楼宇鳞次栉比,运河商务区已初步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链和总部经济发展态势,成为大运河畔一颗闪耀的明珠。之前,因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很多通州居民只能去城区上班,每天下班后一身疲惫到家。银行职员王女士曾经就过着这样的生活。而今,随着运河商务区不断吸引高端要素聚集,她很顺利地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没有了长时间通勤的烦恼,幸福感别提有多强了”。
大运河滋养着京津冀,京津冀也呵护着大运河。在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悠悠运河水正带动沿岸焕发新光彩,串连起京津冀三地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
记者手记:
一泓运河水,润泽京津冀三地,见证了协同发展孕育出的强大生命力。十年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起笔不凡,落地壮阔。如今,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文脉兴盛的美丽画卷在京畿大地逐步铺展开来,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图景!
天津港,倾力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
《求是》杂志记者 郭斐然
龙年春节,来自南半球的车厘子,让中国老百姓“尝”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甜头”。随着京津冀首条直通南美的“智利—天津车厘子直航快线”开通,今年1月份,8300余吨新鲜智利车厘子漂洋过海,靠泊码头后5小时内就抵达京津冀地区主要商超和水果市场。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光阴十载,春华秋实。地处渤海湾西端,背靠雄安新区,辐射东北、华北、西北等内陆腹地,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天津港,正在倾力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
“‘车厘子直航快线’成功开通,意味着京津冀地区的进口车厘子从此告别了中转时代”,天津港集团物流公司副总经理魏天爱介绍道。此次快线被公认为全球标杆性物流项目。智利进口车厘子运距长达2万公里,进口冷箱保鲜要求高,极其考验口岸通关便利性和港口集成化管理水平。天津港集团与各口岸单位通力协作,以最高接卸效率、最优通关流程、最短配送时间,实现了单箱车厘子码头作业时间压缩至20分钟内,单箱查验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与之前陆运中转相比,一颗车厘子到商超平均物流配送时间缩短30个小时,全程物流成本降低约30%。
来自南半球的“甜蜜水果”摆上百姓餐桌的同时,众多贸易商也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找到了商机。一条条“智利车厘子”、“西班牙火腿”等供应链加速串联、组网,为京津冀及北方地区构筑起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进口食品物流通道。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交通互联、要素互通。十年来,天津港在京津冀三地持续完善物流服务网络布局,建设海铁联运通道8条,设立内陆服务营销网络直营、加盟店40家,“一站式”专业化港口物流服务遍及京津冀。与中国铁路北京局联合开通“天津港—北京平谷”、“天津港—北京大红门”等海铁联运班列,为北京企业提供个性化港口物流服务。与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管委会、北京朝阳海关联合成立港口服务中心,进一步将港口服务资源和功能向前延伸,对接服务140余家贸易企业。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建成天津港集团雄安新区服务中心,开通港口“绿色通道”,优化“保税+港口”功能,使雄安新区企业通关物流成本大大下降。
2024年2月22日,配备一座22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保税储罐的液体保税仓库在天津港经海关验收通过,标志着京津冀首家LNG保税仓库正式落地。与此同时,“保税LNG”随之进入大众视野。
什么是保税LNG?天津海关稽查处的同志解释道:“进入保税罐的LNG是经报关但尚未缴纳税款的LNG,既可以返装上船转口销售到其他国家,也可以报关进口并缴纳关税增值税后在国内流通。”
“保税LNG前景无限!每年可增加外贸进出口值约60亿元人民币。今后可进一步丰富LNG贸易业态,带动更多LNG在津存储,保障京津冀能源供应”,谈到LNG保税仓库,国家管网集团天津LNG公司的员工们很兴奋。天津海关稽查处处长王媛说,“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索以保税LNG为基础的国际航行船舶加注业务,能够吸引更多国际货轮、邮轮在天津港靠泊,丰富天津港的国际航线,进而打造东北亚航运枢纽”。向新而生,向远而行。这一创新模式的落地,得益于“海关—企业—码头”三方联系机制的营造,得益于各项惠企惠民政策的落实,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产业的融合与政策的贯通。
2023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200万标准箱。图为2023年7月13日,现代赫尔辛基轮在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作业,随后装载着京津冀及内陆腹地的货物前往欧洲多个国家。 天津港集团供图
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清晰而坚定:“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俯瞰天津港,宛如鲲鹏展翅。在4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213个泊位星罗棋布,船来货往间彰显着这座世界级人工深水大港的魅力与活力。年集装箱吞吐量由2013年的1300多万标箱增至2023年的2200多万标箱,稳居全球集装箱港口前十,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70%左右的外贸集装箱货物来自京津冀地区。天津港已经成为京津冀与全球资源要素互联互通的不可替代的“海上门户”和高水平开放窗口。
鸣笛离港,“自由”轮装载着1000余辆汽车,正缓缓驶离天津港,起航远赴南美东。据天津海关统计,今年1—2月天津口岸出口汽车8.8万辆,货值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2%和91.8%,实现新年“开门红”。
春和景明,万物勃发。来自京津冀大地的货物经由七彩天津港,“坐上”一艘艘货船,源源不断地驶向广阔大洋。
记者手记: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当以“国之大者”为大。天津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见证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十年蝶变。志在万里,向海图强。天津港这个联动世界的“海上门户”和对接“一带一路”的开放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枢纽港口,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雄安的春天
《求是》杂志记者 周昭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迎着3月里的第一场春雨,记者踏上京雄城际列车,一路南下,探寻雄安新区春的讯息。
一座未来之城,自雄安站敞开大门。“清泉源头,风吹涟漪”,雄安站犹如一瓣青莲上的露珠,又似微风荡漾时湖泊中泛起的层层涟漪。2020年底,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这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停下脚步,驻足在候车大厅的“千年轮”前。它的起始日期定在2017年4月1日,那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消息发布的日子。一声平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选择”;“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建设这两个新城,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曾几何时,“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好,河北吃不饱”。京津冀需要一场区域协同发展的深层次变革。从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到提出选择一个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再到部署雄安新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局,运筹帷幄,把脉定向,明确强调:“雄安新区功能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这是建设雄安新区的初心和使命。”
先布棋盘再落子。新区设立之初,面对外界对平地起新城的急切期待,何去何从?抉择背后是远见,是定力。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告诫,“雄安新区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不要留历史遗憾”。
7年里,习近平总书记三赴雄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深情牵挂于心。第一次,是在2017年2月,雪后初霁,从中南海坐汽车出发,向南100多公里,到河北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第二次,是在2019年1月,深入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千年秀林”考察。第三次,是在2023年5月,复兴号50多分钟风驰电掣,雄安新区的高铁站、社区、建设工地等都留下总书记的足迹……
这是一幅呈现未来之城的全景图。步入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色彩斑斓的城市规划图上,功能不一的地块相互交织。“有很长一段时间,雄安几乎未动一砖一瓦,就是为了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白洋淀畔,要打造的是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这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雄安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志刚充满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谋定”之后,建设发展全面提速。央企来了,中国星网总部正紧锣密鼓进行内部装修,中国华能总部主体结构封顶,中国中化总部加快建设,中国矿产总部完成土地出让;高校来了,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所高校的雄安校区正式开工建设;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来了,将由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经过7年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短短7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图为2024年2月7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夜晚景象。 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供图 李达/摄
人类对未来城市的浪漫想象,正在雄安新区徐徐铺展。
城在“绿”中——新区从一开始就划定生态红线,蓝绿空间占70%;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就是未来的雄安风景。城在“数”中——新区是我国第一个全域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的城市;到2035年,大数据在城市治理的贡献率至少达到90%。城在“地下”——新区从一开始就坚持地上地下同步规划、先地下后地上进行建设。
“荷花淀的荷花,看不到边,驾一只小船驶到中间,便像入了桃源”,作家孙犁笔下的白洋淀,令人无限神往。1985年,即将离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想去看看作家孙犁笔下、电影《小兵张嘎》中的白洋淀。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这段往事:“经过安新县时向当地老乡问路。老乡说,别看了,水都干了,啥都没有了。我们一听都灰了心。”2017年,总书记在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专程前往白洋淀,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其情切切,其言谆谆。
冬去春来,白洋淀冰消雪融。伴随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白洋淀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如今,舟行水间,青头潜鸭、红尾水鸲、紫翅椋鸟,珍稀鸟类在这里栖息;禽类吃虾、白鹭吃鱼、雁鸭吃水草,生物链条形成良性循环。
“城,所以盛民也。”一座城,不仅有钢筋水泥,还有花开鸟鸣、家园栖居。“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破。
告别雄安时,再次经过“千年轮”。“千年轮”由数字轮盘和实体轮盘组成,转完一圈需要整整一千年。这座千年之城,饱含着壮志雄心,沉淀着历史耐心,创造着无限生机,正在拔节生长。
记者手记:
起笔是世界眼光,落笔为时代标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雄安新区始终坚守“要和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相衔接”定位,始终聚焦“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目标。短短7年间,一座新时代的“未来之城”破土、萌芽、生长,生动诠释和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实践伟力。